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2019-10-08 07:35王晓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识课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王晓梅

摘 要:通识课是本科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开设面广,讲解内容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如何在通识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开展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选择了一门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通识课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实践表明,通识课可以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

关键词:通识课;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165-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方面,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目前全市“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对于本科高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通识课程,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合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为此,选择了本校全年级全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生活中的材料世界》作为研究试点,探寻在讲授通识课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带动更多的专业课程开展思政研究。

一、梳理课程体系,提炼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生活中的材料世界》这门课程的定位是面对全校的本科学生,充分发挥材料成形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理解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下,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着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同时讲解古代的重要材料相关知识,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学习热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对生活中遇到的基本材料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研究,提高专业素养,并且讲解基本的古代材料知识,将爱国主義和民族荣耀感融入教学过程,加强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本门课程特点在于不分专业不分年级,面对所有本科学生,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拓展知识面,能够较好地掌握材料成形专业方面的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

由于该门课程的通识特点,因此被选取作为专业课程辅助思政教育的试点,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明确课程育人目标,完善教学大纲,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程设计计划采用时间轴的划分方式,将课程内容分割为远古篇、历史篇、现代篇和未来篇四个部分,形成课程团队,介绍常见的材料及其成形等知识。

本课程是面对全校所有专业的通识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日常生活及工业领域中涉及到的材料及其成型和处理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本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还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反映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及其发展方向,为学好后续课程及就业做好准备。

二、改革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用小组讨论、集体汇报的形式。例如在讲解金属材料未来篇的时候,讲授完基本知识之后,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一个小组下发难度适中的题目,要求小组进行独立探索科技发展方向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最终进行班级汇报,全体同学可以共同讨论。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把科技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三、创新考核模式,增加思政考核环节

在教学环节中,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在讲解过程中,会采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作为平时成绩的给定参考。

在这门课程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现代多国价值观的碰撞,始终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控,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升华民族自豪感,将爱国情感融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这门课程与文化历史结合紧密,因此要求学生每学期都要到博物馆或展览会去参加实践环节以及在结课的时候完成课程探究报告,学习过程中还需要适时地将职业道德融入课程当中,教育学生做到敬业、诚信、友善。

四、结束语

在本科教育中如何在专业背景较强的课程中挖掘思政要点,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涵养,属于创新式改革,如何把专业课与思政目的结合是一个难点,也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

项目研究特点在于:

1.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不是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课程育人的效果;

2.在教学方式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强调问题导向,强调个性化、互动式教学;

3.在教学评价上,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给予教师充分自主权,创新评价方式,更加注重态度和价值观在评价中的导向作用,从而提升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赵丽梅.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实践教学法探析——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林区教学,2018(7):1-3

[2]郝书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点评的作用及运用技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8):88-90

[3]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1-14

猜你喜欢
通识课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