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金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对物理课程提出了全新标准,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如此便能使得学生们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现状,并对于新课改背景下开展物理高效课堂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高校课堂;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51-01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普遍课堂教学的效率极低,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引导,才能保证学生们完成知识记忆。为此,教师便需要尝试建立高效课堂,进而确保学生们的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现状
伴随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我国初中物理课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许多学校的教育工作均有着诸多缺陷。尽管一些学校已经开展了课程改革工作,并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但由于传统教学因素造成的影响过深,使得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教学理念,自然也很难在教学方法方面完成进一步突破[1]。
除此之外,部分家长同样对于新课改工作有着一定疑虑,对课改工作的意义未能做到有效了解,反而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会不适应,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由此能够看出,一些教师和家长均对于新课改颇有微词,从而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开展物理高效课堂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时候,首要工作便是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当学生们对教师的理念有所认同之后,才能有效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积极与教师展开交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也有效把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此确保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如果教师采用的方法存在问题,很容易使得学生们产生反感。即便教师再努力,教学质量同样无法达到预期。
例如,在针对物理基础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便需要和学生们积极沟通,逐步转变自己陈旧的思想。在课堂之中,由早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彼此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当学生们在学习中余地困难时,理应以鼓励为主,促使其时刻保持着较高的学习自信。长此以往,学生们便会感受到教师们的温暖,实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2]。
2.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
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们对物理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能有效投入到物理知识学习之中,确保课堂教学有着足够的效率。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实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实验的种类有很多。所以,教师便需要结合教育本身,设计一些更具趣味性特点的实验,从而能够促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增强教学质量。
例如,在针对“沸腾”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纸杯烧水”的实验。教师在课堂中将一张纸点燃,从而直接让学生们感受到纸的燃烧特性,之后再将纸杯装满水,并不断加热。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便会发现此时水已经完全沸腾,但是纸杯却没有出现燃烧的情况。如此自然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使其认真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一来,教学质量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3.对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予以强调。
学生们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时候,课堂是最为重要的场所。所以,通过创设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物理水平。在早期的教学之中,教师一直都是课堂的人主体任务,通过口头传输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完成知识学习。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便需要转换教学模式,将学生们当做是课堂的主体人物,以其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3]。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知识学习时,教师无需直接进行知识点讲解,而是通过播放相关音频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聆听和感知。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展开声音实验。在整个课堂之中,学生们是教学的中心,而教师仅仅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如此一来,学生们便能够有效体会到物理知识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针对早期教学活动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以此创设高效课堂,促使学生们能够有效融入其中,认真完成知识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便会发生转变,学习水平同样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日林.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68-68.
[2]邵国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2):74-75.
[3]唐凤萍.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