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创新下党建思政工作理论与实践探讨

2019-10-08 05:31任天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

【摘要】当前,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加剧,融媒体时代已然降临,重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建思政工作是确保人们思想正确,进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内容,融媒体创新背景下,新型媒体技术应用在党建思政工作中,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本文在探析其内涵及特征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和相应的技术支撑,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新形势下党建思政工作成效的相关路径,以期裨益于党建思政工作的高效开展,传播党的声音,坚定人们的政治信念。

【关键词】融媒体创新;党建思政;实践探讨

课题名称:融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进第二课堂研究(课题编号:JXTHDMDJKT-201901)

课题来源:2019年度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党建课题

2019年3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工作要点中指出,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夯实高校党建基层基础,全方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当前,社会已步入融媒体时代,各种创新媒体技术不断涌现,为党建思政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形势下,如何应用新媒体体技术深入推进党建思政工作,赋予党建思政工作以独特的时代内涵,需要对融媒体创新背景下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融媒体创新下党建思政工作的内涵及特征

(一)融媒体创新下的党建思政工作内涵

党建思政工作是高校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工作为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而党建工作代表着思政工作的更高要求,二者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步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各种媒体技术的出现,媒体间呈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融媒体较之于单一化的传统媒体形式,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巨大提升,对融媒体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党建思政工作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使得传统党建思政工作在此背景下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此外,融媒体创新下重塑了党建思政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效率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党建思政工作紧扣时代变化,不断与时俱进。

(二)党建思政工作新特征

(1)多元化传播主体强化了党建工作的交互性

以往党建思政工作采取的传播媒介多为传统媒体,单向发布讯息的模式使得党建思政工作主体与受众之间交流较少,受众被动接受党建思政讯息。融媒体创新背景下,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相互融合,为党建思政工作活动提供了有利互动的环境,工作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实时进行交流探讨。一方面,党建思政工作者可以随时根据受众反馈的信息及时把握工作进展、動态、效果,另一方面,受众也能够积极为党建思政工作建言献策,二者实际上处在了平等共存的良性状态,使得党建思政工作能够以更加流畅自然的方式推进。

(2)多样化传播渠道拓展了党建思政工作覆盖范围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日渐多样化,相比之前以官方网站党建思政专栏传播信息的方式,“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党建思政论坛等互联网平台开始出现在党建思政工作实践中,这些网络平台的应用,在突破信息传播时空桎梏的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党建思政工作的覆盖范围。通过此类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辅之以成熟化的数字传媒技术,党建思政相关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汇聚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给予了受众全新的党建思政教育体验,达到了以往党建思政工作难以企及的效果。

二、融媒体创新下党建思政工作现状

(一)新媒体技术提升了党建思政工作质量

融媒体创新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党建思政应用此类技术切实提升了其工作效果。首先,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平等地位促进了党群关系的良性发展,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有效化解了以往受众对党建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使得党建思政工作以一种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方式高效开展。其次,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让党建思政工作者形成对受众政治思想动态的整体性把握,以高校党建思政教育为例,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多元化的参与渠道,提振了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为党建思政教育工作者透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融媒体认知不深入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

然而,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不确定性,诸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如存在着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给受众灌输不正确思想的问题,加大了党建思政工作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途径也提升了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融媒体创新下,网络空间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其容纳信息范围的无限性使得追查特定信息源头成为了难题,网络信息监管预警、现行处理机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以高校校园为例,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校园事件,在新媒体技术的放大效应下,往往超过了校方及监管部门的控制预期,造成校方在事件处置时的被动窘境。

三、融媒体创新下党建思政工作技术支撑

(一)大数据技术促进党建思政工作日益精准化

当前,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正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指出,“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随着“数字经济”理念的兴起,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发展如火如荼,融媒体创新背景下,党建思政工作开展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应用大数据技术,广大党员及干部的思想动态能够得到及时把握,从而成为党建思政工作精准而完整的参考依据,使得党建思政工作开展更加精准化,对党内制度运行、评估、督导发挥了巨大作用。再者,党建思政工作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对分析特定群体的政治思想、政治素养产生了积极意义,有利于党建思政工作者为其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二)小程序应用成为党建思政内容新载体

