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婧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基础疾病类型,同时也是引发脑血栓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本次研究中将以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为对象,分析疏血通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为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共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36:24,年龄 60-85 岁,平均(72.1±1.6)岁,平均高血压病程(11.2±1.5)年;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35:25,年龄 60-85 岁,平均(72.2±1.8)岁,平均高血压病程(11.4±1.6)年。两组患者脑血栓病发时间均为6-72h,且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此外,两组患者均为首次脑血刷发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性高血压、心绞痛、肝肾甲状腺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重抽搐、意识障碍、有出血倾向或者活动性出血患者。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依据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高血压病程长短,接受不同程度的降颅压治疗以改善其脑水肿程度,同时接受清除自由基、降血压、保持血压平稳以及脑保护、活化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疏血通治疗,方式为疏血通6mL+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每2周1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脉络宁治疗,方式为脉络宁2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每2周1个疗程。
(1)治疗效果[1]: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超过10mmHg且降低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10mmHg,患者肌力恢复至IV~V级,意识清楚且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基本恢复,拥有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不超过10mmHg但降低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幅度未超过20mmHg,患者意识清楚且神经系统局灶体征部分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严重者病情症状加重;(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采取χ2检验。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则表示两者无差异,反之则表示有差异。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患者(85.0%)相比明显升高且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包括恶心呕吐2例、轻微消化道出血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包括恶心呕吐5例、轻微消化道出血2例、轻微胃黏膜出血2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高血压合并脑血栓已经成为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类型,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血压长期处于病态状态下,极容易引发自身糖代谢功能损害并引发高血脂,心脑肾以及视网膜等器官出现功能损害现象,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破坏[2]。同时高血压还会引发多项急性并发症疾病,例如高血压脑病、急性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次研究中以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为治疗对象,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挽回患者脑组织功能、避免患者脑组织受损,还要注意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如此才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当前临床针对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方案。而在中医领域中,脑血栓属于中风范畴,其病发机制在于患者气血运行受阻并导致风痰博结、血脉痹阻、肝风内动、阴阳失衡[3]。因此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重点就在于维护其体内阴阳平衡并驱散血液运行阻碍,促使患者血液正常流通以完善气血运行,消除病灶。疏血通注射液以水蛭素和蚓激酶作为主要药物成分,具有良好的活血护院、通经活络效果,其在脑血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充分发挥药效成分,对弥补患者体内气血失衡、改善患者阴阳平衡、消除患者脑内病灶有积极作用。临床研究也显示[4],疏血通注射液对改善脑血栓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液黏度以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均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中将疏血通用于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不良反应发生率(5.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0%),说明疏血通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