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教育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019-10-06 04:34陈亚军
文理导航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双一流创新创业问题

陈亚军

【摘 要】“双一流”建设方案和指导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思路。

【关键词】问题;创新创业;路径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亟待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痛点”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实施试行,有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逐步增加。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无论在校内课程体系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外部政策和资源环境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一)课程定位狭窄,学生认可度不高

从该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授课情况看,更多的是对某些创新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面对众多的创新知识和技能,32课时的设计只能学习一些“皮毛”,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目前,创新思维方法课程为通识教育必修课,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从目前授课情况看,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也有不少同学没有学习热情,疲于应付。因此,教师们也在讨论是否改为选修课更好。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未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目前,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设计与专业教育脱节,存在“好看不好用”的现象。有教师提出,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能否考虑与管理专业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或形成一定体系的创新创业课程规划。

(三)授课质量不高

学生对该门任课教师的评教结果不尽如人意。现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除个别对创新创业有接触外,其余教师均为创新创业方面基本零基础的教师,受个人经验和水平所限,很多时候只能照本宣科,授课效果不好。

(四)客观条件缺失影响授课质量

创新思维方法课程在课程设计上经常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但目前条件都很难满足。另外,没有合适的教材也是一个大问题。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既要重视知识、能力教育,更要突出精神、品质培育。

(一)创新创业精神教育

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包含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和创业意识教育三个方面。通过强化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价值观教育包含价值、形势和政策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创新创业的方针政策,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精神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这种精神的培养、意识的建立要在教育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渗透;创业意识教育要把启发、诱导教育作为重要手段,把创业意识融入校风、学风的培育过程中,培育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其内容应主要包括:就业观教育,创业观教育,创新兴趣培养。

(二)创新创业知识教育

知识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教育应包含创业相关知识、经济管理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人文领域相关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如创造性思维、早期融资、销售技术与销售、财务、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三)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市场决策能力,对目标、策略、方针等重大事项的选择决断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如自我评估、否定纠错等技能;市场开发能力,如商业企划、成果转化、商务谈判技能等;企业管理能力,如配置关键资源、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风险应对能力,如纠纷解决、预见和防范风险、调整经营策略技能等;学习能力,不断吸取新的东西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力。

(四)创新创业品质教育

创新创业品质教育是创新创业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强大驱动力,创新创业品质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思想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情商教育及实践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情商。

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以高端师资为关键,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

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青年教师发展计划与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教师分类发展,提升队伍国际化水平,加强博士后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聘任改革,完善教师的分类评价机制,优化人岗匹配度,激发教师活力。

具体而言,要“外引内培”双管齐下,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一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优秀师资、杰出校友、行业领导者和创新创业实践者,组建一支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团队。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带头人、教师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加强校内教师梯队建设。三是充分利用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社会力量及外校知名专家资源,培训与发展本校师资队伍,增强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四是建立交流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学习访问和经验交流,拓宽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五是改进评估和激励机制,引导专业教师积极从事创新创业相关的教育教学。

(二)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1.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术研究为支撑

近年来,国家领导多次提及要加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教育,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提供支持。“双一流”建设各个高校都在优化学科布局,集中整合优势进行学科群建设。与此同时,回归本科教育被摆在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此外,国家一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改革思路,越来越重视定性指标,更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借此东风,创新创业教育应积极谋划统筹建设。综上,一是建议高校积极思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目标、绩效指标,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文化、精神层面上重视创新创业教学的风气建设,有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步伐。二是加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加强理工科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课程比重(包括经济学),培养学生从工程学科与社会人文两个方面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丰富和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前沿意识和创新能力。

2.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结合

一是建立创业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上,必修创业管理,另设选修课和企业讲座课程,根据教学需要,针对全校性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和各学科重要的基础课。二是在创业实践上,进一步完善创业竞赛和行业人士咨询专家系统,在教学环境条件下,开设创新和创业知识管理平台。三是课程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性特征,分阶段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外部信息的内化。针对目前上课所需要的一些客观条件缺失的问题,未来尽量实现小班授课,同时尽快自主开发实用教材。

(三)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实现课堂教学改造升级

一是改善上课所需的客觀条件,提高授课质量。积极申请建设的创新思维实验室和创意工坊,也将为创新思维方法课程训练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教学资源可对校内外有同类需求的师生开放,提高教学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利用率。二是以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方案为核心,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传统教室与实验室,集教室空间设计、AI助教、课堂师生互动、跨校互动教学、课程管理平台、课堂情况实时分析为一体的创新型智慧教育课堂,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可以全天候、任意地点、人人终端的实施创新实验与智慧教育。

(四)以大项目为引擎,打造高质量互动研讨式创新课堂

学校科研平台是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学校学科和科研优势,突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奖项评审等参与度,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多学科交叉、优秀导师汇聚、学术氛围活跃的优势,积极利用学科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科研平台、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计划和课题,促进学生全面吸收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玉广,许泽浩,罗嘉文.创新创业教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2]赵光锋,肖海荣.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双一流创新创业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