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根段育苗技术研究

2019-10-08 06:41许梅钟子龙徐志恒曾小根
山西果树 2019年5期
关键词:育苗研究

许梅 钟子龙 徐志恒 曾小根

摘要:为解决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a zucc。种子育苗存在种子处理困难的问题,进行野山楂种根繁殖苗木研究,开展种根平埋、斜埋、直埋对出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处理野山楂出苗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5cm长的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2年的平均出苗率可达到83.82%,3种处理之间2年平均的出苗率,平埋法为83.82%,斜埋为67.91%,直埋只有25.16%,经多重比较分析,这3种不同处理的种根出苗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培育野山楂苗木,不僅解决了处理种子的麻烦问题,而且还可将野山楂树改良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下的断根加以利用;在3种处理中,平埋的方式出苗效果最佳。

关键词:野山楂;根段;育苗;研究

文章编号:1005-345X(2019)05-0006-03中图分类号:$661.5文献标识码:A

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a ZUCC.)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为蔷薇科植物,小乔木。野山楂主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有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痰饮、吞酸等功用,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果品。由于野山楂的有效成分黄酮总量高于普通山楂,而且风土适应性强,培育发展这一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根据专家们研究,山楂种子种皮厚而坚硬,表面包裹一层蜡质,极难出苗,不经处理播种后两年才能出苗。处理种子又很麻烦,需一冷一热或一干一湿交替,反复多次处理种子,为此,本试验试图避开种子播种繁殖苗木,采用种根繁殖方式,进行培育野山楂育苗研究,以期探索出既简单又方便的野山楂种苗繁殖新模式,为广大果农提供更多既经济又实惠的优质苗木。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位于浙江西南部的遂昌县,地理坐标在28°35~28°37N,119°13~119°15E,海拔165~1724m,土壤为山地红壤,pH5.3~6.O,土层深度均在60cm以上。根据该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7.1℃,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9.7℃,年降水量为1212.5mm,大于10℃年积温5273.3℃,无霜期223d,相对湿度79%。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采用塑料大棚育苗。

1.2试验材料

将采挖的野山楂的断根,与人工栽培根系修剪时的断根作为供试根段。

1.3试验方法

1.3.1前期准备 把野山楂树断根收集起来,一般选择直径0.3~0.5cm的根,剪成3~5cm长的根段,须根长度保留1cm左右即可。圃地进行全面平整,细翻、碎土,清除杂草、石块和草根,苗床为南北向,高15cm、宽1.2m。

1.3.2试验设计 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种根摆法不同设平埋(A)、斜埋(B)、直埋(C)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共15块(面积2m×1.2m)的调查样方,育苗时间2017年为11月15日-20日,2018年为11月10日-25日,每年在翌年移栽时(3月10日-15日)调查种根出苗率、苗高生长量,试验时间为期2年。

1.3.3育苗与管理 根据设计要求将准备好的种根在苗床上摆放好后,再进行覆土,覆盖厚度控制在2cm左右,然后及时浇水,使根段与土壤紧贴,以后每隔5d浇1次水和清除苗床中的杂草,保持苗床清洁和湿度。

1.4数据采集与分析

出苗率在苗木移栽时按照试验设计调查每个样方种根的株数和成活出苗株数,利用成活出苗株数计算出苗率(出苗率%=成活出苗株数/样方种根总株数×100),并采用DPS软件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3可以看出,采用3~5cm长的种根平埋的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出苗率较高,种根2年的平均出苗率可达到83.82%,分析主要原因,种根不存在种壳和种皮的障碍及天然抑制物质。如杨丽等研究种根繁殖的关键技术是根段保湿,只要保持苗床土壤湿度,就能提高埋根成活率。由此可见,野山楂是适用种根繁殖的植物,所以,培育野山楂种苗可以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

另外,种根的不同埋法对野山楂种根出苗数量有很大差异。出苗效果最好的是平埋法,种根2年的平均出苗率为83.82%,其次是斜埋法,平均出苗率为67.91%,最差的是直埋法,平均出苗率只有25.16%,经多重比较分析,这3种不同埋法的种根出苗率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这说明采用种根繁殖的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种根平埋法的出苗率最高,结果与张健康等对杜仲进行种根繁殖的结论一致。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平埋的种根距地表近,土壤温度高,通气性好,对种根萌苗的发生有利。其次按照Cholodny-went假说,生长素是植物的重力效应物,当植物体呈水平放置时,地球重力(1g)激起重力敏感器官内生长素从上侧向下侧移动,而不是左右移动,损失很小,有利于根萌苗的发生,而斜埋或直埋不论是生长素还是有机物质都容易造成损失,都会影响根萌苗的发生。第三是水分和养分,水往低流,种根平埋,根段中的水分有种根皮层阻挡,是向水平方向移动的,而斜埋或直埋根段中的水分是由上向下移动的,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埋或直埋的水分流失速度要比平埋的快,同时随着水分的快速流失,部分的营养物质也被快速带走,所以,种根平埋对保持水分和养分均比斜埋或直埋更加有利,这为种根萌发根萌苗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采用种根的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时,种根平埋的方法是最佳的。

3结论与讨论

采用种根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不仅解决了处理种子的麻烦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野山楂树改良栽培时修剪整理剩下的断根进行种根繁殖,既可实现用较少的根段培育出大批苗木,同时也可节省生产成本,真正实现多赢。为此,在培育野山楂种苗时,除了用种子育苗的方法以外,采用种根繁殖方式也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采用种根繁殖方式培育野山楂种苗的出苗率与种根的埋法有关,出苗率高低顺序为平埋>斜埋>直埋,就是说产生最佳出苗效果的是平埋的方式,最差的是直埋的方式,斜埋的方式居中。

种根长短对出苗率的影响,张健康等对杜仲种根繁殖的研究,认为种根长度愈短,根萌能力愈强,而王安亭等对刺槐插根育苗试验,根段8~12cm比根段4~5cm扦插成活率提高27.8%,本试验采用3~5cm的种根长度取得了比种子育苗更高的出苗率,而且在试验中还发现3cm长的种根萌发了7根芽、3.5cm长的种根萌发了9根芽,为此,野山楂种根长度多长才是最合理的,本试验未涉及,尚有待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育苗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寒地芹菜育苗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