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教学要点解读

2019-10-08 06:30谢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料语文课程写字

谢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也是语文课程发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一部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希尔斯曾经说过:“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近来笔者重新审视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尤其对1936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点”饶有兴趣,试解读之。该课程标准对教学要点的建议,合理吸收当时国内外优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因其较成熟而成为后面课程标准的典范。下面主要对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话、读书、作文、写字四个方面的教学要点进行解读。

一、说话教学要点

这里的说话教学类似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但又有不同,说话教学侧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说话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儿童练习国语,熟谙国语的语气语调和拟势作用,养成其正确的听力和发表力,注重生活性和恰当表达。口语交际教学侧重于运用语言文字与他人交流沟通,更具交际性和实用性。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说话的教学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预编语言训练的案例

教师应预编语言训练的案例,主要是组织语言训练的语料。语料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组织的演进语料。教师可以设计多套演进语料,每套要有一个题目,提供的语料应简单易懂,不能过于繁杂,要让学生觉得容易看、容易做,而且句子不能太多。演进语料在训练学生说话能力上起到的是“引子”的作用,也就是创设一个话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正确、流利、自信地表达。第二种是会话的语料。会话是指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会话的语料要有趣,设置的题目也要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种是故事的语料。讲故事是训练学生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选择的故事语料要富有儿童文学趣味性。

2.注意说话的完整和姿势的活泼自然

说话的完整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说话清晰、完整,不吞吞吐吐、表达不清,指导儿童练习国语,熟谙国语的语气语调和拟势作用。毕竟说话不仅仅是用口说,还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当然,达到这些目的的前提是让学生熟悉问答的规则。

3.先学听,再学说

会听、听得明白是会说的基础。有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会听往往比会说更重要。重视生活中日常谈话的耳听口说,是能顺利交际的重要条件。这也是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养成学生正确的听力和发表力”的体现。用于听说训练的教材内容应丰富多样,且教材之间应有所关联。

4.注意儿童语和成人语的区别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往往无意识地使用成人的交际规则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也是当下口语交际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就好比儿童文学和其他文学的区别一样,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成人之间的听和说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所准备的听说训练材料偏“成人化”,往往造成学生对口语交际兴趣不高。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到这个问题,对当今的口语交际教学仍有现实意义。

5.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说话教学不是简单地读读所准备的材料,而是结合表演、实物、图片、动作、说明、翻译等,自然、生动地把话说清楚。

二、读书教学要点

这里的读书教学类似于我們今天所说的阅读教学。读书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儿童由环境事物和当前的活动,认识基本文字,获得自动读书的基本能力,进而欣赏儿童文学,以开拓其阅读的能力和兴趣,从阅读有关国家民族等的文艺中,激发其救国图存的意识和情绪。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对读书教学要点的建议独具特色,对今天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特定的条件下可不用语文教科书

不使用语文教科书这一点足以让教师咋舌,大家可能要问:如果没有教科书该怎么上课?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在没有特定教科书的情形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程序的建议值得思考。“低年级开始,从环境和季节的单元活动人手,在观察、动作、谈话的时候,就实物、动作、图画等得到的观念里,抽出主要的词和语句来,做儿童学习的材料,进而加以练习”。也就是说,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并结合环境和季节,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语料,这是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体现。过段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反复故事”和普通读物,阅读的数量和难度逐渐增加,重点培养学生自由阅读的兴趣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2.注重发挥注音符号在早期阅读中的作用

在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注音符号的学习和使用,首先是建议先教注音符号,再教汉字。这点与当下汉语拼音的教学相同。其次,不建议开始就教各个符号的形和音,而是从用注音符号写成的完整语句人手,等学生熟悉了完整语句后,再分析辨认各个符号的形和音,也就是采用从整体认读到局部分析的教学方式。最后,引导学生多练习,教学时多用游戏法和直观教具。

3.阅读教学要注重整体感知

“读书教学,须先全体的概览而后局部的分析,先内容的吸取而后形式的探求,先理解而后记忆”,这是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提出的一条教学建议。阅读教学中注重整体感知、从内容人手、注重理解等,都是当下语文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建议上体现“整体感知”,注重从内容人手,最终落实到写作上。“读书教学的顺序如下:概览全文,将生字难语弄个明白;分段阅读解答;了解全文;摘要表述(即写纲领,作报告或笔记心得等)”。无论是概览全文还是了解全文,旨在先整体感知内容,而后探讨文章形式。当然,整体感知并非适合所有的文章,主要针对“想象性的普通文、实用文、诗歌等”。此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想象和表演,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艺材料的教学,须多方补充想象,并随机设计表演,把内容情景显露无遗,使儿童充分欣赏。

4.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精读和略读

精读和略读是针对现实的普通文、实用文来说的。每周除了精读外,教师还应定时指导学生略读,略读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精读侧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略读主要训练学生准确地获取信息和扩大阅读量。对于如何推荐略读的图书,又该推荐什么样的图书,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建议,“略读的图书,须欣赏的、实用的、参考的三项并重,但依年级而异其分量”。在阅读方法教学上,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阶段作了区分,详见表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和默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对于各年级朗读和默读应分别占多大比重,部分教师并不是很清楚,而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明确说明。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个年级朗读和默读的占比作了明确的划分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朗读主要体现在低、中年级,默读主要体现在中、高年级。低年级重视朗读的原因在于,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中、高年级重视默读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扩大阅读量,并提高自主读书的能力。

