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9-10-08 05:50薛瑞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养殖业

薛瑞芳

摘 要:非洲猪瘟的大范围蔓延成为当前养殖业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以非洲猪瘟为研究对象,从非洲猪瘟的疫情特点及临床表现展开研究,在强化活体的防疫工作、提高活体的抗病能力、加强活体养殖环境的管理、加强市场检疫及监管工作等方面对非洲豬瘟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释。

关键词:养殖业;非洲猪瘟;疫情特点

非洲猪瘟传播范围广,家猪野猪都在其传播范围内,感染非洲猪瘟的活体死亡率极高,并且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出现疫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由于我国对猪肉需求量较大,因此综合防治非洲猪瘟已经成为现今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非洲猪瘟的特点

非洲猪瘟原产自非洲,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猪瘟病毒,其传染速度快,难以及时根治,染上此种疫情的活体获救率极低,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病毒在细胞液中进行繁殖,在显微镜下有20个面,是一种多面体类型的单分子病毒,不仅如此,这种病毒具有对称性,其整体直径大于175mm,小于220mm,蛋白编码大于151,小于167。非洲猪瘟病毒喜欢在酸性,低温的环境中生存,由于其自身特性,治疗工作相当复杂。非洲猪瘟的发病没有具体季节的限制,现阶段除可感染活体猪外,软蜱也在其传染范围内,并且此种病毒可通过软蜱进行二次传播。非洲猪瘟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是,康复后的活体依旧是病毒活跃的载体,并且受感染活体的排泄物会中存有病毒,为疫情反复爆发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非洲猪瘟的临床现状

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为四种等级,分别是最急、急性、亚急、慢性。最急性临床现象是染病活体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死亡,急性临床表现为,有5天左右的潜伏阶段,染病活体伴有体温升高,并持续4天左右,体表温度下降开始出现精神萎靡、厌食、呼吸困难等现象,此时眼睛鼻子开始分泌脓状物质,呕吐现象严重,死亡率极高。亚急性临床表现为,潜伏期比急性潜伏期长,最长可持续到12天,其他表现与急性症状相同,活体具有治愈可能,但仍然是病毒活跃的载体。慢性临床症状是,活体生长速度缓慢,呼吸急促,毛色无光泽,这种现象最长可持续5个月,但是活体治愈率较高,属于病毒携带活体。

三、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1.强化活体的防疫工作

活体在幼猪的生长阶段就要进行严格的防疫工作,在幼猪运输过程中禁止选择有疫情的路线,阻断疫情的传播。不仅如此在活体投喂工作中,禁止向活体投喂垃圾等人类废弃食品,降低因食物不洁引起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病毒的现象。定期为活体注射抗病毒疫苗,并加强对活体生长环境的消毒,保证养殖环境清洁,阻止病菌的滋生。夏季加强养殖环境的杀虫工作,蚊蝇等昆虫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技术手段遏制蚊蝇等昆虫的滋生及繁衍,为活体猪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养殖区域出现病死活体,要对活体的死因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不是非洲猪瘟后将其焚烧,防止病菌的扩散。科学的防疫工作为活体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降低病毒对活体侵害的同时,稳定养殖工作的经济收入。

2.提高活体的抗病能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非洲猪瘟的传播渠道较多,主要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组织等进行病毒的传播,因此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增强活体的细胞活性,提升整体抗病能力,可有效防止病毒的入侵。养殖工作要定期对活体注射疫苗,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同时增强其抵抗力。与此同时提升活体饲料质量,保证其所提供的营养均衡健康。禁止长期对活体圈养,长时间的圈养降低其肌肉的使用率,影响肌肉组织的发达程度,一定程度上降低细胞的活性。定期的散放是提升活体抗病能力的关键,散放有助于加强活体的运动量,锻炼肌肉,提高免疫力。但是散放时要注意定期对散放地点消毒,阻止活体在这一区域感染病毒。

3.加强对活体养殖过程管理

现今的大部分养殖场还在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依照原有的养殖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养殖区域没有科学的制度规范养殖工作,导致活体生长环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检查力度,针对每次检查情况制定养殖环境风险预测,并附有解决方案,对活体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实时跟踪健康状况。其次禁止从存在疫情的区域调运活体,从源头遏制病情的传播,不仅如此,还要加强调运车辆跟踪定位,确保活体的安全性。最后建立健全养殖管理机制,提升养殖人员素质,定期进行科学养殖培训,保证养殖环境清洁,降低非洲猪瘟的出现率,为活体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传统的养殖方式只适用于家庭养殖规模,对于当今大规模的养殖场难以全面掌控,因此转变养殖人员观念,将优秀的传统方法与当前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养殖集中化管理,最大限度开发活体经济效益。

4.加强市场检疫及监管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力推动,全球猪肉市场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要加强对国内市场监管的同时要强化对国际市场的监督力度,禁止对疫情国家进口猪肉,防止问题猪肉出现在国内市场。对于国内的活体宰杀工作要加强监管力度,猪肉检疫合格方可流入市场,出现以次充好,调换合格猪肉等情况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确保市场中的猪肉产品没有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与此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人员对猪肉检疫工作的重视度,是市场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定期对监管人员培训,将生命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疫情猪肉远离市场,为健康食品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结语

现阶段非洲猪瘟病毒已经蔓延至国内,我国养殖行业面临重大危机,因此综合防治非洲猪瘟病毒迫在眉睫。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病毒,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疫苗降低非洲猪瘟活体的死亡率,加以辅助科学的养殖方式,清除其体内病毒,降低非洲猪瘟对中国养殖行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莎,魏荣.非洲猪瘟的早期预警与防控——以德国为例[J].世界农业,2019(05):108-111.

[2].非洲猪瘟国际疫情形势与国际防控经验情况摘要[J].北方牧业,2018(21):12.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对非洲猪瘟的担忧是否合理?
非洲猪瘟影响有限 短期猪价小幅震荡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