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提出,大学通识选修课相较于其他课程更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经济学”逐渐形成了DOING混合式教学模式,DOING包括多元化考核评价(Diversification)、开放型资源管理(Openness)、参与式课堂教学(Involvement)、常态化师生互动(Normalization)和导师型实践指点(Guidance)五个教学改革内容。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的提升,与教师的教学特色、系统支持以及高校的激勵导向政策都有密切关联。
关键词:创新经济学;混合式教学;SPOC;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17-0108-05
1.大学通识选修课程的特殊属性
通识选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是比较特别的一类,学生通常被要求必须选择一定数量学分的通识选修课程,但由于专业及兴趣不同,以及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学生对通识课选修有一定的盲目性,多数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通过其他同学推荐等途径进行选修。a
大学通识选修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通识课程教学对象的广泛性。与专业选修课不同,通识选修课的学生来源广泛,几乎涉及所有学院和所有专业。二是通识课教学内容的通用性。由于通识课为各专业学生同时开设,考虑到专业基础和知识存量,一般来说,通识课比专业课教学内容更浅显易懂。三是通识课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识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往往多样化,这对学生而言更容易产生新鲜感。
2.大学通识课程与混合式教学的耦合性
通识课的特殊属性使得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识课的弊病可能会比其他课程更明显,如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学生“临时抱佛脚”;教学资源不足,“一本教材啃到底”;课堂管理松懈,学生“台下各干各”;课后互动缺乏,师生“下课不沟通”;教学实效较差,感觉“学了也没用”。另一方面,通识课更容易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而且教学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可能会比其他课程更突出。通识课程与混合式教学的耦合性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上,由于教学对象量大面广,通识选修课的内容一般较为通俗易懂,更适合进行在线教学。但单纯的在线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逃课现象较为普遍。混合式教学将简单易懂的内容放在网上,而将难点重点在课堂上突出,更能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二是教学资源上,一般来说,通识选修课开课前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案例、教案、教材以及科研成果,将这些教学资源搬到网上相对比较轻松,便于学生利于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三是教学方法上,通识选修课更适合进行案例教学、讨论教学。但慕课很难开展案例教学及讨论教学,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更便利地实施SPOC、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式。因此,大学通识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必将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创新经济学”是浙江师范大学的一门通识②选修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资料,如新形态教材、案例库、教学视频、练习题库等,主讲教师有较好的亲和力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这些都为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已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DOING”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
DOING一词取自于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干中学”或“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论,意思是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能够积累经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里使用“DOING”代指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有教学相长、持续改革的含义。具体来说,DOING指的是以下五个教学改革内容:多元化考核评价(Diversification)、开放型资源管理(Openness)、参与式课堂教学(Involvement)、常态化师生互动(Normalization)和导师型实践指点(Guidance)。模式图如图1所示。
1.多元化考核评价(D)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效果是以考核结果来衡量的,因此,调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就相当于转动了“指挥棒”,指引学生如何学习。
(1)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
全过程学业评价强调考核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除以期末考试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外,还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参与、课后话题讨论、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等纳入考核体系,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考量学习效果。与传统学业评价体系相比,全过程学业评价关注学生平时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和积累,也减轻了学生复习备战期末考试的压力。
(2)倡导非标准答案考试
课程期末考试中会有40%~60%的题目以事例或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这些问题一般都不设标准答案,只要思路清晰、论证充分,都会酌情给分。无标准答案的考试考核的内容其实更散更广更难以捉摸,要求学生平时有积累。这比死记硬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将“要他学”转变为“他要学”。
(3)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课程考核中的有些内容,如课后讨论、平时作业,实行线上考核,而另一些内容,如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与教学互动,实行线下考核,还有一些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如课堂测验及期末考试就是在教室里让学生进入在线平台进行测验。运用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学习效果。
2.开放型资源管理(O)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创新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免费可视可读可更新的动态教学资源,如下页图2所示。
(1)学术前沿及时跟进
在线课程收集整理了创新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文献、近期研究热点,也收录了主讲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并及时更新,以便有学术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随时查找资料,帮助学生更便利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数据资讯轻松更新
对于想做创新相关研究的学生来说,收集数据并不容易。课程提供了大量有关科技创新、区域创新、企业创新等不同层级的年度或普查数据,方便有需要的学生随时获取。
(3)教学资料在线可视
课程已经上线的教学资料有:主讲教师主编的新形态教材《创新经济学:理论与案例》电子版、主讲教师录制的33个微课视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可供学生课后阅读的30个精品案例,包括科技统计年鉴、企业经济普查年鉴在内的数据资源,在技术创新领域研究前沿的经典论著及主讲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
3.参与式课堂教学(I)
课堂教学既是传统教学的唯一阵地,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战场。研究表明,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态度、准备和应用模式均对学生的混合学习成效产生显著影响。[1]混合式教学并不意味着将教学重点转向线上教学,相反,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精彩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课程。
(1)篩选案例参与讨论
案例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客观基础,并且,只有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案例教学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并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的精品案例都经过了无数次课堂教学检验,学生参与程度较高。
(2)探索SPOC混合教学
慕课是课堂教学的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慕课可以转变(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成为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Fox,2013)。[2]本课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配合线上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营造出活跃灵动的课堂氛围。
(3)翻转课堂激发创意
本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时启发学生多思,而且在在线课程平台上的热点话题讨论也多数是开放性问题,如无人超市、无人汽车会是未来的主流模式吗?华为公司为何在中美贸易战中成为热点问题?很多学生积极回应,不乏有创造力的回答。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自己寻找问题,正反论证,气氛热烈。事实上,教师只需要把握话题的脉络,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就能成功实现翻转课堂。