与大数据同步发展的技术类型还包括各式各样的小程序,依托日益成熟化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小程序以期便捷、开放、实用的特性成为了融媒体创新背景下的技术“新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数据显示,到2018年6月底,微信小程序数量达百万之多,每天活跃用户数量为2.7亿。小程序在党建思政工作中也成为了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如上海浦东党建服务中心推出的“浦东i党建”小程序,通过为社区党员提供各类党建服务、学习、活动,社区党建思政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也赢得了大量社区党员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短视频“讲好党建思政故事”

短视频是近几年兴起并迅速席卷全国的新技术,是一种集受众参与、分享、故事讲述于一体的传媒手段。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短視频用户数量达4.1亿人,到2018年12月,这一数量占我国网民总数的78.2%。党建思政工作借助短视频这一新型传播手段,以高度凝练、鲜明紧凑的方式使党建思政工作以故事化的形态展现出来,让党建思政内容趣味无穷,工作效果异常显著。此外,短视频应用在党建思政工作中,强化了受众的参与性,部分受众自觉投身到党建思政内容的制作中去,极大丰富了党建思政内容体系。

四、融媒体创新下党建思政工作优化路径

(一)根植融媒体思维推进党建思政传播渠道融合

就当前媒体融合现状而言,移动媒体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建思政工作若要在新形势下提高自身传播效果,必须重视移动媒体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善、专业的传播渠道体系,扩大党建思政工作的覆盖范围。具体而言,就是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地域、不同政治素养水平,在针对性、个性化原则下,选择相应的党建思政传播渠道,在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选取传播平台,如初期可以短视频方式吸引受众,在其兴趣提升之后可采用直播方式对标的党建思政内容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讲述,当然,还应当重视与不同传播渠道的合作,丰富其表现形式。

(二)构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党建思政工作平台

新媒体技术重塑了当前党建思政工作的格局,工作内容日益多样化,工作方式日渐多元化,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融媒体创新背景下的党建思政工作不是对新媒体技术的简单应用,而应当贯穿资源整合思维、平台建构思维、综合运用思维,使得党建思政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故而,对新媒体技术应用认知的持续培训不可偏废,在党建思政工作实践中,当以紧扣新媒体技术前沿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对新媒体技术的认识,打造党建思政工作新媒体平台,并提供多样化的党建思政服务,最终建立起党建思政新媒体技术应用长效发展机制。

(三)以内容创新为导向强化党建思政传播的指向性

时下,现代传媒达成了“内容为王”传播理念的共识,内容创新进而成为了融媒体背景下党建思政传播的关键所在。党建思政工作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内容是要能够形成媒体平台的用户黏性,持续性优质内容的发布是实现该目标的不二法门,故而,党建思政工作也要贯彻现代传媒中的“运营思维”,搭建起层次化的内容体系,让党的声音激荡在广大受众脑中,让党建思政内容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党建思政工作中的内容创新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务求党建思政内容贴合人们的生活,关注人们的真实诉求,构筑起新形势下的党群血肉联系。

五、结语

党建思政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革新,当前,媒体融合趋势益发明显,广大党建思政工作者、相关负责人应该正确认识到该趋势下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加强大数据、小程序、短视频等形式在党建思政内容传播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根植融媒体思维推进党建思政传播渠道融合、构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党建思政工作平台、以内容创新为导向强化党建思政传播的指向性等方式不断优化党建思政工作成效,实现党建思政工作的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梁聪.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4):170-171.

[2]张加保,李兴.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评《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02):113.

[3]张俊.融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配方”“工艺”和“包装”探析[J].高教论坛,2018(01):123-125.

[4]王薇.融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8):271-272.

[5]张颖.以新媒体为创新载体推进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9):82-83.

作者简介:任天时(1997年7月),男,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本科学历,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校融媒体。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
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探讨S
关于企业党建工作“互联网+”的实践探讨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分析及实践探讨
《边界层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