王强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中医医院,甘肃 定西 748100)
中药房调剂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因此如何确保药物用药安全性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1]。本研究主要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剂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7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接收的42例中医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此阶段未接受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仅采取常规管理制度管理。选取2017 年5 月至2018 年4 月接收的42 例中医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此阶段接受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包括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监管意识、完善监管制度、处方审核及调配、药物复核与发放、监管信息反馈等。对照组中,男27 例,女15 例,年龄23~48 岁,平均(35.5±12.5)岁;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20~47 岁,平均(33.5±1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管理制度管理,具体流程及要求严格按照院内相关规定执行。
观察组:接受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包括:①提高药剂科中医药不良反应监管意识:工作人员需完善药物专业知识以及监管意识,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等[1]。②完善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监管制度:药剂科应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中药不良反应监管制度,设置监管小组以及考核制度,持续改进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2];中药药师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病情的了解和监测,注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判断,指导科学用药。③处方审核及调配:保证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并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处方开具,从源头降低调剂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调配药物环节中需定期检测药物质量,严格加强药物的时间管理理念[3]。④药物复核与发放:药物调配结束后核对患者信息与药物信息,并通过标记以及口头讲解的方式,告知患者药物熬制的方法、服用剂量、用药禁忌事宜等信息。⑤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管信息反馈工作:积极开展信息反馈工作并反馈药物监测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中医药不良反应的警示工作[4]。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为显效;以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为有效;以临床症状仍然存在,出现严重并发症为无效[5]。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处方差错、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
工作效率:评价指标包括人均每日调剂量、单张处方调剂时间、患者平均侯药时间。
研究数据行SPSS 20.0 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中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表3 中观察组人均每日调剂量高于对照组且单张处方调剂时间、患者平均侯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3 工作效率对比(±s)
表3 工作效率对比(±s)
中药房调剂质量是患者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一项要求,中药房调剂质量低下易导致患者临床治疗以及药剂科出现多种不良事件,严重影响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如何提高中药房调剂质量是社会大众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6-7]。对于药剂科来说,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相关监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帮助医务工作者对自身工作性质、责任意识等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间接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极大减少[8]。作为临床药师来说,则应使审方能力、用药指导能力等得以有序地提高,间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9]。
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通过制定管理目标为药剂科工作的合理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及理论基础,促进了中药品用药的规范性;同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10]。
综上所述,药剂科可采用中药房调剂质量管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来说意义重大,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