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高考题型灵活多变,越来越偏重对能力的考查,不少学生在解物理试题时,往往会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审题马虎,未把握题设信息条件;二是学生对有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不透;三是学生不能灵活地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我们如果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和深入挖掘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条件就不难发现,在题目的字里行间或示意图中隐含着我们要觅寻的物理条件。一旦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那么高中物理解题就会变得很轻松了。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解题中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途径,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隐含条件;挖掘途径
一、从物理模型中挖掘隐含条件
在物理题目中经常要对特定物理规律、物理状态以及物理过程进行语言上的描述,这种描述的本质是要映射出不同的物理模型,而能否准确的分析研究对象,确定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就成了解题的首要任务。
在分析物理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中,捕捉和探索物体是什么样的理想模型是解题的首要任务。受物理具体运动形式和研究目的多种条件限制,这些条件往往都是隐含的。如:轻绳隐含了不计绳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的方向以及绳子上各点的张力相等的条件,理想变压器隐含了变压器的输人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的条件等。
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对象模型”是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过程模型”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地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二、从物理概念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概念是解题的依据之一,不少物理题的部分条件隐含在相关的概念中,于是可以从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寻求解题方法。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例1:关于惯性的说法,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受的力越大,惯性越大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分析:本题隐含着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力无关,因此选D。这类题的特点是:有关条件隐含在物理概念中,因此学习时必须透彻理解物理概念,挖掘出隐含在物理概念中的条件。
三、从物理规律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规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和推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例:—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达顶端时速度为零,历时3s,位移为9m,求其第1s内的位移。
分析:此题可以反过来将物体看成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可知,此处存在一个隐含条件,即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即第1s内的位移为1m。
四、从物理过程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题中的重要一环。物理过程是由多个变化的物理状态相衔接而成的。其过程有简单的,有复杂的,解题时要冷静分析各阶段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备条件,从而找出问题的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就是题中的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这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例:有一小球质量为m,沿着光滑圆环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刚好能通过,圆环的半径为R,求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
分析:题中所述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刚好能通过”就是隐含条件,说明小球到这一点时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它的全部重力提供的,即向心力等于重力。
五、從中临界状态挖掘隐含条件
当物体由一种运动(或现象、性质)转变成另一种运动(或现象、性质)时,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隐含着物体的临界状态及其临界条件,需通过分析、推理来挖掘。
例: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0kg,受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大的拉力作用,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F=0.8t/N,问经过多长时间物体开始离开地面?
分析:接触处的弹力减小到零时,是两个物体脱离的隐含条件。则在物体离开地面以前,在竖直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N=G,N=G-F=50-0.8t。之后根据隐含条件N=0时,物体开始脱离地面,故:50-0.8t=0,t=62.5s。
总之,以上研究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或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有一些地方还不够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全面挖掘高中物理习题中隐含条件的方法与策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维祥.隐含条件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有效挖掘[J].新课程,2012(05)
【作者简介】
安然,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