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增元 刘军男
摘要: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加速人类社会秩序的重建。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着高校环境转型升级,重塑了高校教学的意义,促使高校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等等。为此,高校必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树立“不惧机器”的培养理念,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调整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并引导教师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同时,高校也必须认识到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人员安置、数据安全隐患和弱势高校“动力”不足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培养规格;高校教师;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9)04-0114-08
收稿日期:2019-03-09
作者简介:任增元(1980-),男,辽宁凌源人,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刘军男,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长春,13001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一专业术语最初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提出,在随后的60年,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化,时至今日其发展已突破一定的“阈值”。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1]。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已在诸如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健康、教育、工作和就业等多个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和应用”[2]。可见,人工智能的影响很快将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辐射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应怎样正确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多面影响,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界的不断思考,本文试从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的技术驱动与现实需求、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变革路径与可能的阻碍四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诠释。
人工智能是为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而研究和开发的一门新技术科学[3]。通俗来讲,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高校人才培养变革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对人才市场提出了新要求,并将这些新要求作为中间力量,向高校人才培养传递着变革的动力[4]。
(一)技术驱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变革
诚如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所言,“数字化生存天然具有赋权本质,这一特质将引发积极的社会变迁”[5]。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同样会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变,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也必然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
较之以往,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高等教育革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乔布斯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6]实际上,技术对教育并非毫无影响:从印刷术、广播、幻灯、电视到计算机网络,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曾带来学习工具的升级、考试评价方式的转换以及课堂结构的重塑。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MOOC等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出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却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社会知识生产方式。而“人工智能+”与此前的“互联网+”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它试图整合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技术,旨在提高人类的知识生产力,并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变革。
如今,人工智能的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普及。如科大讯飞成功将智能阅卷技术运用在语文和数学的作业评阅中,运用智能翻译技术使机器口语翻译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7]。可以预见,作为21世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工智能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宏观来看,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共建共享,人工智能改变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从微观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直接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形态。这就需要高校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模式,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助推人才培养的正向变革。
(二)现实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结构变革
技术的进步对劳动者就业既具有消极的效应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人工智能亦是如此:它在摧毁一些职业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岗位。
人工智能替代了部分工作,减少了部分就业机会。牛津大学的卡尔·本尼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和迈克尔·奥斯本(Michael Osborne)研究指出,美国有47%职位属于即将被“计算机资本取代”的高危岗位[8]。李开复认为 “人类50%的工作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爆发而被替代”[9]。回顾历史,关于机器问题引发的忧虑似曾相识:19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演進,新型机器替代传统工作曾引发过激烈讨论,人们当时称之为“机器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作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尤其在某些需要机械重复、精准操作的领域,由人工智能带来的“机器问题”卷土重来,再一次引发了各行各业对机器智能的高度关注。
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比人类更“聪明”,但它既不会超越也不会取代人类[10],反而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创造的就业机会总数将超过失业机会总数,在“消灭”180万个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会创造23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11]。职业的结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正如互联网爆发前期,诸多新职业如IT人员、产品经理等成为热门岗位,随后UI设计师、程序员、互联网产品经理等新兴职位也应运而生。同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必定会催生新的职业,比如已被行业认可的“语音识别工程师”“视觉识别工程师”等,还有不少人们闻所未闻的职业,比如“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甚至可能会有“机器人道德评估师”等职业的产生。此外,新技术还能够推动“旧职位”的转型升级。以传媒行业为例,互联网传播虽然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但很多传统媒体公司都增设了“新媒体”部门。同样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些原来专注于互联网报道的媒体人,未来可能转型成为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垂直媒体。