5.背诵与课外阅读

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的要求是“不得动辄责令儿童背诵全文或一大段”,而建议借助“生字练习卡片”反复练习或者讲解文字的构成意义加深理解。必要时可以指导简单的文法,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作读书报告。同时提出,课外阅读读物的选择,要与课内阅读教材相适应或者相互补充,而且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一样需要考核。这是我们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没有的。另外,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写读书笔记。

6.明确文体说明及比例

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上都对教材中的各种文体和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多数文体作出了释义,详见表2。

三、作文教学要点

作文教学类似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话教学和习作教学,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儿童体会字句的用法,篇章的结构,实用文的格式,习作普通文和实用文,养成其发表情意的能力”。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要点颇具特色且切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1.注重学生作文内容的价值

无论是口述作文教学还是书面作文教学,都要注重作文内容的价值,而不仅仅着重于语言文字形式的练习。比如评价学生口述作文时,教师除了点评学生说得流畅不流畅,用词恰当不恰当之外,还应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所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说写结合,先说后写

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对于同一题材或材料,可先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比如引导学生演讲等,然后进行写作教学,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展示、交流。

3.中低年级作文的指导各有侧重

低年级作文的指导可多用“助作法”,中年级可多用“共作法”。所谓“助作法”是指“出题之后,用问答体诱导之,启发之,整理其既有之旧观念,补助某未有之新思想,使内容圆满,形式整齐。若用绘画标本实物等,尤适于此法”。所谓“共作法”是指“出题之后,使全级儿童,共同构成一文,互相商榷,互相考究,以达到完善为度。或分为优中劣三组,各作一篇,以发挥其固有之能力,尤为适切”。

4.基于学生立场的作文命题方式

一方面是命题的方法,利用机会命题,由学生命题,多出题目以备选择。另一方面是命题的性质,贴近学生生活的,便于学生发挥的,富有趣味性的。这点值得当下写作教学借鉴,如今的小学生写作文,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材料以及试题中的作文命题,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作文命题方式,或许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切入点。

5.循序渐进的作文修改

第一,批改作文,打分应认真谨慎。“应多保留学生本意”,这是尊重学生的努力。第二,提供学生之间互相批改或讨论研究的机会,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第三,教会高年级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第四,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应多采用个别指导,对于较大的错误,可将其容易错误的文法句法,采用听写法、仿作法等加以充分练习。第五,找准时机进行文法语法指导。此外,写作指导时,可提供作文范例。作为范例的作文应思想正确、层次清楚、格式恰当,以普通文和实用文为主。

四、写字教学要点

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字教学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不同。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教学的内容放入说话教学,写字教学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汉字书法的训练,写字教学目标为“指导儿童习写范字和应用文字,养成其正确、敏捷的书写能力”。把自己的母语汉字当作一门艺术来欣赏和练习,本身就蕴含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因素。

1.写字材料的选择

对于写字材料的选择,在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或意见,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要点中建议“初学应采习用的字、易误的字。其自由写或速写的练习,应组成有意义的句子,以减少机械的作用。字体,得充分用简体字,以求简易迅速”。第一,选择平常使用频率高的字和易错字作为写字教学的主要材料。第二,不建议机械地、单独地教学生写字,应在有意义的句子里学写字,学写字不仅要学会写,也要学会用。第三,以简体字为主,对于刚开始学习写字的学生来说显得更加重要。第四,写字材料中字体以中楷为最佳,而且最好是书法字体。这对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等,教科书的内容都是书法家写好编排的。

2.重视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的姿势,工具的应用,桌椅的排列,以及字的筆顺、结构、位置等,开始的时候,就应当严密注意指导,不得懈怠”。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关注写字的姿势和字的笔顺、结构等,但对写字工具、桌椅的排列没有明确的建议。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对毛笔的选择、执笔方法,如何使用毛笔及砚、墨的选择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和指导。这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忽视的。当今的学生很少使用毛笔书写,也少有人指导,或许这是当今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写字水平极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3.循序渐进的写字训练体系

第一,初学写字,从摹写开始,以便学习执笔的方法。第二,在写字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分组进行写字指导。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多采用合于儿童个性的范本指导儿童临摹”。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中,除了指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第三,“写字教学的时间支配,应采用‘分布练习的原则(就是每周次数多,时间少……)”,也就是不建议集中一大段时间来进行写字练习。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另一方面,交叉学习或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字的水平。第四,引导学生观摩写字好的教师和学生写字的动作,以便指导改进。第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写字比赛活动。

总之,通过对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要点的解读,对比当下的语文教学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有几点对当下语文教学以及探讨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理念上有借鉴意义,比如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注意“成人语”与“儿童语”的区别及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尤其重要的是,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点,既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内容,是基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建构的,为语文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构成模式和语文学习中“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具体落实“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有效路径,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语料语文课程写字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学写字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写字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写字大课堂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