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的非虚构写作与事实核查

2019-10-08 04:01宋锦燕李立
当代文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

宋锦燕 李立

摘要:非虚构写作在后真相时代的再度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在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获得了更加丰富复杂的文本特征。事实核查被运用于非虚构写作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非虚构写作的丰富和复杂、后真相时代社会认知现状,以及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事实核查获得了智能化和社交化等新特点。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事实核查;后真相;社交媒体

“后真相”(Post-truth)时代的来临和“非虚构(Non-fiction)写作”再度兴起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热议的两个现象。就“后真相”而言,它在2016年之后成为了西方学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各种与“后真相”有关的学术活动纷纷举办,大量著作陆续出版。①就“非虚构写作”而言,2012年普利策新闻特稿奖颁给了多媒体融合报道《雪崩》(Snow Fall,《纽约时报》出品),2015年白俄罗斯女记者、非虚构写作名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全球瞩目的事件,都不断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非虚构写作”领域。在中国,“后真相”和“非虚构写作”相续在2017年和2018年的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②而“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文学领域也风头仍劲,呈现出文学出版、文学期刊和网络写作三足鼎立的局面。③

无论是“后真相”还是“非虚构写作”,都因与“事实”之间产生了确定和悖离的现实关系和逻辑关系而获得了它们的身份、特征和规定性。“后真相”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更容易影响民意”④;“非虚构写作”强调的是它所从属的活动及活动生产出的文本首先突出其事实性。⑤

当我们在使用“事实”这一概念时,“常指真实存在着或存在过的事物,或发生的事情,它能通过认识能力去发现与辨识,并通过一定方法判断真假。”⑥有这样的预设,按照一定程序去辨识和评判真假的“事实核查”(Fact-checking)就具有了前提性和可能性。在这样的逻辑链条上,“事实核查”“后真相”和“非虚构写作”必然地有了重要且密切的关联。“事实核查”不仅成为保证“非虚构写作”活动和文本真实品质的方法和手段,也成为解决“后真相时代”诸多症候的一种努力。

一  “非虚构写作”在后真相时代的兴起

所谓“后真相”时代的来临源于“假新闻”的泛滥和它们令人吃惊的对现实世界具有的影响力和决定力。“后真相”表征了今天社会的历史性存在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标志着我们的时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境遇。作为一种话语范式的社会实践,非虚构写作再次在新闻报道中广泛使用,⑦并发展出很多新的特征,反映出一种和后真相时代对事实和真相轻视相反的社会心理状况和趋势。

关于“非虚构写作”,《人民文学》给出了一个解释:“深入翔实、具有鲜明个人观点和情感的社会调查”⑧。非虚构是文学新闻化和新闻文学化两种冲动合流的结果。其文学面向表现为报告文学,新闻面向表现为新新闻主义和特稿。在20世纪90年代,新新闻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所谓“非虚构写作”⑨。中国的“非虚构写作”至少有过几波发展。在新一轮发展中,多媒体非虚构写作产品纷纷涌现,如腾讯2016年度打造的特稿作品《远洋梦魇:中国船员被海盗劫持的1671天》。这部作品是专门为移动终端打造的可视化产品,集文字、图表、图片、漫画、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为一体,讲述了中国船员在索马里被海盗劫持的真实故事。

再度兴起的非虚构写作和在传统媒体黄金时代风靡一时的特稿虽然有亲缘关系,有共同的旨趣,存在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但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写作主体更加多元,在写作范围上也更加广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当下的非虚构写作呈现方式更为丰富,叙事的风格也更为复杂多样。同时它受到商业逻辑影响,被整合进资本市场运作轨道,成为“文化产业商品化链条上的重要资源类型”⑩。

二 “后真相”的诸多症候及“事实核查”

中国新一轮“非虚构写作”兴起的时间和世界范围内“后真相时代”的来临有明显的同步之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记载符码失去了任何“指代”的要素从而带来了“信息方式的革命”11,另一方面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拓展出物质现实的新维度,甚至生成了具有外在于人类主体的物质性的新型现实,12因此主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信息技术赋权给个人,也深刻影响了传统机构媒体。新传播技术普及所带来的赋权效应使得信息的生产、分發和消费的个性化、弥散化、网络化特征极大凸显。与此同时,传统新闻业及专业新闻机构却在衰落13。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后真相”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需要“从时空变迁的角度理解多元真相,认识到真相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14

这种认知给了真相可获性一个机会。目前学界、专业媒体和数字媒体公司将希望寄托在一种在新闻业存在已久的制度和操作——“事实核查”(Fact-checking)上,冀图通过后者解决后真相危机。早在192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最早成立了事实核查团队。20世纪中后期,随着新闻专业主义和社会责任论的兴起,更多媒体开设了事实核查部门。15事实核查不仅是一套操作规程(流程),一种行业制度,一场新闻运动,发展到现在更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样式,通过“向受众提供清晰的、经过严格核查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运用事实”,由此重塑新闻业作为事实提供者的重要角色。16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关于事实核查的专业知识培训,受众(用户)对事实信息的分辨能力就会显著提升。17通过事实核查手段的使用,之前不可靠的新闻源必将透支其信用从而失去人们的信任。

三  社交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多维事实核查

(一)非虚构写作事实核查如何可能

非虚构是以否定的方式站在文学端对基于真实准确地再现事实基础上形成的对“真相”的突出。由于真相“永远是经过一定的结构性或程序性处理过的被再现的‘真相”18,因此经由“事实核查”获取某种意义的“真相”,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上都是没有疑义的。从操作的角度讲,事实核查可看做是一种文本勘测,而非虚构写作最终总是以与其他文本相互关联的文本的形式出现。文本勘测就是通过这个关联的网络,检测以信息方式存在的事实其可信度以及与该文本网络中的其他事实信息之间的关联度。

