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影 李延超
摘 要: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五四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艾思奇作为爱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五四运动作出重要论述,从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出发,阐释五四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五四文化运动
1 五四文化运动的内涵
首先,就五四文化运动的性质来说,在艾思奇看来,“五四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空前的一次人民觉醒运动。这一个运动不完全是限制在文化范围以内,它还伴随着一种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发展,这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发展”。五四文化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准备,正是五四运动的开展,让我们走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艾思奇深刻指出五四文化运动在政治上主张民主主义,是一场民众的运动,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次重要唤醒,使得人民群众自愿走上中国革命道路,这为中国革命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就五四文化运动的发展进程来看,在艾思奇看来,五四文化运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五四文化运动期间,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不断发展起来,当时中国的运动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走向了自觉的阶段,因此,这场爱国主义文化运动使无产阶级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者和领导者,也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推动者。
再次,就五四文化运动的特点来说,它具有反帝反封的彻底性,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由原来的传统型、封建型转向现代型,它彻底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买办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群众的压榨,它广泛的动员群众积极参加这场运动,它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就五四文化运动的结果来看,在艾思奇看来,五四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新事件,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革命群众,人民大众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得全世界人们都看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重大成功的一次运动。
总之,五四文化运动以后,无产阶级走向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这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开始,五四文化运动所传递的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使得人民群众觉醒,共同努力改造中国现状,依靠人民群众展开这次伟大的革命。但是艾思奇也客观地指出,五四文化运动没有科学分析地批判之前的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经验教训,这是不足之处,但是依然肯定五四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 五四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在艾思奇看来,五四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人民觉醒运动,其主要形式上是一场文化上的大革命,在思想上准备了1925至1927年的第一次大革命。五四文化运动正是准备了一场有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首先是因为他们所依靠的领导者力量十分薄弱,旧民主主义革命坚持以资产阶级为领导者,但对于当时落后状态的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十分薄弱,无法改变当时落后的面貌,五四文化运动是一场具有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依靠的运动。
首先,五四文化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五四运动时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国内正面临着封建势力的威胁,国外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勾结更加导致中国危机紧迫。这激起了爱国人士的愤恨,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五四文化运动的规模之大,另人吃惊,使得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得到打击。
其次,五四文化运动标志着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五四文化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良好开端。五四文化运动之所以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正是因为它努力唤醒中国广大人民民主主義的觉悟,以走向广大国民的政治运动道路,艾思奇还从旧民主主义的失败原因分析五四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
再次,五四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文化运动在思想形式上对封建传统进行了斗争,在思想形式上也展开了斗争。艾思奇指出,这包括对白话文学的提倡与对文言文的否定,依靠群众与脱离群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与自由资产阶级的反社会主义的斗争,这场运动有利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最后,五四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发展奠定了基础。五四文化运动使得中国广大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一场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都参加到此次运动中,这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的立场做出重要的指导。
3 结语
艾思奇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对五四文化运动的特点介绍中他肯定了五四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五四文化运动的不足之处,艾思奇在总结五四文化运动的成功与不足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这是艾思奇在自己的一生中始终坚守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