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平,肖叶青,尤光熙,陈大洲,高代守,胡兰香,林建生,罗世友
(1.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7;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赣州341000)
赣优671系宁德市农科所选育恢复系亚恢671与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赣香A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03),表现群体整齐、产量高、稳产性好、熟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
1997年晚季在宁德市农科所利用多系1号为母本,亚恢420为父本,杂交配组收20粒种子,1997年冬在海南种植F1,田间编号为R26,观察苗期分蘖强,叶色浓绿,成熟时转色好,混收F1种子,1998年晚季在福安溪柄种植F2,田间编号为RH78,1998年冬季在海南种植F3,田间编号为FH58,1999年晚季在福安溪柄种植F4,田间编号为RH193,1999年冬在海南种植F5,编号为RH356,从中用龙特甫A测交2个单株,RH356-2t,2000年晚季在宁德市农科所种植F6,编号为RH671,对应杂种编号T96,观察T96,表现株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优势强,并取样考种测产定名为特优671(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观察对应父本RH671基本稳定,取样考种,混收株系,并定名为亚恢671[1]。2009年冬在海南引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赣香A(2009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宁德市农科所选育的亚恢671测交配组,2010年在德市农科所中稻区试种表现优势强、植株粗壮、穗大粒多,取样考种,组合暂定名为赣优671(选育系谱见图1)。2010—2011年在海南少量试制。
2011年在宁德市农科所中稻区三重复品比。平均每667m2产量628.58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6.56 kg,增产8%,居第2位。
2012年福建省中稻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614.48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37.68 kg,增产6.53%,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66.7%,居第3位;2013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613.88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45.78 kg,增产8.0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6位,增产点率87.5%。2 a平均每667m2产量614.18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1.73 kg,增产7.30%。201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620.69 kg,比对照Ⅱ优明86增37.87 kg,增产6.50%。
图1 赣优671的选育过程
赣优671属基本营养型,作中稻全生育期141.7 d,比Ⅱ优明86(CK)长1.4 d,
赣优671每667m2有效穗12.6万,株高135.0 cm,穗长26.1 cm,每穗总粒数182.2粒,结实率91.72%,千粒重32.7 g。
2012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抗(R)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抗菌株率95.00%,表现抗(R)稻瘟病;2013年田间鉴定表现抗(R)叶稻瘟,中抗(MR)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抗菌株率95.24%,表现抗(R)稻瘟病;2 a综合评价为中抗(MR)稻瘟病。
2013年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1.2%,精米率73.1%,整精米率24.7%,粒长7.2 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36%,垩白度6.2%,透明度2级,碱消值5.9级,胶稠度61 mm,直链淀粉含量19.7%。
赣优671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宜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播种前晒种并用强氯精浸种,育秧方式湿润育秧,每667m2秧田播种量15 kg,稀播、匀播,以利培育带蘖壮秧,2叶1心时秧田每667m2施用5 kg尿素作断奶肥,促分蘖,培育带蘖2个以上的壮秧。移栽前7 d施送嫁肥,每667m2用尿素5 kg,并做到带药下田,每667m2用农药联苯菊酯和扑虱灵各0.25 kg对水喷施,防治稻蓟马、二化螟、飞虱等秧田虫害。
赣优671分蘖力较强,移栽秧龄宜在30 d以内,移栽株行距以23 cm×23 cm为宜,丛插2粒谷秧,每667m2插足1.25万丛,栽植时应匀棵浅插,提高插秧质量。
在水分管理上:宜采取浅水栽插,深水护苗返青,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够苗及时烤田。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阶段干湿交替,成熟收割前7 d断水,忌断水过早,影响谷粒充实度。在肥料管理上: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一般每667m2总施氮量在12 kg左右,N、P2O5、K2O质量比例为1∶0.5∶0.7。掌握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5∶3∶2。
赣优671中抗稻瘟病,抗瘟性较好,应注重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测报和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增产丰收。
福建闽东地区要求制种田花期安排在9月上中旬较好,父本亚恢671于5月上中旬播种,Ⅰ期父本与Ⅱ期父本间隔7~8 d,母本与Ⅰ期时差安排30 d。海南藤桥制种花期安排在4月初为宜,父本亚恢671于12月上中旬播种,Ⅰ期父本与Ⅱ期父本间隔7~8 d,母本与Ⅰ期时差安排23 d。
净秧田每667m2播种量父本7.5 kg、母本12.5 kg。父本秧龄宜在25~30 d内插秧,本田移栽时,父本插植2行,Ⅰ期和Ⅱ期各1行,父本株行距20 cm×23 cm,每丛插2粒谷苗。父母本行比以2∶14为宜,父母本间距26 cm。母本秧龄20~25 d,母本株行距16 cm×16 cm,每丛插1~2粒谷苗。
秧田管理,秧田施足基肥、每667m2用过磷酸钙50 kg、尿素20 kg作基肥。秧苗2叶1心时,每667m2施尿素5 kg作断奶肥,以后隔7 d追施复合肥10 kg,秧苗1.5叶前以湿润为主,2叶以后实行浅水灌溉,以促根长蘖,移栽前5 d施送嫁肥,每667m2用尿素5 kg,并做到带药下田,每667m2用农药联苯菊酯和扑虱灵各0.25 kg对水喷施,防治稻蓟马、二化螟、飞虱等秧田虫害。
本田管理,拖拉机旋耕时每667m2施过磷酸钙50 kg作底肥,父本插秧后第7天每667m2追施复合肥5 kg、尿素5 kg。插母本前耙地时每667m2施复合肥15 kg、尿素15 kg作面肥,母本插后7 d左右,全田每667m2施尿素10 kg作追肥,父母本抽穗前10 d左右施氯化钾10 kg、尿素5 kg作穗肥。管水按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寸水养花,干湿壮籽的原则。整个大田期注意病虫防治,特别注重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危害,授粉阶段及灌浆期要及时防治黑粉病。
宜在幼穗分化前3期进行剥查预测,若花期可能相遇不好时,可采用肥水调控,父本偏早时,父本偏施氮肥、母本偏施钾肥,并且视情况轻、重程度割父本叶。父本偏迟时,父本偏施钾肥,母本偏施氮肥,母本Ⅵ—Ⅶ期时重割叶调控。花期相遇情况下,母本可不割叶,每667m2用4 g“九二○”打破口,母本见穗50%左右,每667m2用6 g“九二○”喷施,喷“九二○”时父母本同时喷。授粉在午前母本始花、母本终花各赶1次,在母本盛花时赶2次左右,可用塑料绳拉压赶粉,连续10 d左右,确保尾花不丢。
制种田要搞好隔离,防止串粉,制种全程要严格去杂,特别要抓住父母本抽穗期去杂,母本始穗时,要去除保持株,父母本齐穗时,去除父母本中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变异株等,连续几天去净为止,以提高种子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