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通过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环节中综合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语文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结合现代化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具体讨论核心素养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必然关系,希望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随着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小学语文课程有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其中核心素养就是针对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学性质所提出具有实践性、内涵性以及发展性的创新教学纲领。所以,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切实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要求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争取进一步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准。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分析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在统计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后所提出的一大创新教学理念,所谓“核心”指的是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内涵,所谓“素养”指的是关于学科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发展能力。因此,“核心素养”概念并不只是单一的教学要求,它更多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向与教学意识,符合知识型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社会思维意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证基础语文素养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要结合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意识、实践探究意识、道德意识与爱国意识,等等。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语文知识教学只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是教学的全部,与传统教学比较而言,教师必须重新组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结构,针对小学生的个体特征,通过对其进行综合化的素养培育来实现现代化的人才教育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这样才会使得语文教学更有价值、更有魅力。
二、核心素养视阈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形式。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都会通过教材上的文章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发现文章素材框架下的思维逻辑体系,培养学生的语文组织与表达能力。传统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会将语文知识作为阅读教学的焦点,忽略学生的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只是要求学生重复背诵记忆语文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它并不具备发展性的语文教学能力,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语文知识的创造性能力,还是语文知识的联想性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所以,在现代化的新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例如,教師应该在课堂上保持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尊重学生的意见,将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逐渐形成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意识,能够主动地推动语文的学习进度,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对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会产生相关效益。
(二)强化对语言组织与表达的应用教学
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的基础要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协调好社会关系,而且还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切实开展实践化的应用教学,持续性地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结合语文小学内容,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亲身社会体验来感受基本的拼音规律、字词结构、词句情感作用等;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情境语言学习环境,让文章素材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载体,通过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课堂化模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文化鉴赏水平
在我国开放化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现代价值文化,这些价值文化包含着各不相同的文化属性,体现着时代背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渗透影响,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它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而言,这又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价值文化都是积极、先进的,这其中必定存在腐败、错误的价值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社会信息,延伸语文教学的内容,让语文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而是能够伸展到社会民生乃至于国家的层面,综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文化鉴赏水平,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具备辨别文化价值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审美标准,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结语
综上,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备现代化教育特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通过专业的教育素养来完善教学的设计、丰富教学的结构,让学生在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碧珠.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之研究[J].新课程,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