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霞 张艳 孙文杰
【摘 要】 本文以德州市育新中学为例,就民办中学体育课开展现状作了调查分析,针对调研归纳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指出,育新中学应恢复体育课的课时量,达到国家规定水平;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明确体育课的定位,丰富体育课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体育场地和增加体育器材。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民办中学;初中生;体育课现状;教学效果;德州市
学校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德州市育新中学建校4年以来学生身体素质连续下降,部分学生并没有能够通过体育课教学的过程掌握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运动技能。本文主要是以调查问卷的视角通过对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课教学的分析,促使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精神。本文以德州市育新中学学校体育课现状为考察对象,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为德州市民办中学体育课程的建设提供基本的依据。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调查分析德州市民办中学体育课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民办中学体育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德州学院图书馆等媒介,以“体育课现状”为关键词来查阅与初中体育课现状相关的论文及期刊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采访德州市育新中学初级中学部的相关领导、体育组的相关领导以及部分体育教师,咨询了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专家,并向专家请教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问卷调查法。根据论文研究的目的以及需要,针对德州市育新中学的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问卷,并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补充,逐步完善了教师问卷以及学生问卷。学生问卷借体育课发放并当堂填写、回收。共发放240份,回收231份,回收率为96.2%;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为88.8%;教师问卷借课余时间填写,当面回收,共发放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归纳和整理,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通过问卷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课课时现状
从教师问卷中了解到,德州市育新中学的体育课课时每两周3节,每节课的用时40-45分钟。据了解,该校体育课分布多在上午3-4节或下午1-2节,不仅体育课时减少一半,而且上课时间避开了运动的最好时间段,运动效果大大降低。此外,从体育教师了解到,除了课时少以外,该校还存在其他课程占课现象,通过调查问卷可看出经常有其他课程占体育课的有九个老师,偶尔有占体育课现象的有三个老师。可以看出,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课不仅课时数量少,还有其他课程挤占体育课的现象。体育课程大大减少,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领导存在着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体育课教学,认为体育课是副科可上可不上。
2、德州市育新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女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方面低于男生,进入青春期的女生由于身心变化使女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课,也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整体来说,德州市育新中学的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热情并不高涨。另外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通过体育课进行练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占到了26.5%,相对较低,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还有23%的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体育测试。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已经与学校体育课的目的产生偏离。
3、德州市育新中學体育课教学内容状况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德州市育新中学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不高。据了解,因多次实施趣味体育课未能取得良好效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有“放羊式”体育教学倾向,同时对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不明确,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4、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置状况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德州市育新中学建校时间短,体育基础设施差,建设有中学生300米田径场一个,中学生标准篮球场3个,中学生标准排球场1个,钢材料乒乓球桌4张。体育器材方面,在器材室,相应每个班级配备篮球3个,足球2个,中学生标准排球2个,乒乓球拍5副。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对德州市育新中学的体育设施和器材配置满意程度较低,校方对体育场地器材方面的投入资金较少。据调查了解,德州市育新中学初中班级,初一24个班级,初二22个班级,初三22个班级,且每个班的平均人数在50至60人之间,根据现有的学生规模以及德州市育新中学的场地器材的数量可以看出,德州市育新中学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5、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教师师资状况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情况,3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8人,占到总人数的67%,31到45岁的中年体育教师人数为3人,45岁以上的教师人数为1人,共占总体的25%,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数占被调查全部教师总人数的92%,调查发现,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这些青年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教学经验相对较差。但是据访谈了解到,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在担任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还担任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现象也导致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教学态度不积极。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德州市育新中学体育课课时数量较少,加之有其他课程占体育课的教学现象,体育课程的课时量大大减少,这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不利,同时学生锻炼时间寥寥无几,未能响应“阳光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与倡导。
(2)德州市育新中学的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热情并不高。
(3)学校体育设施相比较于其他乡镇中学已经是比较完备,若按课程标准开设网球场,游泳馆等,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距离。现有的设施与器材已经适用于乡镇中学,但德州市育新中学班级人数多、规模大,设施种类完备,数量却出现紧缺,加之学校已有的体育器材不断老化、损坏,使用存在着风险。这也说明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对体育的认识并没有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未把学校体育放在重要位置。
(4)从师资力量上来看,该校以年轻的体育老师为主,应具备较高的创新和科研能力,但是由于教师的师资结构不合理,“一师多用”,加之体育教师对其他课程占课现象的平淡态度,逐渐使体育教师教学态度降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建议
(1)建议德州市育新中学应恢复体育课的课时量,达到国家规定水平。另外,调节体育课的上课时间,结合考虑与生物节律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特点,避开早上和午后的人体体能低谷,同时避免体育课课后对接下来的文化课的兴奋扩散的干扰,最大化的利用好课时安排。
(2)通过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利用课外活动组织体育竞技,对涉及到的竞技技巧与运动技能进行讲解与分析,使学生自发的融入进来。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体的方法体系,注意引导和启发。采用多元化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3)在体育课内容方面,明确体育课的定位。以运动技术作为教学主旨,用运动技术等操作性知识丰富体育内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以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为主的同时,注重培养体育精神,竞技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
(4)减小班级容量,扩大班级数量和教师数量,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學校领导应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不能用升学的角度看待体育,应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5)明确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加强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掌握程度,通过生理、解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自身对运动技术本质的理解,提升教师必备条件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简德平,张厚福,田智会,易三平.山西省农村乡镇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 张震伟.新课程标准下苏州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曹文娟.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市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素霞(1969.02—)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