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优质高产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2019-10-08 06:22卓芳梅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成穗率中稻穗长

卓芳梅

(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尤溪3651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稻米市场转向优质化,为了提高尤溪县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种粮效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2018年引进内6优673、广8优673、川优673、Ⅱ优673等4个米质较优的中稻新品种,以汕优63、宜优673为对照,在尤溪县梅仙镇下保村进行中稻对比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中稻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新品种4个:Ⅱ优673、内6优673、广8优 673、川优 673,以汕优 63(CK1)、宜优 673(CK2)为对照。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置在梅仙镇下保村,面积680 m2。地理位置北纬 26°31′748″,东经 118°20′748″,海拔140 m。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系统完善。

1.3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3.12 m2,株行距20 cm×20 cm,宽插16丛、长插33丛,计528丛。所有供试品种同期播种、同期移栽,栽培措施按当地中稻高产栽培方案实施。

1.4 栽培管理

2018年5月25日播种,采用湿润育秧,覆盖防虫网防稻飞虱传病毒,防南方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的为害,1叶1心期喷施300 mg/L多效唑促分蘖高壮秧。6月15日插秧,采用厢畦式栽培,丛插2粒谷壮秧促进分蘖,严把“三带一浅插”插秧质量关,加强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6月13日每667m2施尿素10 kg、氯化钾10 kg作基肥;插秧后7 d每667m2施水稻专用肥35 kg作分蘖肥;7月16日每667m2施氯化钾复合肥(N-P2O5-K2O=16-16-16)15 kg作促花肥;7月26日每667m2施氯化钾复合肥(N-P2O5-K2O=16-16-16)5 kg作保粒肥;全季总施肥量控制在N 12 kg、P2O54.95 kg、K2O 12 kg,其比例为1∶0.4125∶1。科学水管:实施插秧时寸水护苗,返青后灌浅水促分蘖,丛均分蘖达10本时,即7月9日排水烤田;孕穗期间保持田面湿润,水层扬花,干湿交替灌浆到成熟,实现根多秆壮、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创高产。综合防治(4虫3病):秧田在插前根据县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深入田间调查各种病虫的发生动态,防治一次稻飞虱、二化螟。本田第1次6月22日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分蘖初期);第2次7月6日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第3次7月26日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白背飞虱(幼穗分化初期);第4次8月16日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粘虫、稻曲病、穗颈瘟(幼穗分化Ⅷ期),各种病虫害选择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各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列于表1,并对实割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2)。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内6优673产量最高,每667m2达651.6 kg,比汕优63(CK1)增产111.6 kg、增幅20.67%,比宜优673(CK2)增产65.0 kg、增幅11.08%,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产量第2位的是川优673,每667m2达644.8 kg,比汕优63(CK1)增产104.9 kg、增幅19.42%,比宜优 673(CK2)增产 58.3 kg、增幅 9.9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产量第3位的是广8优673,每667m2达629.4 kg,比汕优63(CK1)增产89.4 kg、增幅16.56%,比宜优673(CK2)增产42.8 kg、增幅7.3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产量第4位的是Ⅱ优673,每667m2达612.4 kg,比汕优63(CK1)增产72.4 kg、增幅13.41%,达极显著水平,比宜优673(CK2)增产25.8 kg、增幅4.4%,达显著水平。

表1 各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表2 实割产量方差分析

2.2 生育期

从表3可见,各品种全生育期在122~129 d。其中宜优673(CK2)的全生育期最长为129 d,汕优63(CK1)全生育期最短为122 d;Ⅱ优673、内6优673和川优673生育期比汕优63(CK1)长5~6 d、比宜优673(CK2)短1~2 d;广8优673全生育期125 d,比汕优63(CK1)长3 d、比宜优673(CK2)短 4 d。

表3 各品种分蘖动态及生育期表现

2.3 主要农艺性状

株高与穗长:各品种的株高为131.5~144.4 cm;其中宜优673最高为144.4 cm,其次Ⅱ优673为143.7 cm,内6优673、川优673株高分别居中等水平,广8优673最矮为131.5 cm。所有供试品种穗长在23.7~29.6 cm,最长的是宜优673为29.6 cm,内6优673、Ⅱ优673的穗长居中等水平,最短的是广8优673为23.7 cm(表4)。

分蘖成穗率:供试品种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分别在23.2~31.8苗/丛和12.7~13.9穗/丛。其中广8优673的最高苗数最多为31.8苗/丛,内6优673、川优673的苗数居中等水平,宜优673的最高苗数最少。内6优673和广8优673有效穗数最多为13.9穗/丛,宜优673有效穗数最少。供试品种成穗率在43.71%~56.97%,其中内6优673的成穗率最高,其次Ⅱ优673为56.54%,川优673的成穗率居中等水平,广8优673的成穗率最低(表4)。

每穗实粒数:穗实粒数较多的品种有广8优673、内6优673、Ⅱ优673、川优673分别比汕优63 (CK1) 多33.2、17.7、15.3、12.1粒,比宜优673(CK2)多 24.7、9.2、6.8、3.6 粒(表 1)。

结实率:供试品种结实率在81.69%~85.68%,其中内6优673的结实率最高为85.68%,比汕优63(CK1)高2.32百分点,其次广8优673为85.54%,比汕优63高2.18百分点,Ⅱ优673、川优673的结实率与汕优63相当。所有供试品种结实率均略高于宜优673(CK2)(表1)。

千粒重:供试品种千粒重最重的是宜优673为31.20 g,最轻的是广8优673仅为24.56 g(表1)。

2.4 其他农艺性状

供试品种一致表现为株型紧凑适中,剑叶直立、剑叶长37.1~51.1 cm,剑叶宽2.2~2.4 cm。其中内6优673、广8优673、川优673抗倒性均为中等,Ⅱ优673、宜优673抗倒性为弱,汕优63抗倒性为一般。各品种在田间均未发现稻瘟病。广8优673米质优,内6优673、川优673、宜优673米质较优,汕优63、Ⅱ优673米质中等。各品种成熟期转色好(表 4)。

3 结论

3.1 内6优673

供试新品种内6优673株型紧凑,剑叶挺直,病虫害较轻,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丛有效穗为13.9穗/丛,成穗率56.97%,穗长26.7 cm,穗总粒数127.5粒,穗实粒数109.1粒,结实率85.68%,千粒重29.03 g,全生育期127 d,每667m2产量651.6 kg,列供试品种第1位。

3.2 川优673

川优673株型紧凑,剑叶直立,病虫害较轻,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丛有效穗13.4穗/丛,成穗率54.25%,穗长25.2 cm,穗总粒数122.1粒,穗实粒数103.5粒,结实率84.80%,千粒重30.69 g,全生育期128 d,每667m2产量644.8 kg,列供试品种第2位。

表4 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 广8优673

广8优673株型适中,剑叶直立,病虫害较轻,熟期转色好,米质优,丛有效穗13.9穗/丛,成穗率43.71%,穗长23.7 cm,穗总粒数145.8粒,穗实粒数124.6粒,结实率85.54%,千粒重24.56 g,全生育期125 d,每667m2产量629.4 kg,列供试品种第3位。

以上3个供试新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各项性状表现均较为突出,综合评价良好,适宜尤溪县作为中稻品种种植,建议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猜你喜欢
成穗率中稻穗长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华粳6号水稻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