总体而言,虽然人类社会的不少机械性和程式化工作会被机器所取代,但人工智能对不同行业、拥有不同技能的劳动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校应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契机,并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规格要求,也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它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并赋予了教与学更深、更广的意蕴。
(一)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
人工智能给就业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也使就业市场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随之而变的是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快速调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以往的高等教育是强调以学科教学为主的专业教育,追求单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在知識的存储、检索和执行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原来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社会适应性变弱,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若高校仍将原本单一领域的知识作为培养重点,则很难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需求。由此就需要高校能够将不同的学科融合起来,建立包容的复合知识体系。
其二,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两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经验,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重塑人们的能力结构。因此,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可能成为时代对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根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我们可将未来人才分成三个种类:首先是人工智能的“普通受益者”,也可称为“被智能机器服务者”,他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机器操作,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生活质量;其次是人工智能的“专业引领者”,负责制造机器和维护机器的运行,也负责人工智能的创新研发;最后是人工智能的“熟练运用者”,掌握综合性知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与原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点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其三,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执行程序的,无法像人类一样对知识进行自主创新。正因如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目标,社会对创新素质的培养需求也比以往更加迫切,这就需要高校更加重视创新素质的培养。
(二)人工智能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环境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从开展“统一的教”的场所转变为万物互联的智能空间,同时也创造了更加灵活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的泛在学习①提供了无限可能。未来的教室会配备易于移动的教学设施以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打破一对多的集体授课布局。如四川大学自2012年启动“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工程”至今,先后投入了2亿元,全面推进“教室革命”,打造智慧教室400多间,超过教室总数的80%。其中在“手机互动教室”的课堂上,学生利用手机APP与教师随时互动,在网上进行签到、答题、弹幕反馈、资料下发,并在课堂外进行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12]。此外,学校的公共空间也可以遵循多功能的设计理念,通过师生学习和活动空间的相互转化,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往空间,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13]。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的应用还将全面惠及高校师生、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场域,智能化设备的利用有利于提升高校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和资源整合效率,同时也会降低高校运行的人工成本。在学生管理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情境感知技术在自然状态下捕捉学生的行为、情绪等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跟踪分析其成长状态,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现状,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在行政决策方面,人工智能会代劳高校管理事务中部分重复性较高、信息量较大的任务,从而降低行政开支和提高工作效率。如2018年2月,新加坡管理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整合资源,成立了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并配合推出“AskSmooSmoo”24小时虚拟助手,为学生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系统也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累积更多资讯,让研发人员进一步整理出更贴近学生需求的信息[14]。在后勤服务方面,如今在社会上广泛布局的智能化“无人餐厅”“无人超市”等也被引入高校校园,不仅在生活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便利,还使人工智能替代了部分繁杂的劳动,在减轻工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缩减了工勤人员在教职员工中的比例,促进了人员队伍的优化。
(三)人工智能重塑了高校教学的意义
人工智能为高校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教学辅助工具,使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更加深入,场域和主体更加广泛。
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利用,也有助于塑造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在高校中获得的知识远远不足以应对加速变化的社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新知识为主,学生的实践条件有限、机会少,自然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将学习者从表面理解和重复记忆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加深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在场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探索新知识的需求,使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够建立思维框架,由此将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情境中去。此外,由于高校内教师与学生数量差距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为每位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分析与指导,而人工智能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辅助性工具。例如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助力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未来高校教学的时空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教学任务也将不再局限于专门的教职人员。有人问过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一个问题:“请问您闲暇时间都做些什么?”德鲁克反问:“告诉我什么是闲暇时间?”也许我们会由此产生相似的问题:“什么是学习时间?”[15]实际上,生活中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变成一次学习的体验。大数据的积累使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教育资源激增,这使高校教学内容具备了数据容量大、融合程度高、更新速度快的优势,从而扩展了教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因此,教学将不再局限于学校,它将以分散的形式在不同场景中发生,成为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堂内外连贯教学于一体的过程。此外,教育职能也不再只集中于体制内教职人员的身上。例如许多人并非专职教师,但他们的经验、能力、热情都十分充足,这一类人有时也能够承担教育的职责,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