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玲 苏仕卫 张文君 赵洪祥 方向前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桦甸市坡耕地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坡耕地;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2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龙岗山脉北侧,属于山区和半山区地形,是吉林省山区和半山区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0万hm2以上,其中坡耕地栽培面积约占65%。为了提高坡耕地玉米产量和质量,促进玉米产业发展,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域内坡耕地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适合桦甸市坡耕地的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1 品种选择
适区选用审定的耐密、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玉米品种。根据不同区域5—9月有效积温差别,桦甸市分为3个积温区,即有效积温2 550~2 650 ℃的温凉区、有效积温2 650~2 750 ℃的温和区、有效积温≥2 750 ℃的温暖区。温凉区主推绿育4118、宏育415、松玉410;温和区主推先玉335、优旗318、金园15、天育108;温暖区主推优迪919、天农九、翔玉218。种子质量达到纯度98%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95%以上、含水量14%以下。
1.2 种子处理
播前15~20 d选晴朗无风天气将种子晾晒2~3 d[1]。播前20~25 d进行1次发芽试验。对没有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2~3 d,用含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2 整地与播种
2.1 整地
4月下旬土壤化冻10~15 cm时开始整地,横坡打垄,垄距60~65 cm,垄高14~16 cm[2]。机械灭茬起垄,坡度<15°的地块机械灭茬起垄,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垄侧翻,坡度>15°的地块起垄时不灭茬,用打耳铧翻上垄下半扣到下垄上半上成垄。如果老垄沟浅,先在老垄沟趟犁,再翻上垄下半扣到下垄上半上成垄。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2.2 播种
当耕层5~10 cm地温稳定通过8~10 ℃、土壤含水量达20%左右时开始播种;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可在地温稳定通过5 ℃时抢墒播种。桦甸市玉米最佳播種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一般按照阳坡、半阴坡、阴坡顺序播种。种植株距27~30 cm[3]。
采用机械播种机进行垄上等距精量、半精量播种,或采用手提式播种器或手推式播种器进行垄上等距精量、半精量播种。一般播深3~4 cm,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种后及时镇压,不漏压不推拖。土壤湿度大时轻压,土壤湿度小时重压。
3 田间管理
3.1 配方施肥
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采用底肥+口肥的施肥方式。底肥施尿素350~400 kg/hm2、磷酸二铵180~200 kg/hm2、硫酸钾150~200 kg/hm2、多元硫酸锌20 kg/hm2;口肥施三元素复合肥(12-18-15)100~150 kg/hm2。土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采用底肥+口肥+追肥的施肥方式。底肥施尿素280~300 kg/hm2、磷酸二铵80~90 kg/hm2、硫酸钾150~160 kg/hm2、多元硫酸锌20 kg/hm2;口肥施磷酸二铵150 kg/hm2;追肥施尿素200 kg/hm2。
底肥于整地前条施到老垄沟内,施肥深度14~16 cm;口肥于播种时施入,施肥深度8~10 cm;追肥在玉米12~14片叶时施入,施肥深度8~10 cm[4]。
3.2 查田补种与补栽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籽烧籽现象,及时用催芽玉米种坐水补种。对于出苗率不足70%的地块则用备补苗在2叶1心前带土补栽。
3.3 间苗与定苗
在玉米3~4片叶时对半精量播种的地块进行间苗和定苗,间掉小苗、弱苗,每穴留1株壮苗,以确保间苗定苗后全田长势一致。
3.4 化控
在玉米八至十叶期,用玉米壮丰灵或壮尔乐等化控药剂400 mL/hm2兑水150~200 kg/hm2喷施,可起到矮化、促早熟的作用。
4 病虫草害防治
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采用含克百威、福美双、三唑酮成分的低毒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催芽后不能包衣。
对于玉米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进行防治;或利用赤眼蜂进行防治,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往后推约11 d为第1次放蜂期,间隔5~7 d为第2次放蜂期,放蜂数量22.5万头/hm2(第1次放10.5万头/hm2,第2次放12万头/hm2)。对于粘虫,则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乙酰甲胺磷乳油等杀虫剂防治。
对于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叶片发病率达20%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几种药剂交替使用,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7~10 d。
土壤墒情好的地块,用90%乙草胺乳油2.5 kg/hm2+38%阿特拉津悬浮剂4 kg/hm2+50% 2,4-D异辛酯乳油0.75 kg/hm2,兑水300~400 kg/hm2在播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防除杂草。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和封闭除草效果差的地块,在玉米三至五叶期,用烟嘧磺隆+阿特拉津+硝磺草酮合剂2 000 g/hm2,兑水300~400 kg/hm2茎叶处理防除田间杂草。
5 收获
适时晚收,一般于初霜后7~10 d开始收获。可按照阳坡、半阴坡、阴坡的顺序收获。坡度<15°的地块采用机械和人工2种方式收获,坡度>15°的地块采用人工方式收获。分品种单收、单运、单堆放、单脱粒、单贮藏。
6 参考文献
[1] 方向前,边少锋,柴寿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7,27(4):296-297.
[2] 方向前,曹文明,于世伟,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9-120.
[3] 付稀厚,方向前,吴彦波,等.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38.
[4] 韩喜福,方向前,苏仕卫,等.桦甸市玉米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