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易出现的几种“跑偏”现象

2019-10-08 03:11李娜
甘肃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跑偏公开课现象

李娜

【关键词】 幼儿园;公开课;跑偏;现象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4—0045—01

公开课是每位教师教学展示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功底,传达自己的教学理念,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同时,授课者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总结、反思、提升,而观课者则能以此为镜反观自己,达到借鉴、吸收、提高的目的。

一、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或许是教师在备课时加大了所授内容的难度,或许是教师在好胜心和功利心的驱使下想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自己,或许是教师所选授课内容明显和幼儿已学知识脱节,而没有在课前做很好的铺垫,使得公开授课时,部分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过分主导课堂,导致课堂没有活力。幼儿不仅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成了“精彩课堂”的道具。

如,在一节主题为“四季”的中班语言课上,教师利用美丽的图画、轻柔的音乐、婉转的讲述迅速将幼儿的说话兴趣调动起来。幼儿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教师也很尊重幼儿,让他们大胆表达。可当教师发现幼儿谈“春天”用了将近10分钟时,她所做的最重要的改变是把本该幼儿的发言变成了自己的讲解,这也就彻底导致了幼儿主体地位的偏离。这时教师为什么不能根据教学实际积极调整授课内容,让“四季”变成“两季”甚至“一季”呢?反而要死搬硬套地将时间和空间一压再压呢?

二、偏移授课重点内容

课的类型、内容,幼儿的年龄、经验等共同决定了一节具体的课的重点内容。我们根据重点内容备课、上课,才能让幼儿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深入有效地体验。而一旦偏移重点内容,幼儿的理解和体验就会是浅层的、不持久或不深刻的,课堂也将会是低效的。

如,这是一节题为“玩沙”的中班游戏活动。活动前教师将几百斤干沙和湿沙分两块平整地铺到教室地面上,并做好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五种木质模具。这节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板块:第一个板块可称之为初步体验,教师首先让幼儿观察干沙和湿沙的不同,接着走上沙层通过踩、摸、捏等方式直观感受,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体验和发现;第二个板块可称之为感受特性,教师将幼儿按照五种不同的模具分为五组,每组5人,让他们分两次把干沙和湿沙装进平放在沙层上的模具中并且使劲压平整,然后轻轻去掉模具,最后观察并说说干沙堆和湿沙堆有何不同。教师在操作这两个板块时几乎是平均用时用力,导致所授重点内容“在玩中体会湿沙的可塑性”被冲淡,即没有真正做到在“玩”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而偏离了重点内容。对幼儿而言,他们没有玩出深刻的体验,也没有掌握沙子的特性。

三、改变了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为体验和游戏,这是由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的。体验重在积累知识,游戏旨在巩固知识。鉴于此,幼儿园课堂均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来设计,让他们能在做中思考,在做中获得真知。一旦改变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现实中,重在讲授的课堂、缺少体验的课堂和游戏低效的课堂已经成了幼儿园课堂的“三大顽症”。在公开课中,这样的课堂也并不少见。如,在一节题为“神奇的筷子”的小班公开课上,所有的幼儿坐得端端正正,教师在有趣的导入之后侃侃而谈筷子的作用、筷子在生活中能做哪些事,丝毫没有顾及眼前是一群刚满四岁的活蹦乱跳地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幼儿。在接下来的体验环节中,教师也只是让每位幼儿用筷子夹起各自小组四个碟子中的不同形状的食物,根本没让幼儿吃。如果筷子不能和“吃”建立起联系,那学习筷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还有什么意义?

综上所述,上好一节幼儿园公开課固然应该注意并解决好多问题,但使幼儿主体地位不偏离、使授课重点内容不偏移、使幼儿主要学习方式不改变无疑是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只要上课时心中有爱,坚持以“幼儿为主”,坚持循序渐进,坚持让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这样的课节节都能公开,堂堂必定精彩。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跑偏公开课现象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警惕去产能“跑偏”
奶源地建设“跑偏”了吗
猜谜语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