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德树人”维度下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的实施方略

2019-10-07 14:31潘田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

潘田

摘 要:思政课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期,思政课教师更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因此,如何上好思政课,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开展好思政课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实施方略

一、开展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

开展思政理论与实践课,应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灵魂的作用。与此同时,应当坚持教学相长思想,全力促进思政课创新创造,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使之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开展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对于高校学生,不应当仅仅掌握思政课上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还应当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思政课堂要充分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热情和提升关注社会现实以及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国家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在新时代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时代下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后活动与课堂活动连续贯穿的原则。即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要将课后活动与课堂活动连贯起来,例如根据专业特点开展不同的实践项目,采用微视频拍摄、文艺演出、红色基地参观等方式展开。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极大程度上巩固了课堂的成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受到先辈精神的感染,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三)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的原则。我国在过去一百年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民不聊生,我国国家领土和主权都受过重大的损失,伴随经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带一路”等理念,极大地显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思政课理论实践开展过程中,要不忘历史,同时应当展望未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四)创新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原则。要真正实现思政课的创新,首先要依托现代的教育方式和媒介,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教学;其次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学生主动吸纳到教学环节中,打造师生一体的共同体验学习的教育模式。

三、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的形式

思政课理论实践的活动形式应既能传授知识,又要接地气。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并且服从于社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相关学院教务处的有关部署,例如社会实践:课堂讨论,课后个人分散社会考察实践与小组集體社会考察实践两种形式进行,进一步让学生用体验提高学习主动性。

四、开展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的内容为掌握我国国家近代历史,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经验教训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明确我国新时代基本国情、基本矛盾的变化,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掌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思想的来源、发展和丰富,受到熏陶和鼓舞,启迪心智,净化心灵。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开展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注意事项与要求

(一)课堂讲授知识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同时要结合社会真实事件、日常生活实践加以阐释

(二)教师应合理分配好任务,既防止任务过轻、过重,又要注重该分类讨论对学生有启发、启迪意义。考察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报告质量。

(三)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利用好必要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四)切实做到安全第一,叮嘱学生课后考察活动注意选择安全。

(五)教师要在授课中或者参与社会实践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形成共同学习、相互进步的模式。

六、开展思政课理论实践活动意义重大

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完成实践活动作业。通过撰写实践活动报告,查阅丰富的文献资料,掌握真实贴切的案例,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微视频的拍摄制作,体验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思政课中更为直观地融合自己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在校园范围内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助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上海文汇报.2019.3.19年5版

[2]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树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