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华
摘 要:教无定法,学无定式,不同学科的教学必有其特点。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立足于不同学科间的不同特征品性,研究和实施不同学科课程、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评价体系、不同实践智慧的学科特色建设路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营造“最棒”课堂,“一组一品”是全体草桥人的有益尝试和实践。
关键词:一组一品; 学科特征; 研究实践; 最棒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35-002
“最棒的课堂”是许多教师的一种职业理想和追求,所以《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一书给了我强烈的阅读欲望。书中总结了优质课堂的特征: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高比例的有效学习时间,促进学习的课堂气氛,教学内容清晰明确,创建意义的师生交流,教学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巧妙”地安排练习任务,明确的学习成果期望和完备的课堂教学环境。
掩书沉思,叹服于作者在“最棒”课堂方向的总结性引导,但仔细想来,要用此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特定的学科教学,还有很多路要走。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征。“最棒课堂”必须建立在对学科特点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之上。
双百书院、百年草桥,作为叶圣陶先生的母校,在苏式课堂的构建、发展和变革中,致力于传承、实践和创新叶老的教育思想,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立校、名师助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之路,持续开展基于“一组一品”的、具有草桥特色的“最棒课堂”研究和实践活动。
一、“一组一品”的提出及界定
“一组一品”是草桥中学最具特色的“最棒课堂”话语体系,其提出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1.立足于自然规律和学科特点
大千世界里,苍鹰翱翔于蓝天,鱼儿潜游于水底,每个物种皆有其特点,同是相对的,异是绝对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课我们上下五千年;地理课我们纵横八万里,每门学科都有其“品性”和特征。所以,对不同学科内容、不同学科特点,需要思考不同的教学方法,开设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研究。
2.启迪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著名教育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有相通之处;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因不同的学科特点而定;所以,最终还要通过研究不同学科、把握不同特征,追求“贵在得法”的教育境界。
3.觉醒于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当前的许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大多宽泛地适用于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不能体现学科特征和学生需求,所谓的超级“高考工厂”的一个个学生如同流水线上严格按照程序生产出来的同款产品,彼此相似,缺乏个性,更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校教学必须从这些现状和困惑中觉醒。
何谓“一组一品”呢?
“一组一品”是区别于“多组同品”,以学科组为基本研究实践单位,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立足于不同学科间的不同特征品性,研究和实施不同学科课程、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评价体系、不同实践智慧的学科特色建设路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学科组、一门学科,一特征品性、一教学方法”。培养个性飞扬,勇于创新的优秀公民。
二、“一组一品”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微型學科课题,“一组一品”雏形初现
在学习、反思国内外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后,学校引导各学科组,在已有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提炼与提升形成微课题,作为“一组一品”校级课题进行申报,走特色建设路径。
但有些学科组申报的课题针对性不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缺乏亮点,学校引导大家利用教学组、备课组活动,不断进行思考与研讨,从空乏变得真实、从无序变得有序、从散乱变得集中,以“科研带动教研、教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得到初步落实,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提炼学科核心特征,“一组一品”精研细改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各学科组进一步对课题进行研究修改,并对学科的“一组一品”进行概念界定,把重心转移到了提炼学科核心素养特征上来,向纵向延伸,对学科特征和教学特点进一步研究、提炼,例如语文学科的特征是工具性、人文性、开放性、主体性,教学特点是学习范畴社会化、学生兴趣分散化、思维训练深层化;而数学学科的特征是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广泛应用性,教学特点是分层教学,夯实双基、数学实验,提升素养、合作学习,全面发展。
各学科组犹如注入了新鲜养分,呈现出浓浓的研究氛围,研究思路开始回归到课堂主阵地,与课堂的教与学逐步结合,“一组一品”研究不断深化,形成“一组一品”的升级版。
学科组提炼的“一组一品”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特征,坚持“一组一品”实践研究这一抓手,调动学科组的积极性,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充满源头活水。
(三)推动“乐学”草桥建设,“一组一品”形成体系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校创新性地推动“乐学”草桥“一组一品”学科文化体系。
“乐学”草桥=“一组一品”乐学课程+“一组一品”乐学课堂+“一组一品”乐学评价。
1.“一组一品”乐学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必修)+综合实践辅助课程(校本选修)
2.“一组一品”乐学课堂:以“学——学习方式”为本,以“生——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多学精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小组分层合作。
自学(前提)——活学(路径)——学会(标准)——会学(核心)——乐学(目标)
3.“一组一品”乐学评价:学生自主考评+学科考试改革+学生参与试卷评价+作业“量”“质”监控评价。
三、“一组一品”的创新和发展
数年的潜心研究、不断的教学实践、完整的学科体系,“一组一品”这一草桥特色苏式课堂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
1.“一组一品”课堂精彩纷呈、影响广泛
连续举办五届“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暨苏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市教育局、市教科院专家、市苏式课堂研究共同体学校、苏州大学教授、长三角名校同行、市直属初中中西片部分学校等数百名教育同行参加;“教为不教”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区域推广活动暨优秀成果展示颁奖在草桥中学校召开,来自省内150多所学校500余名教师共享教育思想盛宴。
2.“一组一品”教材门类齐全、实用高效
学校倡导“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方法,各学科组结合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对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拓展、延伸和补充,撰写校本教材。
3.“一组一品”教学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我们提炼出“一组一品”乐学课堂的“三力”标准,把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落到学科文化建设的实处:
吸引力engrossing:导入、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注意力;设问、手段吸引学生“进入”——兴趣力;设计、路径吸引学生“投入”——专注力。
生长力Creativity:设计问题要超越课本知识,激发解决问题欲望——发展力;设计活动要超越现有认知,激发学以致用的愿望——想象力;结果要超越原有接受能力,激发跳跃的意愿——创造力。
影响力affect:激活潜能,活学活用,有融通迁移设计——实践力;超越自我,乐学乐用,有未来勾画链接——拓展力;唤醒创造,有质疑、有批判、有独立思考能力——思考力。
4.“一组一品”教学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学科文化的建設和发展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的学科文化不仅要聚焦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更要放眼课外学习、社会实践,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与实践研究的师生们组成“行动共同体”,承担省级课程基地——山塘街区历史文化课程基地;市级课程基地——初中数学实验课程基地;市级课程基地——“朋辈心理互助辅导”课程基地的实践和行动研究,大大延伸我校学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贯彻叶圣陶先生“教育为人生”的思想。
5.“一组一品”教学反哺教研、成绩喜人
随着“一组一品”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教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教学又反向推动教研的提升,有利于我校更好地实现“教”与“研”的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我校“叶圣陶教师团队”荣获苏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多名教师获评教科研先进个人,每年都有数十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我校的“科研共同体”形成以范太峰校长主持的省级精品为龙头,其他课题全面跟进的研究局面,我校共有省市级在研课题16项。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发育、生长特征,必然需要不同的培育和管理方式。“一组一品”遵循学科特点、尊重教育规律,必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实践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营造“最棒”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