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耕
2019年初,李行健先生及其编写团队向广大读者贡献了一部特色鲜明、实用方便的新型语文工具书《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语文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以下简称《词典》)。这是李先生及其团队几十年来专注编纂的规范型语文工具书的集大成之作,集中体现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2004年联合出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一系列成果的创新特色——突出应用,突出规范,全力服务读者,帮助读者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鲜明地表隋达意,尤其有助于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语言能力。
这些专注和努力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步的。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语言文字在繁荣发展的同时,面临规范化、标准化的迫切需求。李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语文工具书必须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阵地,必须贴近生活来发挥指导作用。他提出了编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设想,得到吕叔湘先生的热隋肯定。为表示全力支持,吕先生为正在编写中的词典提前撰写了序言。李先生不负重托,团结一批语言学界同人,十年磨一剑,于21世纪最初几年陆续编成了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核心的一系列规范型语文工具书。而后又经过多年的总结,提炼出读者应用最需要的内容,发挥原有特色,进一步创新,打造出这一部《詞典》。本文简略介绍这一系列规范型语文工具书,特别是《词典》的创新特色。
第一,收字、收词具有通用性与规范性。
这一系列工具书收字、收词都严格依据国家公布的各项语言文字标准。《词典》严格遵照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了该表确定的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作为字头。此表是以国家法规形式公布的,是语言文字学界集体研究成果的结晶,最能反映当代汉字的通用情况。按照此表收字,无疑最为规范、最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由此可见,《词典》正是国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具体体现与实际运用。
在8105个字头下收录的近4万条常见、常用词语,最能反映当今汉语词汇库的实际情况。此外,《词典》还严格遵照教育部、国家语委2001年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来处理所收录的338组存在异形的词条,并一一加以提示。例如第1439页:
【战果】……《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已确定“战粟”为规范词形,不要写作“颤栗”。
对该表尚未收录,有待整理规范的一大批常见异形词,也同样遵照该表确定的整理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一一作出提示,向读者进行推荐,让读者正确取舍。例如第131页:
【撤销】……不宜写作“撤消”。
这样,就把李行健先生主持的国家语委异形词研究课题组自1992年一2001年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和《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中的精华都收纳于《词典》中,使其兼具二者的功能,无疑有益于澄清许多词形混用的现象,有益于为广大群众解疑释惑,找到正确书写的可靠依据。
第二,《词典》对多音字字头的处理颇具特色。
为了方便读者,《词典》在每个多音字字头之后先列出此字全部读音,使读者一眼望去就有了鲜明印象,后面分项注音、释义,词条也按顺序全数列出。例如第756页“糜”字头:
糜mi/mei 17画麻部半包围
这样字头、注音、释义、词条一目了然,全部呈现于读者面前,系统分明,条绪井然,方便查阅、掌握。《词典》的所有多音字字头就这样组成了“汉字多音字表”,而且加以细化,方便实际应用。
第三,《词典》每个字头后的提示使之具备了“规范字典”的功能。
《词典》于每个字头后的显著位置标明笔画数、所属部首和字体结构,指导读者正确书写(例见上文中的“糜”字字头),对每个字头的读音、写法给予提示,这就使之具备了“规范字典”的功能,成为《词典》一大亮色。
第四,《词典》收录的词条,凡有同义词、反义词的,均列于释义之后,以方便读者。
例如第772页:
【明示】……(同)昭示宣示表明(反)暗示
这就等于兼有了“现代汉语同义、反义词词表”的功能。李先生这些年主编了多部有关同义词、反义词的工具书,这些成果如今集中到了《词典》里,实现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目标。
第五,《词典》创立了字头后详列该字组词情况的体例。
例如第772~773页“鸣”字头后:
鸣鞭 鸣禽 鸣哨 鸣啭 鸣奏
百家争鸣 孤掌难鸣
其中分为以该字为首字的词语、不以该字为首字的词语两大类,分别用空心圆与实心圆标明。
这一做法极具创新意义,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由该字组成的一系列词语,为扩大读者词汇量提供了方便。多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部《常用构词字典》,此成果一直鲜为人知,而李先生独具慧眼,深深了解它对扩大读者词汇量的巨大意义,欣然予以吸收,使之成为《词典》又一大亮色。
第六,《词典》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提示”和“辨析”,让读者将字、词的应用具体化、细化、规范化。
在语文工具书中设置“提示”“辨析”等,是体现“应用”和“规范”的有效方法。对此,李先生早已在他主编的所有工具书中成功地运用。这次为使《词典》更好地发挥“应用”和“规范”的功能,他的团队将这一方法做到了极致。翻开《词典》,几乎每页都能看到这些精彩的“插曲”,一页之中常常多至五六条。
“提示”皆以手形符号标示于前。这些提示,有的防止读者把字读错,例如第56页“鄙”字字头释义后注:
统读bi,不读bi。
有的防止读者把字写错,例如第56页“币”字字头释义后注:
第一画是撇(ノ),不是横(一)。
有的区分形近字,例如第131页“撤”字字头释义后注:
跟“撒(sa)”不同。
有的防止读者用错字,例如第175页“词汇”条下注:
不宜写作“辞汇”。
有的分析不同读音,例如第709页“流血”条下注:
口语中也读liu xie,如“鼻子流血了”。
有的为防止读者随意简化,例如第131页“澈”字字头释义后注:
不能简化成“沏(qi)”。
有的为帮助读者避免词语混淆,例如第211页“单纯词”条下注:
跟“单音词”不同。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同义词的辨析。这类辨析在《词典》中共有900多条,相当于包含了一部“同义词辨析词典”。这些辨析都相当简明而精到,富有启发性。例如第283页:
【躲避一逃避一回避】都指不愿接触、有意避开。“躲避”着重于躲藏、躲开,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躲避野兽”“躲避敌人”;“逃避”着重于逃离,避免接触,如“逃避检查”;“回避”着重于避开,不直接接触,如“我们不能回避矛盾”。
第七,《附录》配合正文,紧密呼应。
《词典》在《附录》部分收录有关语言文字应用规范方面的内容比一般的词典丰富。尤其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总目录《常用语言文字法律及规范标准》,全面列出1955年~2013年国家各有关部门公布的法律法规,然后对内容比较专业,适合专门研究者、教师使用的文件进行摘录或概括,选出适合一般读者使用的内容作为专篇,如《汉字笔画名称简介》《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等,这些都是对正文中有关内容的总结和扩展,便于读者互相参照。这样的处理,使《附录》真正助力正文强调的“应用”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