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玲
摘 要:笔者自2006年6月参加工作,在教学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载。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从最初的束手无策到现在的稍有心得,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谈谈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心得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爱上学校和所选专业
社会化倾向有着特殊的发展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生表现出比同龄学生更明显的社会化倾向,表现为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竭力地标新立异。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欠佳,有厌学心理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开学的一课就开展:读书还是创业的讨论,并进行调查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学校,为什么选择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从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源于家长的原因,选择这所学校和这个专业,我首先让他们坚信自己选择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是没有错误的,我和我们的学生认真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历史,学校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我校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全国百强农校”、“国家星火计划科技培訓学校”、“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培育了3万多学子,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多已成为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的中坚与栋梁。爱上学校的同时爱上自己选择的专业。我带的都是学会计专业的学生,我和学生分析了选择这个专业的优势,我现场做了一个案例,我问:“这位同学,请问你这双鞋子多少钱?”学生答:“105元。”我问:“为什么你愿意掏105元去买这双鞋子呢?”他答:“因为这个款式和颜色是我喜欢的。”我说:“嗯你认为它值105元,是吗?”“是的。”通过这个案例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观点价格=价值。然后我和学生认真算了一笔账,你们学校读书的三年需要付出的现实成本=学杂费+生活费=4300×3+800×10×3=36 900元,现在你选择在学校读书,没有出来工作你将会失去出来工作创造的收入机会,会计上叫做机会成本,如果一个初中生出来工作平均每个月按2500元计算的话,三年的机会成本是2500×12×3=90000元。你选择在学校读书,三年你的成本=现实成本+机会成本=36900+90000=126900元。当时把这笔账在幻灯片中展示出来的时候全班哗然,我引出我刚才的观点价格=价值,让他们拿回他们自己在学校三年的价值,你们将如何去获得这个价值?让他们分组讨论这三年如何使自己值钱?即如何增值自己,这次讨论非常的激烈,每个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都说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和同学好好相处等。通过这次的开学的第一课,学生爱上了自己的学校,喜欢上自己的专业,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二、严抓专业基础课
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因此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形象。我首先树立学生的信心,和他们分析职业教育所学的知识与9年义务教育的不同,职业教育的知识不受原来知识的影响,大家都零基础,让他们坚信只要认真学,一定能够学好。我作为会计教师和会计班的班主任,我主动申请上本班的专业基础课《会计基础》一是方便管理,而是方便教学。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课认真观察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的作业,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课后认真的辅导学生,对于课上掌握不好的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辅导,我们班成立了学习小组,5个学生一组,每组学生成绩不一,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负责帮扶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周进行测试,分组统计出总成绩,安组排出名次,组排在前两名的所有同学进行奖励。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集体意识强,由于组与组的竞争,同组同学互相帮助,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显著,学期末我们班《会计基础》的平均分89分,列居年级第一。
三、改变从沟通开始
在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的形势下,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变成了内心冲突的个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怪异,比如通过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显示自己的勇敢,渐渐就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倾向。对于这样的孩子光有爱心和诚心还不够,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循善诱地沟通。这群孩子大多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做事缺乏信心和毅力,犯错误后想改正,但一开始的雄心壮志、信誓当当,很容易成过眼云烟。作为班主任不能因此而放弃,即使屡教屡犯,也要屡犯屡教,要坚信顽石也能炼成金。我们班有个男生总是上课总是迟到、有事不请假在宿舍睡觉,上课玩手机、、抽烟、顶撞老师等,从他入校开始,我认真观察他的行为,我经常找他出来谈话,希望他能一天天改正,如果那天没有迟到,马上找他出来谈话,及时表扬他,我发现他的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再差的学生他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发现他:喜爱运动,篮球和跑步是他的强项,我就选他当体育委员,增强他的责任心,希望他作为班干部不要辜负老师的信任,做好榜样的作用。每周与他谈心: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宽容他的错误,赞赏他的优点,不知不觉,他的“老毛病”越来越少了,他也更愿意亲近我、信任我,我交代的工作总能很好的完成。父母反馈如今他判若两人,我心中窃喜。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我们就是一个个雕琢的大师,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让它失去本该有的光彩。我坚信,只要用心用情去感化学生,坚持下去,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学生就会被转化,学生就会有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