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探究

2019-10-07 10:06李鑫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

【摘要】EGP(通用英语教学)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地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ESP(专门用途英语)作为大学EGP教学的一个延续正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如何将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很好地衔接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特点,进而为大学英语改革以及ESP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开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EGP+ESP

【作者简介】李鑫,银川能源学院。

前言

随着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同时,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模式成了近年来语言教学讨论的热点,社会上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褒贬不一。部分高校逐渐压缩大学英语学时,将其完全边缘化。但部分专家学者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只能加强而不能减弱。在肯定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各位专家学者们也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应用性本科院校特点及esp教学的必然性

1.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新型教学体系的存在,其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定位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采用行业企业的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深度校企合作,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建立育人机制,将发展应用性学科体系与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的。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的本质所在。

2.大学英语中ESP教学的必然性。长期以来,综合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大多数英语教师的观点依旧保持以应试为目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采用通用英语(简称EGP)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习者对英语社会化專业化的需求,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结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ESP是指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翻译成专门用途英语或者特殊用途英语。Hutchsin把ESP 分成了学术英语(EAP)和行业英语(EOP)。蔡基刚认为,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刘润清在研究中提道:将来英语学习的一个重大的变化可能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以后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ESP教学从实用出发,提炼和培养学生与职业领域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最初的基础知识的运用转变成完全掌握专门领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专业交流和应用的能力,而这正与以当前社会行业注重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相一致。因此,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相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英语+技能+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二、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教学特点

1.EGP+ESP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自从ESP教学概念引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以来,很多老师以及课程设计者将ESP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完全独立于EG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认为ESP教学是独立于EGP教学而存在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导致大学生在EGP学习之后,一时间很难去接受ESP教学的内容,尤其体现在内容的难度较大,词汇等方面的陌生,从而导致ESP教学的盲目性和脱节,也是ESP教学很难取得较好成绩和得到学生认可的原因所在。所以,笔者经过调研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中发现,想要将ESP教学很好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就需要和通用英语教学很好地结合,即实行EGP+ESP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有一个比较良好的过度和适应,从而为以后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EGP+ESP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1)教学计划的调整。EGP+ESP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现有的通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学时经过改革教学计划,在原有模式上实行“2+2”教学模式,即:通用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大学第一年两学期。在大学第二学年,实行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主、通用型大学英语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提高通用型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增加相关专业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教学内容的设置。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对学生实行分层式教学管理,以便后期对教学内容更好地选取和实施。其次,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针对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能力,分层次的加入专业英语知识。针对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的英语学习中更多的是加入学生专业词汇及语句的讲解,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最基本语言词汇的掌握,为后期进入学术英语(EAP)或行业英语(EOP)学习奠定基础。而对于英语语言功底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通用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更高一些的专业英语学习内容,例如文章的解读,相关原理的剖析等专业知识,从而实现从通用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良好过度,培养学生后期学习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校本教材的开发。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普遍侧重文化和时代题材,未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标准,尤其是关于科学类题材的更少,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同时,目前市场上的ESP教材琳琅满目,侧重点不一。既有着重于专业知识内容的,也有注重于语言技能学习的。这往往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不相符,更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材的开发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EGP+ESP模式下比较繁重的任务,教师选取教材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和需要进行编排和整理,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ESP教材。

(4)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现有大学英语考试模式以应试为主,注重结果的评判却忽略了过程性实践环节的考核。EGP+ESP教学模式的实行,必然要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更要注重过程性应用环节的考核。不仅要体现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考核,同时要增加专业英语知识过程性学习和实践的考核,逐渐改变学生对考试恐惧的心里,培养学生注重过程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5)教师的转型发展。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 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指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策略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在我国教师整体转型的同时,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则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匮乏以及教学模式的固定化,因此教师像专业型教师的转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位合格的教师需要针对本校各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借助教材的统筹编写,拓展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和丰富的同时,实现由纯语言教师向专业化教师的转型发展。

应用型院校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专业素养先就必须从教育改革入手, ESP课程开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还能够加强社会对于ESP的重视。

参考文献:

[1]Hutchsi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42.

[2]刘润清.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和研究,1996(2):35-38.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

[4]黄娟.解析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5]张莉.方悦娴.ESP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J].黑龙江教育, 2012.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