(二)非虚构写作事实核查的意义

事实核查首先可以降低非虚构写作文本在传播后形成的争议。2013年2月,《人物》杂志刊载了《厉害女士》,主角是河南省兰考县袁厉害,她常年收养弃婴,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该文之所以会引发争议,其中一个原因即是其事实出处受到普遍质疑,写作者采信并编织入写作文本中的事实未经全面证实。19其次,事实核查可以帮助非虚构写作站在新闻业的基点上为社会矫正偏误。非虚构写作秉持传统新闻业坚持的现实主义认识论(realist epistemology)的基本原理,即现实的外在性、事实的可知性等,以及践行它们的交往准则:尊重事实,呈现事实,以事实推导结论。20因此作为新闻业核心灵魂坚守者的非虚构写作,可以起到在新的时代里守望社会,监测现实的功用。

(三)非虚构写作事实核查的实施

新闻业事实核实的理念与原则是:“不得随意添加不存在的东西;不得欺骗受众;尽可能使你的方法和动机透明公开”21,《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为非虚构写作确立了不可以合成人物和场景、写作必须基于可靠的信息源、不能糅合时间、不能无中生有表述当事人的想法等边界。22通过查阅资料,再次沟通确认等方式,对稿件中的消息源引语、专业知识和背景细节等进行核查。23近年来非虚构创作受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借用深度调查和民族志田野考察的方式去观察、记录并进行内容创作。24

在流程上,虽然事实核查的程序在稿件接近完成的后期才会正式启动,但事实核查的工作基本是从选题确定到最终成稿,每一个环节都有程度不同的参与,事实核查要全程跟进稿件的采编过程。25

在事实核查中,对信源的再访和信息比对是最重要的。由于非虚构写作的复杂性,与常规新闻的事实核查相比,有时候它还会使用到更为专业的文献辅助进行事实核查。事实核查员在核查《传奇古典谋杀的终结》的时候,遇到一个对战、机器人被激怒后向棋盘发电致棋手死亡的案例。核查员发现这些信息最初是来自于一个以大量制造假新闻著称的小报,继续深挖那个报道中被电死的俄罗斯冠军也没找到相关资料,于是判断这个信息很可能是假的,作者就删掉了相关的部分。26

(四)非虚构写作事实核查的进展

当前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也进入到西方新闻业和数字公司的事实核查实践中。基于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事实核查已成为当前事实核查的重要手段。智能核查算法能够从新闻来源、内容、传播网络等方面进行核查。例如Full Fact开发了采用统计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手机APP程序,可以用来辅助媒体进行事实核查。27除了这些技术,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事实核查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众包”机制和“自净”功能来实现。2019年初,知名自媒体“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布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引发极大关注,因其故事情节被质疑存在诸多不实之处引发热议。网友们运用逻辑和常识进行判断,各专业细分领域的从业者贡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最终形成无影灯效应,让虚假的“非虚构写作”现出原形。

结  语

“事实核查”具有解决后真相时代之症候的潜力。与此同时,非虚构继承以公共性和社会主体利益诉求为特征的专业取向,承担介入现实和影响现实初衷的新闻实践和话语实践,对抗“后真相时代”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为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提供具有真实性、趣味性、深度兼备的多样化文本。毕竟,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事实为社会公共生活奠定规范性基础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注释:

①於红梅、潘忠党:《近眺异邦:批判地审视西方关于“后真相”的学术话语》,《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8期。

②陈力丹、王敏:《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当代传播》2018年第1期。

③韩松刚:《在风中呼喊,在废墟中看见一切——2016年非虚构文学综述》,《当代文坛》2017年第4期。

④《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后真相”》,《广州日报》2016年11月。

⑤陆晔:《文学新闻:特征、文化价值与技术驱动的未来》,《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⑥刘松青:《存在“规范事实”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⑦束开荣、刘海龙:《2018年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期。

⑧《人民文学》编者:《留言》,《人民文学》2010年第2期。

⑨王艳:《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实践研究》,暨南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黄典林:《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11Mark Poser. The mode of information:Poststructuralism and social context. Cambridge,UK:Policy Press,1990.

12Luciano Floridi. The 4th revolution:How the infosphere is reshaping human re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13黄典林:《话語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14基恩、单波、肖珺:《数字通信革命视角下的后真相反思》,《新闻记者》2018年第8期。

15王君超、叶雨阳:《西方媒体的“事实核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

16张田田:《真相是“后真相”时代的解药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与挑战》,《新闻战线》2019年第1期。

17虞鑫:《语境真相与单一真相——新闻真实论的哲学基础与概念分野》,《新闻记者》2018年第8期。

18蓝江:《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19冯力:《塑造人物与再现偏差——人物类非虚构写作中讽刺修辞的效果及争议》,《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20Ilkka Niiniluoto. Critical scientific realism. 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1[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著:《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刘海龙、连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22转引自蔡笑元、王志安、陈实、杨旭:《非虚构写作:规则与底线》,《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23转引自蔡雯、李婧怡:《“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编辑业务改革的启示》,《当代传播》2018年第4期。

24周逵:《默会的方法:非虚构写作中的民族志方法溯源与实践》,《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2526《专访“真相看护者”:在中国做一名事实核查员是怎样的体验?》,腾讯传媒公众号全媒派,2017年11月29日。

27雷晓艳:《事实核查的国际实践:逻辑依据、主导模式和中国启示》,《新闻界》2018年第12期。

(作者单位:宋锦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立,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蒋林欣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网络事件传播中公众焦点的转移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论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