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琴
【关键词】 新课程;体育成绩;教育观念;反馈;激励;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4—0110—01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评价为主,重视终端评价,轻视过程评价,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制约了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曾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反馈和激励功能
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它自身不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把体育放入中高考体系只是为了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其实,在过去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本身也存在某些“应试教育”的倾向。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注重课程的育人功能,把体育学习评价作为有效手段,可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师制订评价标准,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运行情况最了解,他们在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过去我国就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从而造成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所培养的学生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社会的发展对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愈来愈强烈,我们的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这一要求又是一元化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所不能满足的。因此,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必然要多元化。
三、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国以往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成绩也能达到优秀,而有些学生“天分”较差,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依然无法及格,从而严重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了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在评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则不仅注意终结性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重视相对性评价。
1. 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体育课程中,定量评价比较适合于评定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但很难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合作精神等。因此,应该制定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以衡量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2. 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还应采用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绝对性评价是把冷冰冰的绝对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根据。这种简单、片面的评价势必导致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使分数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直接动力”,这样不利于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而相对性评价则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实现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方面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学生学习评價的主体只能是教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生只有参与考试的义务,却没有参与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价的机会,对所有的评价结果都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评价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笔者建议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然而,转换一下思维就会发现,如果体育教师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让他们学会自己主动地发现成绩与不足的话,一定会有助于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