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作的实践思考

2019-10-08 04:31梁秀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文文本

梁秀峰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理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构建与运动,审判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提升等。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作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调查,为学生提供进行微写作思维启动的时机,课堂训练中采用多种教法调整,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成长提供支持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随课微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75-01

随课微写作指文本教学中引入微型写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让学生展开微写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教师创设课堂情境,创新课堂训练时,应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语文随课微写作的益处

课堂微写作特指小学语文课堂中,结合文本学习进行的篇幅短小的写作形式,真正将学生的目光转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微写作的核心是学习与运用。 微写作中的学习指学习文本的内容,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及学习文本的表达,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的精妙,表达方法的独特。要认真感受文体的特点。理解内容与学习表达二者的学习相辅相成。

微写作中的运用指能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及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因此,语言文字的运用要与课内外相连接,为学生走向生活奠定语言文字的基础[1]。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随课微写作的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写作练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学生思维活跃的适宜时间生成。整体感知是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的整体感悟,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宏观的理解。通过微写作练习的方式有助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理解把握。在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找出其中心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如此得到文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二、语文课堂微写作练习方法

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可及时记录阅读时的思考感悟。或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或对生活连接的感想等。如将只言片语稍加整理即可形成精彩的小赏析。小学课文中常有一些内容未表达完整的情况,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填补文本空白。实现由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向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转化。

拓展延伸时的微写作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表达形式后,立即学以致用,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可促进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运用文本,帮助学生积累相似的语言知识[2]。

微写作有仿写,改写与创写三个层次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的运用技能必须经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三个层次的微写作形式具有一定的递进性,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升运用能力。

仿写可模仿句子或段落,课文中有很多适合学生仿写的样板,如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正侧面的描写反复,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等。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一文中,文章对变色龙外貌描写非常精彩,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仿写训练,学习总分总构段方式。

改写是在保持文本的思想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可让学生改变文体,将记叙文改写为说明文,改变文章结构,将顺叙形式改变为倒叙形式,改变人称写作角度,将第一人称改变为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等。

微写作可与阅读课结合进行,从教材内容特点出发,设计相关的写作训练。如三年级上册《石榴》一课中,可引导学生用同样的写作方式观察橘子,创作一篇类似的文章。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比拟等手法,对不同文章的写作练习要求各有侧重,使学生逐渐掌握写作的要领技巧。

创写是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将内化在心中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如进行续写,创编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如《黄山奇松》最后一段的描写很有文艺性,在教学中可利用省略号引导學生进行微写作训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黄山奇松的理解更加深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内容展开多种学习活动。将微写作全面渗透到文本教学中。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让学生结合学习体验进行微写作练习,可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习作实践体验。

结语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要通过课堂微写作让语文教学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关注学生积累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文英.小学微写作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7):100-101.

[2]金丽敏.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作”操作路线规划[J].内蒙古教育,2018(06):84-85.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文文本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言文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