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蓉
摘要 对花生新品种泉花27高产栽培密度和施肥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泉花27最佳种植密度为株行距20.0 cm×19.8 cm,最佳施肥量为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
关键词 花生;泉花27;种植密度;施肥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0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泉花27系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1-2],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南安市2017年引进,表现出高产、抗病等优良特性。为了加速该品种在南安市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2018年春季进行泉花2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春季在南安市康美镇园内村进行,土壤肥力中等,砂壤土,排灌方便,前作为甘薯。试验起畦种植,畦宽带沟1 m,畦植3纵行,双粒穴播。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密度和施肥量2个因素各4个水平。密度设A1:株行距15.0 cm×19.8 cm,折合播种仁40.02万粒/hm2;A2:株行距17.5 cm×19.8 cm,折合播种仁36.59万粒/hm2;A3:株行距20.0 cm×19.8 cm,折合播种仁30.02万粒/hm2;A4:株行距22.5 cm×19.8 cm,折合播种仁26.68万粒/hm2 4个水平。施肥量设施氯化钾复合肥(16-16-16)300 kg/hm2(B1)、450 kg/hm2(B2)、600 kg/hm2(B3)、750 kg/hm2(B4)4个水平。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成熟时取典型株10穴(20株)进行室内考种,考查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数等性状。全小区收获晒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荚果产量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3B3即株行距20.0 cm×19.8 cm和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处理荚果产量最高;处理A3B4即株行距20.0 cm×19.8 cm与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处理荚果产量居第2位。荚果产量最低的处理是A1B4,即株行距15.0 cm×19.8 cm与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处理。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性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因素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2)。
从因素A(密度)各处理平均荚果产量比较结果(表3)可以看出,株行距20.0 cm×19.8 cm处理平均荚果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株行距17.5 cm×19.8 cm处理平均荚果产量居第2位,与另外2个密度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株行距15.0 cm×19.8 cm处理产量最低,减产极显著。
从因素B(施肥量)各处理平均荚果产量比较结果(表4)可以看出,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处理平均荚果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平均荚果产量分别居第2、3位,较施氯化钾复合肥300 kg/hm2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但二者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2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从表5可以看出,主茎高和侧枝长随施肥量增加呈增高趋势,在处理B1、B2、B3中,主茎高和侧枝长随着密度增加也呈增高趋势,在处理B4中,主茎高和侧枝长随着密度增加反呈变矮趋势;密度和施肥量对分枝数影响不大,但增加施肥量或降低密度可增加果枝数[3-4];单株结果数随着密度降低呈增多趋势,但在较低密度处理中(A3和A4),单株结果数随施肥量增加呈增多趋势,在较高密度处理(A1和A2)中,单株结果数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飽果率随着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施肥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5]。
3 结论与讨论
在试验设定的密度和施肥量范围内,以株行距20.0 cm×19.8 cm、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的处理荚果产量最高,达3 972.5 kg/hm2,且分枝多,单株结果数多,饱果率较高。株行距20.0 cm×19.8 cm、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的处理荚果产量居第2位,折合荚果产量为3 897.0 kg/hm2。荚果产量最低的处理是株行距15.0 cm×19.8 cm、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处理,植株徒长,结果数少。单株结荚数最多的是株行距22.5 cm×19.8 cm、施氯化钾复合肥750 kg/hm2的处理,但株数少,荚果不整齐,饱果率低,影响产量提高[6]。
今后还应进行不同土壤条件、不同肥料种类、不同肥料施用方式等条件下泉花2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陈茹艳,陈剑洪,郭陞垚,等.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J].农学学报,2017,7(8):25-28.
[2] 陈茹艳.花生新品种泉花27种植密度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7(3):8-9.
[3] 董文召,汤丰收,陈钦勇.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2-15.
[4] 石静姝.春花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3):15-16.
[5] 王凯,吴正锋,郑亚萍,等.我国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山东农业科学,2018,50(12):138-143.
[6] 吴德飞,朱锦乐,朱萍.福建省仙游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16,4(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