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施“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实现持续脱贫、本質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实地调研,实地了解,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榆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与思考
自2007年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历了试点先行、全面铺开、逐步规范三个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情况,在提高农民生产化经营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数量规模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96家,入社社员8288人。其中,脱贫攻坚农民专业合作社218家(贫困人口占比达到70%),占总数的21.9%。
二、产业规模
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笨鸡蛋、小米、小麻油、黑薯类、蔬菜、畜牧、粮食等多项特色产业。从产业分布看,种植业494家,占总数49.6%,其中粮食产业275家、蔬菜产业161家、其他58家;林业120家,占总数的12%;畜牧业240家,占总数24.1%,其中:生猪产业49家、奶业1家、肉牛羊产业25家;渔业4家、服务业24家,占总数2.4%。总体上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占比达到85.7%,符合农业大县的实际。
三、主要类型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龙头带动型、服务营销型、股份合作型、集体资金参股型四种类型为主,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总结借鉴。
1.龙头带动型。该模式是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与管理,农民提供场地、劳动力和其它资源,实行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实现农产品综合开发和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民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获得稳定销售渠道。较为典型的是榆社县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是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8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榆社最早组建成立的合作社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创建了五福小杂粮公司,拥有东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河峪、云竹、西马等多个种植基地,社员由最初的30余户发展到96户,带动农户1650户。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盈余返还“四统一、一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并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开展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科研+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带动群众增收。
2.服务营销型。这种模式多数由各种能人牵头组建,为农户统一提供优良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采用标准化生产,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订单营销,共同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这是全县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发展最好的是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社,多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但这类合作社注册资金多数在10万元左右,吸收社员在20人以内,特别是部分合作社没有基地,分户经营,组织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经营效果不太好,带动作用发挥不强,发展现状欠佳。
3.股份合作型。该模式按资入股、以劳折股的方式成立经济实体,其经营利润按投资、投劳多少进行分配,实现贫困人口多元化增收。较为典型的是榆社县众鑫富岚农林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在岚峪乡政府和县农经办指导下成立,统筹利用2016年下达的120万元扶贫资金6个贫困村5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每户500元标准量化入股成立。合作社主要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小米、杂粮为主,实施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对贫困户进行资金、技术、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帮扶,不仅增强了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而且入社社员可获得本金返还、流转土地收入、生产补贴、市场风险补贴、销售收入等“五金”收入,实现增收和增技“双提升”。同时,合作社加强与招商引资企业新疆“西琳鸟”商贸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一头对接企业、市场,一头联系群众、生产,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促农增收,共同发展。
4.集体扶贫资金参股型。该模式由村集体利用扶贫资金参股合作社,与合作社社员同等参与盈余返还(分红),所得分红上交村集体后对全村贫困户分配;如西马乡田家沟村由村两委研究,经乡镇府批准,于2018年10月将15.65万元入股榆社县田家沟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占股51%;其余本村14户贫困户以扶贫补助资金量化入股共计15万元,占股49%。该合作社由村委主任常晋明领办,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贫困户如期增收脱贫。
四、发展成效
1.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全县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带动形成了北寨乡水磨头村(蔬菜)、西马乡更修村(蔬菜)、河峪乡前庄村(酥梨)、箕城镇桑树沟村(养猪)等一批种植养殖专业村,助推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开展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统一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规范生产标准,提升了特色产品的安全化水平。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对参与农户实行统一供应、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监管、统一培训的“六统一”管理服务,并科学制订生产技术标准,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商标注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地理标志申请等活动,着力打造品牌优势,增强发展活力。目前,河峪小米、石勒小麻油、花茂蜂蜜、大垴农副产品、云翠源、欣绿洲等合作社拥有上述认证和商标或品牌,合作社已成为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力军,我县农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培养新型农民,提升了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水平。开展培训和交流是农民学技术、增素质的重要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更新步伐。通过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不仅提高了入社社员的种养水平,而且培养造就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存在问题
合作社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可以概括为“两小”、“四弱”。
“两小”:一是经济总量占全县经济份额“小”。全县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收入在全县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二是规模“小”。我县合作社虽然总体数量大,但平均每家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不足20人,而且覆盖产业大多处于农产品生产初级阶段,加工程度不高,精深加工更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还没有形成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带动效益不够明显。
“四弱”:一是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遭受突发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就难以恢复元气;二是整体素质较“弱”。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领头人”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懂经营、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能人”不多。合作社成员知识结构普遍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有待进一步充实、提高。三是辐射带动力较“弱”。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内容不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生产资料购买发票等原始单据收集不全、保管不善,生产经营成本难以核算,财务收支难以公开,或不能完整反映合作社的整体经营情况;四是经济实力较“弱”。有极少数农民合作社的资金来源是上级项目资金投入的,资产少,效益也不高。融资时抵押资产缺乏,银行贷款时出现担保难的问题,导致合作社流动资金不足,发展壮大后劲不足。
六、建议和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要紧紧依托当地潜力大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组织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利益机制的改进和提升,逐步构建“专业合作社企业化、入社社员职业化、所得报酬工资化”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实现持续发展,稳定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1.加强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全省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提出“五有”要求,其中“一有”就是村有合作社,这充分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在产业扶贫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对运营正常的,要按照管理规范、财务规范、服务规范、分配规范“四个规范”的要求进行规范指导;对发展潜力较大的,要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率先建设一批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决策民主、经营有方、效益突出、分配合理的典型示范社,增强引领带动能力;对长期不开展生產服务的,有关部门应取消项目扶持。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整改提升,真正实现“村有合作社”的目标,真正发挥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2.完善市场化体系。资金方面,既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又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更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租赁、转包、委托流转、转让等形式入社发展,克服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局限性,解决其它组织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积极帮助合作社以土地担保等方式,切实解决融资难题。营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电商平台,掌握信息,对接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管理方面,通过指导帮扶等措施,实现合作社企业化管理,以科学有效管理提升发展水平。
3.提升职业化水平。要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入社社员的能力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政府买单、群众学习”的政策优势,通过定期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观摩等方式,不断提高“带头人”的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努力培育一批善经营、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