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成果,是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的实际行动,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的最大亮点。
2017年7月7日波兰第41 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可可西里自然遗产项目
2016年11月3日在西宁召开IUCN 考察反馈会
2015年5月在马兰山开展资源调查
2015年5月赴太阳湖开展资源调查
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保存青藏高原典型高寒生态系统及代表性物种最为完整和湖泊数量、种类及密度最为丰富的自然遗产地,填补了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世界自然遗产空白。
可可西里遗产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具有世界上罕见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和处于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盐分和形状的中国最密集的湖泊群,是长江源北部的重要集水区;拥有的庞大山系与冰川、湖泊、河流湿地及地质遗迹、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构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特殊环境;遗产地内最具代表性物种“高原精灵”藏羚的种群数量占全球数量的近40%,繁殖地面积占全球繁殖地面积的近80%。同时,遗产地也是被称为“化石级”野生动物野牦牛的栖息地,该区域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荒野景观保存最为完美、最为典型的地区,更是全世界开展多学科研究、认识生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及生态变化规律的理想空间。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不仅打动了世界自然遗产专业评估机构现场考察专家,也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代表,可可西里遗产地必将走向世界,成为青海人民的荣誉和骄傲。
(一)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连续3年将申遗工作列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点任务,进行统一安排部署。省委书记王国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时刻关注申遗工作,在申报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问题上作出重要批示,全过程组织指挥申报工作。副省长韩建华多次前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衔接申遗事宜,将支持可可西里申遗工作列为省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的重点工作。同时,适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积极推进申遗工作。亲赴可可西里腹地,实地考察,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亲临41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现场,见证可可西里申遗表决成功。
(二)国家部委鼎力相助。申遗工作启动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时向刘延东副总理报告青海省申遗工作进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反馈通报申遗进展情况,争取对可可西里申遗工作的支持。同时,选派代表陪同青海省申遗代表团赴法国巴黎世界遗产中心和瑞士格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与国际遗产保护机构官员和专家进行沟通,为青海省申遗工作出谋划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和管理部门,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顺利完成了申报列入中国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预备名单工作,按时完成了申报文本及附件的编制、专家审查、修改完善及报送工作。同时,选派优秀干部姚天玮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挂职副厅长,全过程组织协调可可西里申遗工作。指定专人全程跟踪指导可可西里申报项目,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现场指导帮助青海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工作,参加并指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现场评估考察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等,有力促进了青海省申遗工作。
2016年11月3日在西宁召开IUCN 考察反馈会
(三)全省上下通力合作。玉树州委州政府主动作为,动员州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及玉树市、治多、曲麻莱县干部职工、牧民群众,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省委宣传部组织协调中央驻青和省内媒体,全程对申报过程进行了宣传。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积极推进遗产地保护立法工作,及时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编办等单位在申遗资金、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上给予了有力保障。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会同农牧、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开展了可可西里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形成《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2016年度生态监测简报》。省林业厅、省农牧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气象局等单位在申报文本编制、飞行考察气象服务支持等方面从人员和专业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卫计委、省外事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选派得力人员全程参加外事接待服务活动和后勤医疗保障工作。省交通运输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青藏铁路公司、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开展了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保护站点建设,开展了考察评估期间的交通、通信、电力保障畅通工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全程保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现场考察评估交通畅通。玉树州委州政府、格尔木市政府主要领导全程参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现场考察评估组织指挥和接待保障工作。
(四)专家队伍工作给力。申遗工作启动后,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不等不靠,第一时间抽选人员组建申遗工作团队,全面开展文献检索、资源调查评价和申报文本、保护管理规划、视频及图册编制工作。我们从省有关单位推荐生物多样性、地质、水文、气象、美学等20 多名专家与申报文本及附件资料编制团队互补开展申报工作。为了准确把握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和对比分析,提高申遗工作的精准度,从国际视野高度指导把关文本质量出发,邀请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顾问皮特、物种生存委员会原主席福勒德等国际遗产专家加入可可西里申遗队伍。组建了以马克平、杨锐、梁永宁等为代表的外围专家组,为申报文本及附件资料审查把关、制定考察评估线路方案、博物馆布展咨询等提供技术支撑。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得益于有一支过硬的申报文本及附件资料编制和咨询的专家队伍,得益于近百名国际国内专家加班加点,辛勤劳动和精心工作。
(五)统筹协调工作高效。申遗工作启动后,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从本厅抽调6 名同志组建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专职负责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领导对申遗工作亲自部署、重要工作任务亲自安排、存在的问题亲自研究解决、重大工作亲临一线进行督查,全过程组织指挥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作为,按照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要求,研究梳理各阶段近300 项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解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严把申报程序关、进度关、申报材料质量关。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克服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和造成的损伤,全程参加资源调查和专家考察,全力协调督导申遗工作。通过申遗,我们培养和锻炼了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队伍,为青海省后续世界遗产申报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可西里成功申遗为青海省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标准、新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切实做好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1.以更严格的标准加强遗产地保护管理。申遗成功只是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工作的起点,下一步,将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做好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保存、展示以及IUCN 等机构提议和问询的应对等工作,以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开展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
2.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间的衔接协调。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持续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间的衔接和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国际最新动态,掌握最新议事规则,按时向IUCN 提交保护管理状况报告。此外,还要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充实保护管理人员,落实保护管理资金,共同做好IUCN 的动态核查工作。
3.加快编制完成遗产地相关规划。要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等要求,加快推进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协调好当地牧民群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遗产地保护管理之间的关系,积极吸引周边牧民群众参与到遗产地的保护工作。
4.加快完善监测体系。根据《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环境监测相关规划,进一步完善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监测体系,合理布设监测站点,按照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标准全面开展实时监测工作。
5.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管理好、保护好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青海省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报道工作力度,大力宣传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独特性和生态系统重要性等特征,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和支持可可西里的保护管理,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融入、参与遗产地的保护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