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进忠
【摘要】中职体育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课教学中融入一些特色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同时愉悦学生身心,让他们可以自发的学习。
【关键词】中职体育 兴趣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216-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人的身体素质都存在普遍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身,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体育作为中职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与学校教育体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长时间以来,体育课在校园常常是只有一两节,比起其他科目来说,其只占了所学课程的十分之一,有时还会被用来上成语文、数学或是历史等文化科目的学习,因此,学生只能是把它当作是一种娱乐性课程,正因如此,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都不高,这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是脱不开的。
一、中职体育在学生中所占比重分析
生活中,人们对体育这个概念还很模糊,甚至都无法说清楚是什么怎样的性质,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对于社会研究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就只停留在体育课可以自由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跳绳……的层面,学生的潜意识里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玩,从没有认真的思考过,国家教育增设体育这门课程的意义。
然而,随着国家教育体质的变革,有的学校增设的体育课程从原来的一周只有一节课变为现在一周两节,体育项目也在逐渐的增多,不再只是单一的篮球、羽毛球了,在校园里还可以看到蹴球、排球、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项目也是层出不穷。
据网上研究调查显示,中职校园里,一个班如果有60个学生,那么上体育课时你最多可能看到50个或是55个的样子,怎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这一部分学生中,不乏有生病的学生,还有偷懒的学生,研究还表明,这一部分学生中,更多的是不喜欢体育,覺得体育枯燥乏味,缺乏新颖,每次上课都是那几项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很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
由此可知,体育项目枯燥乏味,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会渐渐的让更多的学生不想再上体育课,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尽管每次都要被动的去学习,但是,这与学生意识是相悖的,久而久之,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体育教学环境,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令人心生愉悦,好的体育设施却能激发学生想要触摸的欲望。要想学生自觉地锻炼身体,首先你得提供有利于学生锻炼的场地,以及相关的设备,并教会学生使用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这个器材所使用的原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去学习、去锻炼,这样既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例如,一个校园里没有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甚至是最基本的篮球场地都是破败不堪的,连操场都是又狭窄、还坑坑洼洼的。还有一些学校,体育课基本上变成“稍息、立正、解散、做游戏”等简单的项目,而单杠、双杠、乒乓球、篮球等已从体育课中被“开除”。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是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就连教师在教学中也会产生懈怠心理,可见体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三、推陈出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兴趣是很好的东西,感兴趣则会用心学,反之,亦然。现今体育教学模式下,如果硬件设施跟上了,而软件设施又落后,这不仅没有使得物尽其用,相反,还会适得其反。同样的道理,要想让学生学习体育,并爱上体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感兴趣了,学生才会自发主动的学习,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就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多方寻找适应当代学生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体育项目,从而更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因地制宜,制定中职体育教学方法
对于体育教学,有的地方学校教学资源是远远无法满足当下体育课程设计要求的,但这也不能成为学校不开展体育课的理由,因此,有的学校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来,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追求,以此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例如,身边就有这样的学校,校园很小,无法设置体育跑道,那么学校就可以把周边的通往学校的大道列入跑道,这样学生也可以跑跑步来锻炼身体,再如,有些地理位置不是特别好的学校,他们对篮球、乒乓球等的追求就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就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为学生制定出“跳沙坑”“三级跳”“青蛙跳”等体育项目,这些看似虽小的项目,其实对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不亚于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相反,这类学生在今后的体育事业发展中,发展得还很好。
简言之,国家应加强对中职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并找到一个适合的体育项目来锻炼自己,这样,不仅自身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泼;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对策[J];职业;2017年35期
[2]陈胜忠;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0期
[3]刘美桂,余国梅;浅谈基于中职学生个性特征的体育教学[J];职业;2016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