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凯
董其昌(1555—1636)为明代官吏、著名书画家。史载他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法、长绘画。其寿高80多岁,可谓养生有术。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养身之法即“十戒”,如云:“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无度饮酒对人体有害无益。《本草纲目》中载:“酒少饮有通脉之功,久饮有伤神损寿之弊。”医学资料研究,酒精性脑病可使人的寿命减少l0~15年,酒精性肝病可使人的寿命平均减少10年。长期过量饮酒,不仅导致慢性酒精中毒,胃肠疾患、肝胆疾病、心脑血管病也接踵而来,还会形成酒精依赖。
历代养生家主张:“善养生者,必保其精。”明代名医张景岳说:“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告诫人们要节制个人的情欲,过度迷恋于情色之中,会损害自己的身体。
人的寿命与饮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寿世传真》载:“茹淡者安,啖厚者危。”《养生必读》说:“要得一身安,淡食胜灵丹。”营养学家认为,过量摄入油腻食物,会导致人体肥胖,使人易患心脏病、脑中风,还会引发癌症。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吃得油腻的人更容易发脾气、愤怒以及焦虑。所以,我们平时吃东西时,清淡一些为好。大鱼大肉、盐重汤热,都不利于养生。
《博物志》中载:“所食逾少,心开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从健康饮食的角度考虑,人如果长期处于饱食的状态,就会损害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损害身体的健康。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甚至还会引起冠心病病人心绞痛发作,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等,同时还会引发“富贵病”和“文明病”。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养成良好的饭饱八分的饮食习惯,通过调节食量来推迟大脑的衰老过程。
众所周知,运动可使人身体健康,但是运动也要适度,过度的运动对身体也是十分有害的。《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中说:“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根据个人的体能状况、季节等内外因素去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对于强身健体,还是非常有益的。
名医孙思邈认为“多言则气乏”,意即说话多、大声说话都是十分耗费气的。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吸入则满,呼出为虚,话多的话久而久之就会气虚,而气虚则进一步伤阴,不仅会导致疲劳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还会引起失眠、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等问题,会引起原有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加重。因此,从养生角度来说,要适度地说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地锻炼,并且要学会调息运气。
《黄帝内经》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告诉人们:过多的忧虑是一种“情绪低迷症”,既伤神又伤身,对健康非常不利。民间有句俗语:“养生之道,眉开眼笑。”很形象地说明了“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的道理。
《三元延寿参赞书》说:“谋为过当,食饮不敌,养生之大患也。”意思是说,多思会伤心脾,劳则耗气,饮食养分不足,是养生之大患。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每天都想事,不管是大事小事,天天都在脑子里转。这种“多思症”既劳神又“耗气”。做人要学会“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医学家研究证明,每天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如果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百分之八十的人可能短命。长时间睡眠者多有疲劳感及头昏现象。所以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讲究睡眠卫生,合理安排生活、工作。
久读或久坐不动,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的活动加强,并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实验证明,长期心理紧张与疲劳,甚至会超过饥饿对人体的摧残。《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中说:“劳神太烦则困。”久读会使心理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心神乏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