4.常态化师生互动(N)
师生互动一向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尤其是全校通识课,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专业,“师生只在课堂相见,下课一去无踪影”是常态。本课程着力构建师生互动新模式,保证多渠道连接,零距离沟通。
(1)课堂教学多问答
课堂教学互动良好,学生才有意愿和教师进行课后交流。因此,课程首先保证建立课堂上的师生良好关系,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管是与教学内容相关,还是关于选课过程、在线平台登录、课程考核等方面的问题,教师都耐心细致地解答。
(2)在线互动无障碍
课程在线平台解决了师生沟通障碍的问题。课程平台的讨论区专供师生交流,还有互发信息的功能,可以保证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很方便地求助。
(3)平时沟通零距离
本课程为通识课班级开设了班级微信群,方便学生随时有问题,随时都能找到教师求助。遇到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求助其他人员,如平台操作人员、教务管理者等,微信群切实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5.导师型实践指点(G)
本课程在分析大量社会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创新之窗”。很多非本专业学生在“创新经济学”课程学习之后联系授课教师,就申报校级、省级课题及参加竞赛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其中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及省级立项或获奖。
(1)群组指导促合作
通识课学生来自各专业,有些学生因为对课程内容感兴趣而开始研究创新相关问题,群组申报课题时求教于本课程教师。通常课题组会建立一个微信群,有任何问题都直接在群组中交流,既避免了打扰他人,也更有利于师生交流,群组的合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2)个性指导现人本
因为专业不同,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存量和吸收能力也不同,通识课教师对非本专业学生的指导会更显个性化。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核心,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教师的研究视野结合在一起,往往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跨专业的知识领域。
(3)德育智育集一体
教书容易育人难,在有限的通识课教学时间内,教师其实也可以将价值观、义利观与人生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如客观评价中国技术创新领域的亮点及不足,大力弘扬中国民族企业创新精神,给予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奋进的正能量,促使学生将创业与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引发更多理性思考。
随着中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大学通识选修课进行混合式教学已经是必然趋势。为了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浙江师范大学提出,到2023年50%的课程都应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b同时,对开设通识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开设的通识②课程要求学生受众量大面广,主讲教师在该课程相关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原则上所有的新开设课程必须提前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课件(教案)、作业练习等教学文档的撰写,并在学校在线教学平台上基本完成线上课程资源建设,能够切实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c
1.混合式教学改革,核心在“学”,优势在“教”
笔者通过对“创新经济学”多年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发现,混合式教学改革在突出课程教学特色的同时,必须深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一,以精彩的案例分析吸引学生注意力。案例素材的准备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也是课程特色的重要来源。“创新经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对课程总体非常满意,其中,最满意的就是案例的生动有趣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3]尤其是通识课在线教学,精彩的案例分析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大法宝。
第二,以发散的思维路径引导学生多思考。只有通过思考,学生才能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因此,启发式教学应该是学生感觉收获最大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完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懂得合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才能从中获益。
第三,以多元的互动方式增强师生关联度。师生互动不足是当前大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想要获得成功,教师应该是博学多识而又具有亲和力的,通过多元的互动方式,教师与学生建立较为紧密的关联,教师了解学生所想,答疑解惑才能深入人心,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才能更为明显。
2.在线教学支撑体系有待健全,校际共享障碍较大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前提的,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在线教学支撑体系还不够健全,校际共享障碍较大,体现在:
第一,在线课程平台存在许多缺陷。平台系统多数是由专业人员开发完成,因此,对教师和学生实际操作要求的了解相对较为缺乏。
第二,学分互认还停留在口号层面,校际共享难度很大。尽管高校将课程共享开放作为在线课程的建设目标,但是,目前高校各自为政,很少有教师愿意将其他高校教师的课程引入,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
3.高校教师及教学评价体系应予完善,促进“教”“学”正向循环
目前,高校轻教学重科研的激励导向政策使得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完善高校教师及教学评价体系,优课优酬,或许可以部分缓解这一矛盾。例如,浙江师范大学《行动计划》中提出,鼓励教师开设在线课程,并在计算工作量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如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主讲该门课程教学工作量按5倍计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主讲该门课程教学工作量按3倍计算,课程课酬学校按学院的课酬标准予以1∶1配套。优课优酬对于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工作量的肯定,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正向增加教师继续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持续性教学改革有很好的作用。周建新、林丽萍(2018)[4]调查结果显示,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到课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谭伟、顾小清(2019)以课堂到课率、课堂抬头率、课堂活跃度作为衡量混合式教学线下课堂教学效果的指标。从教师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指标可操作性不强,但是确实给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改革方向。只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才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投入动力,继而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成效。反过来,学生对教师的回馈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教”与“学”的正向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晶心,原帅,赵国栋.混合式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国内一流大学MOOC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5):39-47.
[2]Fox,Armando.From MOOCs to SPOCs:Supplementing the classroom experience with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56(12):38-40.
[3]林云.SPOC混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建设课程《创新经济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182-183.
[4]周建新,林丽萍.主客观视角下的人文通识课到课率影响因素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8(02):95-107.
备注:a.根据笔者2018年及2019年两次调查,学生选课原因中,第一因素是个人兴趣(分别为76%和71%),第二因素为学长学姐推荐(分别为57%和62%),第三和第四因素分别为教师和专业。
b.《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征求意见稿。
c.《浙江师范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3年)》为征求意见稿(后簡称《行动计划》),但不难发现,学校对通识课程开设的要求较高,对混合式教学改革非常重视。《行动计划》同时提出,对连续两学期初选人数少于20人/教学班的通识②课程原则上予以取消,如要重新开设,必须按新开课的要求重新申请。
作者简介:林云(1974—),女,浙江台州人。经济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中非经贸合作等。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经济学》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