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驿站”校本教研模式的构建与运作

2019-10-06 03:28蔡海鸥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运作构建

蔡海鸥

【摘 要】我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有一支来自八个不同学校组建的教师队伍,如何在短时期内实现教师的融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名师驿站为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名师驿站”;校本教研;构建;运作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发展。为提升校本教研成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们立足“名师驿站”,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运作策略。

一、触摸原点:用“引领”激活自身的内驱动力

校本教研是为了激发每位教师沉睡的小宇宙,不断丰富与拓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动发展;教师专业的主动发展,自身的内驱动力最为重要。因此,名师驿站试图通过“多方引领”来激活教师自身的内驱动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1.引领目标建构——“导航灯”

“名师驿站”主持人制定教研计划,要与教师奋斗目标相一致,使教师的自我实现与驿站的发展有机结合。这样,教师既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定位,确立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在驿站始终寻找到更多的归属感,实现自己的价值期待。

2.引领高端读书——“加油站”

除了读些优秀的教學设计、精彩的教育教学案例和美妙的反思外,名师驿站还引领成员读“高端”书籍,提升“高端”品位,让大家在共享读书乐趣的同时提升阅读品质。

3.引领深度反思——“发动机”

对教师而言,倡导深度反思,涵养省思品质,更应提到名师驿站的安排上。引领教师学会多角度的反思策略,方能挖掘和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

整体性反思策略是对整节课教学过程完整的反思,对一堂课的完整把握。

专题性反思策略是以本课例研究的专题为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视和研究对某专题较为深入的思考。

教学细节反思策略即对某个微观教学行为的分析和思考,可以抓住一节课的某一环节,也可以抓住多个教学环节。

二、共生效应:用“合作”培育坚守的团队文化

在名师驿站这个团队中,如果教师之间合作得好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那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间的合作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相互赏识、携手共进

名师驿站积极倡导互助共享,力行“集体备课机制”。日常课,一人主备主讲,交流碰撞中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兼顾个性化复备小记,打造出每天的日常优质课;公开课、赛课,更是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能够充分发挥驿站相互启发、相互督促、相互激励的优势。

2.相约沙龙,集体对话

我们的沙龙研讨倡导“张扬个性、寻求共性”,致力“直面问题、寻求突破 ”,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沙龙、专题沙龙、评课沙龙三种形式。“头脑风暴沙龙”是生产问题的地方,主要反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专题沙龙”围绕专题展开思辩,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评课沙龙”变过去的一言堂为大家谈。

3.共研课题,抱团前行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名师驿站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共同体,一个驿站就是一个课题研究攻关组。借助名师驿站的抱团,为成员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帮助他们在对话、协作、共享中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帮助他们从“单兵作战”转为“合力互赢”,带动他们进一步学会研究、乐于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视界融合:用“一课三磨”打造独特的教研样态

三次“备课”其实就是三次独立“磨课”的过程,重在对理念和行为的反思改进。

1.一磨:教材解读,实现教材资源到教学内容的转化

教材解读是上好课的前提,通过解读能发现与确定隐藏在其中的教学内容。一磨的着力点在于确定三个点:

(1)“起点”:即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要准确判断学生的经验起点。

(2)“终点”:即学生通过学习后可能达到的新高度。终点的设定就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核心是学生素养的提升程度。

(3)“关键点”:即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如不理解的地方、体会不到的地方等,是需要教师“教”学生“学”的关键之处。

2.二磨:活动设计,实现教学内容到教学活动的转化

将教学内容转换为便教利学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大的难题,一课三磨的功夫也正在于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实现三个转变:

(1)“从教”转向“从学”:转换思路与视角,基于“学的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的活动”的丰富性与完整性。

(2)“线性”转向“块状”:将零散的学习活动围绕核心知识或核心能力加以整合,统整为结构化的块状活动,实现一项活动达到多方面教学目标的功效。

(3)“平移”转向“阶梯”:一个板块活动推进另一个板块活动,块与块之间的活动呈现阶梯式的台阶。每个台阶都确定若干学习的落点,即文本关键点的教与学。

3.三磨:课堂实践,实现教学活动到学生素养的转化

教学活动设计是纸上谈兵,而课堂教学则是实战验证,设计的好坏在课堂上便见分晓,关键是如何观课、议课。

(1)课堂观察

借助录播系统,组织驿站成员进行课堂观察。如观察学生活动的积极程度与体会深度,观察教师提问题的有效度等。

(2)深度会谈

由主讲人提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驿站成员结合课堂观察统计分析,进行深度会谈,寻找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

(3)现场重构

主讲人基于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重新评估教学活动设计的操作性及实效性,重新调整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

我校的“名师驿站”校本教研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驿站成员都已初尝到了成功的硕果。我们更坚信自己找到了一条虽然艰辛却充满了幸福的教研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洪祥.激活团队内在潜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J].江苏教育

[2]薛法根.教研与科研的统整实践[J].江苏教育,2015(5)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运作构建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