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
摘 要: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紧跟时代,大力优化一些有特色的专业,同时,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高标准的社会人才。高校应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该行业高级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采用模块式教学,始终围绕最终培养目标,大力突出行业特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全面构建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如何构建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管理体系,为机电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教学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机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扩张,社会的需求导致机电一体化专业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积极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并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大量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 明确构建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的目标和思路
构建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设置这一专业的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培养思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在社会上需求量大而且实际操作要求高,因而针对这一专业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即坚持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为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培养思路则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快速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如面向中国的经济趋势,依托地区特色以及重点优秀企业,建立校企共赢合作战略,全面推行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方针,企业可将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标准融入学生的教学大纲和具体课程中,按需量身打造核心课程体系,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根据当下社会实际发展,结合企业平台,安排优秀的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中,进行回炉再学习,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培养一批真正高水平、高要求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正确、积极的引导[1]。另外,现阶段,很多校企合作专业,特别是实操性较强的学科,都会有相应的实操技能考核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很多企业创办了实习集训基地,将教学、培训、科研以及学生的创新活动集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学校的科研教学,也有利于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促进三方发展。
2 实施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教学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2.1 紧跟社会需求,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大力开展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产生。所谓的机电一体化主要包括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主要是通过运用相应的技术如微电子、信息和控制技术将机械的结构简单化,从而强化机械功能和性能。首先,学校应结合目前社会发展以及实际需求情况,明确传统机械和自动控制的人才培养的区别。其次,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要强调机与电的接口作用,加强学生掌握企业现代化机电相应设备的操作、调试和应用,达到能够完全胜任机电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目的。最后,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联系,结合企业实际人才评价标准来对学生制定要求和计划。开设有关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站,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让教师进行有效的、实战性较强的教学,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的需求非常贴切,摆脱了传统枯燥无味的纯理论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和进步,进一步推动整个教研工作的发展。
2.2 全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理论和技能过硬的高质量教学团队
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不仅体现在取得技能等级资格证书上,更关键的是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和参与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结合社会企业发展的情况,多进行外出考察和实地培训学习,可参与企业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验。教师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这将对其展开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了解当下行业的现状,不断地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积极地掌握自动化前沿技术,校方加强重视,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2.3 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训中心齐发展,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教学管理体系
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也终究是纸上谈兵,具备实操技能才是最终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因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实操技能的培训,积极地拓展渠道,吸引优秀的企业或公司来校考察,商讨合作共赢的校企模式[2]。对内积极打造实训中心,引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培训优秀的教师人才。对外,与企业签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彼此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操作场所。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全面性的社会有用人才。同时,还要结合日常教学理论知识,在校内成立相应的实训中心,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积极建立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组态技术、步进伺服技术等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实训中心,能够让师生真实感受工厂自动化现场的实际加工过程,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及其自动化等专项技能的实训,还能促进师生进行科研、创新等活动,进而反过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4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做”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本特点,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实训中心,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理论与实操并重。教師可结合课程内容安排授课,对于需要实操验证的内容,可以安排在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一边讲课,一边演示,并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掌握实质内容,从而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共同掌握的目的。这种现场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根据专业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操作技能与职业标准加以关注和重视,对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将有很大的帮助。如将CAD绘图员考证、维修电工、PLC设计师等职业资格标准和所学专业的教学大纲相结合[3],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注入一些实操性要求和标准化考核,革新教学方法和实训手段,促进教、学、做共同提升,使学生在校掌握的知识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与社会不脱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5 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特色机电一体化专业网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现如今,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教学资源的获取,学生除了通过书本以及教师传授获取相应的知识,还能够通过各大网站、新闻、图片以及视频等获取相关的知识。机电一体化专业要结合这个新时代的特征,把握好信息化的优势,积极创建相应的专业网站,将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的教学资源在网站上建立健全,不仅包括相应的课程、实操步骤视频,还包括电子教案以及习题库、教学视频、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4]。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构建具有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以及社会企业的共同合作和支持,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创新型的教学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高技术含量、全面系统理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才能真正满足机械行业的实际职能岗位需求,推动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碧俊,刘奎武.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色机电专业发展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8(16):18-22.
[2]黄继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农机,2017(8):209.
[3]唐超.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衔接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4]吴海燕.威海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管理浅谈[J].才智,2018(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