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孕产妇分娩结局、负性情绪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2019-10-05 11:39蒋怡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分娩临床效果护理

蒋怡雯

【摘要】 目的:观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孕产妇分娩结局、负性情绪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響。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不良分娩结局、负性情绪、盆底功能。结果:观察组早产、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类和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孕产妇进行干预,可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缓解负性情绪、提高产后盆底功能。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训练; 分娩; 护理;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1.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1-0-03

分娩是一种对女性造成不良影响的正常生理过程,是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而导致盆底肌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功能对女性健康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1-2]。同时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尿道密封功能及尿道支撑作用会因停经引起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加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二胎政策的开放,使PFD成为主要的急需攻克的社会卫生公共护理难题。本研究将盆底肌功能训练应用于孕产妇中,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8月-201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孕产妇,纳入标准:(1)行产前检查并正常阴道分娩;(2)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单胎产妇。排除标准:(1)伴有生殖道畸形、孕前阴道壁脱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盆腔脏器脱垂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4岁,平均(28.21±4.12)岁;孕周28~42周,平均(32.42±2.35)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29.01±3.02)岁;孕周27~41周,平均(31.52±3.45)周。两组产妇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孕产妇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包括监测基本生命体征,告知产妇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定期测量胎心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1)肌力测量。①徒手检测:在对产妇进行检查前,叮嘱其排空膀胱,呈截石位。医生将戴好无菌手套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产妇阴道后穹隆6点钟处1.5 cm的阴道中段位置以便接触盆底肌肉和阴道的后壁,医生左手置于产妇的腹部以避免腹肌用力,让产妇产生最大收缩力收缩阴道,连续4次。根据缩肛过程中收缩连续完成的次数及持续的长久进行评分。②仪器检测:通过输入产妇肌肉收缩时间及次数等基本信息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选择盆底肌力检测程序。将20~30 ml空气注入探头气囊内,将外套避孕套的电子压力器置入产妇阴道内,按仪器提示指导产妇进行提肛和收缩阴道运动以检测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疲劳度,结束后将结果数据保存。(2)盆底康复。盆底肌力异常的盆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训练及MFD生物反馈仪治疗两种护理措施。①盆底肌训练:首先由医护人员告知产妇有氧运动可以舒缓压力、增加活力,盆底肌训练可以促进阴道、盆底弹性的恢复等优点,为加强盆底肌功能医护人员用指导语指导产妇放松全身,并指导产妇根据个人自身情况进行盆底肌训练等缩肛计划的制定。盆底肌锻炼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医生的指导下产妇展平背部平躺,双膝并拢微屈,将双臂放松置于身体两侧,缓慢收缩臀部肌肉,保持

10 s,随后上提逐渐放松盆底肌,指导产妇连续做10次。第二阶段:指导产妇在直立位的状态下进行上提外旋臀部和转动胯部两个步骤,连续做10次。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结束后合并双腿,进行10次收缩、放松盆底肌肉。例如每收缩10 s,停止20 s,4次/d,5 min/次。有氧运动包括健胸运动、康复体操、产后瑜伽等,连续1个月。②反馈治疗:产妇取半卧位,治疗前由医护人员叮嘱产妇排空大小便,让双腿自由外展,在产妇引道内5~7 cm处放置治疗棒,在髂前上棘皮肤处放置MFD生物反馈仪的电极片,盆底肌康复的治疗措施包括排尿功能障碍、肛提肌及盆底肌训练,指导产妇以自身明显感觉到盆底肌肉非自主收缩产生的状态下按照屏幕上正常和异常的盆底肌电波形进行锻炼。连续1个月,20 min/次,2次/周。在反馈治疗的同时根据产妇的爱好播放舒缓的音乐,点按产妇百汇、长强、上巨虚、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内观、天枢、支沟,以有局部胀、酸、麻重感觉最佳,每个穴位按摩3~4 min。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包括早产、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2)比较两组产妇的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AS评分70~79分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SAS评分>72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3)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盆底功能。通过力转化器测定气囊力探头进行阴道收缩压力的测定,正常值为80~150 mm Hg。

