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恭福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36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改善状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3.57±4.3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19±5.47)h,住院时间(4.05±1.50)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7±1.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常规胆囊炎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发作期胆囊炎; 有效性; 安全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9.0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9-0-02
近年来,胆囊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胆囊炎患者会出现经常性的疼痛的症状。此病多由细菌感染、胆管阻塞引起的炎症导致,急性胆囊炎起病急,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主要以右侧上腹部剧烈绞痛为主,且为阵发性,患者疼痛难忍,此外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1-2]。急性胆囊炎需及时行手术治疗,在以往治疗中多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虽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法,但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病情恢复时间长,且手术创口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4]。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将此治疗方法与传统胆囊切除术进行对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本次研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360例,所有入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5],总胆红素含量均在148 μmol/L以下[6],且患者未出现急性胃肠穿孔及坏疽性胆囊炎等严重症状,患者凝血功能正常。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80例,男95例,女85例;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77岁,平均(56.74±3.17)岁。观察组180例,男93例,女87例;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78岁,平均(56.93±3.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后,在患者胆囊部位做切口,然后分离相关组织,将病变的胆囊切除,切除完成后缝合伤口,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准备完成后,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在腹腔镜下,切开患者的胆总管将胆囊切除,确保所有胆囊清除完成后,进行引流并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顯,胃肠功能基本恢复,无其他不适症状,即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尚待观察,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胃肠功能未得到恢复或有加重的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作息不规律,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7-8]。胆囊炎的出现会造成患者非常大的痛苦,并且胆囊炎还容易反复出现,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9-10]。导致胆囊炎的原因也非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肥胖、遗传、个体差异、自身代谢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炎的情况[11-12]。胆囊炎严重的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急性胆囊炎起病急、发病症状明显,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腹部绞痛,需及时诊治,延误病情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将3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胆囊炎发作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有助于加快患者病情康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手术后,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胆汁侧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仅2例患者出现胆汁侧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振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4(1):34-35.
[2]石一峰,万德炎,邱俊然,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6,18(19):77-78.
[3]程蕾,陈慧敏.以奥马哈系统为导向构建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路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6):2823-2827.
[4]舒远猛.急性发作期胆囊炎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11-12.
[5]张希锋.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3):76,78.
[6]顾伟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10(28):64-65.
[7]王峰,张浩民,佟松,等.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82-83.
[8]周建.腹腔鏡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8):126-127.
[9]吴晓辉,尹金池,陈松生,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140-141.
[10]周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7,7(30):19-20.
[11]王娟,王少锋,胡玉强,等.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7,36(22):69-71.
[12]韩建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71-72.
(收稿日期:2019-05-06) (本文编辑: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