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欢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是重要的学科。由于学习内容较为枯燥,所以学生普遍存在抵触心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认知能力,实现信息化、科学化教育目标,适应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改革需求。本文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寻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策略。
【关键词】教育 思想政治 信息技术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58-01
随着现代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与创新,对于构建现代思想政治知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创新模式[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教育工具,对于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代入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探寻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创新模式,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中,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价值和意义来看,信息技术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由于思想政治知识相对较为枯燥,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实效性也不够高。在现在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不断提档升级,除了传统的多媒体教育外,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微课、思维导图、大数据等,都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呈现出新的教育发展特点。特别是现代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更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与局限,改变了传统教育格局,教师不仅仅可以利用实体课堂进行教育,同时也可以依托网络载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进行教育创新,引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提升综合教育效果。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前,必须对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的前提与关键,有助于提升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一)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思想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首要特点,由于学生思想不断丰富与多元,传统教育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很难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前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个性愈发鲜明,在學习中有更多的表达欲望和展示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如何在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秩序内激活学生个性,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教师教育思想亟待创新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信息化创新的积极意义,固守传统的教育思路,不注重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指引作用,导致课堂整体模式趋于老旧,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基于此,要想提升思想政治综合教育效果,必须从教育理念入手,革新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血液,进而实现教育创新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趣味性
从学生特点来看,现代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要求比较高。但是,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不注重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运用,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育,没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如何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趣味方式提升教育参与程度,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一)探索信息技术教育模式
通过信息化教育,可以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知识,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更早的接触思想政治实践知识,对于思想政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习理念、思想认知等问题,能够提早进行预演,解决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信息化教育能够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构建更加完整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通过布置信息化的教育任务,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几个知识点,有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能力。应用信息化教育模式,要注重教育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局限在课本之内,虽然有着较强的理论体系,但是无法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有很多困难。在组织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进行拓展,模拟很多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
(二)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索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要坚持“生本理念”的指导性地位,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大多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而且教育难度较高,很多教师都将精力放在了教育设计和教育指导上,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对较为被动,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教育设计,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释放和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同时通过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
在进行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时候,不仅仅要从学生身上下功夫,还要对教师锻炼提升加以重视,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而将知识有效教授给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综合教育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都拥有深厚的理论水平,但是由于没有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所以信息技术指导能力存在一定的短板,学校要鼓励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到网络教育工作体系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育综合水平,利用实践机会检验自身理论体系,并且不断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进行丰富和完善,提升综合实践教育水平,不断调整自身理论体系,更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需求,满足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需求。要充分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不能固守在传统的学习和锻炼体系中,要敢于突破传统,学习新的信息化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提升综合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进而实现教育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在构建信息化课程的大背景下,如何探寻科学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都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进而解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夯实学生基础,为学生将来深入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何源.浅谈信息技术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8(29):163.
[2]张丹绮.信息技术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7-18.
[3]郑兴刚,代金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学术研讨会述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