正常Ⅱ类肌纤维肌力:在规定的5 s内阴道收缩最大强度为≥60%;正常Ⅰ类肌纤维肌力:在规定的6 s内阴道收缩最大强度为≥44%。Ⅰ类肌纤维:患者阴道肌肉收缩0 s为0级;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1 s为Ⅰ级;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2 s为Ⅱ级;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3 s为Ⅲ级;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4 s为Ⅳ级;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时间≥5 s为Ⅴ级。Ⅱ类肌纤维:无最大收缩力为0级;最大收缩力1次为Ⅰ级,最大收缩力2次为Ⅱ级;最大收缩力3次为Ⅲ级;最大收缩力4次为Ⅳ级;最大收缩力5次为Ⅴ级。采用盆底肌肉康复仪检测患者盆底肌力,对两组患者肌力Ⅰ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分别予以测定,如果肌力检测处于等级Ⅲ或以下时,则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负性情绪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产后分娩结局、盆底功能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早产、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比较

观察组Ⅱ类和Ⅰ類肌纤维肌力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产妇对分娩所引发疼痛的紧张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妊娠和分娩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分娩所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和妊娠本身造成盆底功能损害等不利分娩结局是相当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女性更加重视生活质量[3-5]。目前盆底活动功能常规康复指导大多局限于患者的主观症状而缺少精确的盆底肌活动参数。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产后盆底损伤相关疾病已成为目前女性盆底学的研究热点之一[6-8]。

盆底肌肉分为深浅两层,支持盆腔器官的力量主要来自骨盆底结缔和肌肉组织及抵抗腹腔内压力的能力,肛提肌以会阴浅横肌为主的浅层肌肉和深层肌肉起着最主要的作用,肌肉通过胶原纤维结构对尿道发挥收缩作用[9-12]。盆腔的支持结构复杂,盆底肌纤维由Ⅱ类、Ⅰ类肌纤维构成。浅层肌肉主要含Ⅱ类肌纤维,维持反射和自主收缩功能。深层肌肉主要含Ⅰ类肌纤维,维持持续张力。阴道分娩尤其是难产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会对这些纤维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容易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亟待采取适宜的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方案予以干预解决。

盆底肌功能训练是一项主要包括盆底肌训练和MFD生物反馈仪治疗的新兴生物行为疗法。在操作性反射的基础上通过转化肌肉电信号为产妇直观感受的听觉或视觉信号的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有意识且系统的功能训练可以解决产妇盆底肌训练发力不准、有效提高盆底肌的训练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早产、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Ⅱ类和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孕产妇进行干预,显著提高产后盆底功能,缓解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袁瑞芳,刘玲珍.提升孕产妇围生期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1):1532-1535.

[2]周倩.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在产妇产后盆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2):71-73.

[3]刘建华,冯伟,金蕾,等.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研究现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50-52.

[4]林月梅.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0):107-110.

[5]赖婷婷,梁桂英,杜爱琪,等.产后盆底肌训练对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5):68-70.

[6]何璐,朱秀梅,黄沁心,等.盆底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207-2211.

[7]刘馨,邵琳,刘巍,等.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1):2432-2434.

[8]吴红芳,何志慧.不同盆底康复疗法对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效果分析[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5):94-98.

[9]李海虹.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初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7):4028-4031.

[10]杨晗,计娟利.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对产后膀胱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18):108-111.

[11]唐红,吴辉.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障碍治疗及锻炼对患者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1):4854-4857.

[12]徐晓琳,付利平.会阴侧切对初产产妇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8,27(9):78-81.

(收稿日期:2019-03-11) (本文编辑:桑茹南)

猜你喜欢
分娩临床效果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