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芬
【摘要】“太平歌”,也叫“太平调”、“太平煞鼓曲”,是榆中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太平歌是榆中流传的民歌里的一种表现形式,多以祝福、孝道、劝善为要,又名“押鼓曲”,是在闹春节耍社火时社火队在表演场地演唱的一种曲目。太平歌在榆中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以南部马坡乡和川区三角城乡一带较为集中。本文主要从榆中特殊的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发,分析研究“太平歌”的形成原因,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承“太平歌”这一民间歌曲的目的。
【关键词】太平歌 民间歌曲形式 地域特征 形成原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甘肃“一带一路”节点中“榆中太平歌”教学传承与研究》(立项号:GS[2017]GHB2437) (市级课题立项号:LZ[2017]GH64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30-02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中心线为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甘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而兰州市榆中县,又处在这个节点的核心位置。
“太平歌”,也叫“太平调”、“太平煞鼓曲”,是榆中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太平歌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为清代咸丰年间兴起并流传下来的传统表演形式。表演时,一人击鼓,周围的人自由唱太平歌,歌词内容多以“三国”、“水浒”中英雄人物故事为蓝本,进行再创作。一种是在太平鼓表演完一场后的间隙中,由一人唱一曲小令,众人击太平鼓为节拍,内容多为表达民众的生活情趣。思想导向为庆贺丰收,祈祷太平盛世,表达民众安居乐业的愿望和精神追求。另一种,即在前两种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仪式歌,伴奏器乐为锣、钹、羊皮鼓,多用于乡村庙会的文化空间活动。
根据调查,目前国外还没有发现关于太平歌的研究。在国内,近年来,随着老一辈代表性艺人的锐减,能系统演唱太平歌的为数不多。“人亡歌息,人去艺绝”,太平歌也逐渐沉寂。作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拯救手段,随着“非遗”项目的申请,各地都在对当地的太平歌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因此,保护传承太平歌的行为势在必行。
一、太平歌的形成与内容
(一)自然地理因素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蘭州市东郊,西靠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白银市相望,东北与会宁县、靖远县接壤,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8镇15乡、4个社区、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8万人,有汉、回、壮、满等12个民族。因其与众多县区接壤,又拥有较多少数民族,地形地势、社会环境较为复杂,为太平歌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文历史因素
榆中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榆中地区的马家山、白虎山一带。据《水经注》记载:“河水经榆中县北,昔蒙恬逐戎开榆中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榆中县,属陇西郡辖。汉武帝时,榆中属陇西、天水两郡地。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榆中县改属金城郡。西晋后,榆中县隶属苑川郡。公元581年设立兰州总管府。755年至五代,榆中全境一直为吐蕃所有。公元960年榆中为西夏领地,宋元丰四年(1081年)榆中又回到了北宋的版图。康熙五年,兰州始成甘肃省会。辛亥革命后,兰州、巩昌2府并为兰山道,金县属兰山道。民国8年10月恢复榆中县。1949年8月16日榆中解放,成立榆中县人民政府,隶属定西专员公署。1956年9月,榆中县人民政府委员会改为榆中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1月,成立榆中县革命委员会。1970年4月,划归兰州市管辖。1980年,撤销榆中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榆中县人民政府。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榆中太平歌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三)多民族文化因素
榆中地处少数民族聚居边缘区,是内地政权与少数民族争执的焦点地带。自古以来,榆中是内地华夏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汇地带,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域。在民族演进的历史中,经历了民族的不断同化与融合,形成了现存的民族格局。由于战争的原因,加上秦、明两个朝代多次宿卫、戍边、屯田,迁移了较多的内地移民或谪民充边。两千多年来,羌、戎、氐、月氏、匈奴、乌孙、鲜卑、卢水胡、吐谷浑、党项、吐蕃、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10多个民族在这里生存过。民族之间的争战与共处,成了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催化剂。在民族历史演化中,通过内地移民带动了榆中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部分游弋的少数民族得以定居,各民族以大杂居和小杂居加速了零散民族的汉化。到了当代,在榆中定居的主要有汉、回两个民族。长时间多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 为榆中太平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民族基础。
二、太平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一)太平歌的社会价值
费孝通说:“我们对于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避祸,我们的祭祀有点象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太平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并被广大民众所认同。也就是说,民众之于自己的意愿,在庙会这个文化空间中,通过诵读和歌唱的形式,意图通过臆想中的神灵,得到愿望的满足感。而音乐本身的节奏和美感,也让人们获得了一种特定时间内的满足感。
(二)太平歌的时代价值
从 “太平歌”演唱认真审视现在的中国社会,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像榆中苑川流域百姓信奉的“白马爷”和“八蜡爷”一样的各种庙会纷纷复活。农民们在构建新的村镇文化模式的时候,又将那些被打倒取缔的庙会庆典信仰重新给与新的解释,并不断的调整使其在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下实现了传统的再造。
(三)太平歌的政治价值
这种民间传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完全的融入了村落生命当中,成为整个村落机体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这个社会的大转型时期逐渐的延伸到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集体优势。这就得到了政府的一种默认,而且在这种传统的复兴中,很多政治权利也参与了复兴的过程,一些地方的干部往往成了复兴活动中的组织者。人们在迎神的仪式中加入了一个有很多妇女组织的“秧歌队”,太平歌的演唱也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脱贫致富”、“生态保护”的歌词的植入,突破了传统歌词的范畴,具有了政治化属性。
三、传承太平歌的独特意义
民间音乐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为情绪、审美、娱乐、交流、符号象征和身体反应。其社会价值为共同拥有的财富、个人体验、治疗、是一种纯粹精神和力量的象征,同时,民间音乐又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辅助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音乐在中国各民族发展历史中植根最深、影响最广,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民族精神和性格的体现。尤其是如今在“一带一路”的节点中,挖掘、还原、延续民间音乐最本真的面目,体验淳朴的音乐美,对于提升广大民众内心修养,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