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红
〔摘要〕“强健开端”课程是美国社会针对幼儿与低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早期干预的情绪课程,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具有易操作的课程方案、系统的课程设置、儿童的自主建构、有效的课程评估等特点。介绍该情绪课程,并反思其在我国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有助于立足我国民族特点打破困境,努力建构我国的本土情绪课程。
〔关键词〕“强健开端”课程;社会情绪教育;本土情绪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6-0048-04
20世纪80年代起,情绪与情感开始受到心理学家重视,EQ和EI概念的提出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情商和情绪智力的研究热潮[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情绪课程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强健开端”课程是美国俄亥俄大学教育学院基于其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俄亥俄韧性项目”研究开发的系列儿童社会情绪学习课程之一。课程操作性强且易于推广,传播广泛,受到了加拿大、芬兰、英国等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认同[2]。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也出现 了各种心理压力与问题。从幼儿期就开始关注社会情绪能力的学习,这已成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在情绪课程的建构上尚处于零星的探索阶段,主要方式是引入国外情绪课程模式,“强健开端”就是率先引入的课程之一。但“强健开端”作为异质情绪课程,直接套用到我国幼儿园课程中,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为此,我们在介绍“强健开端”课程的基础上,对其在我国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加以反思,希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构符合我国幼儿发展与社会期望的本土情绪课程。
“强健开端”课程旨在为资源相对有限又想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情绪教育的学校提供一种耗时少、花费少且易于实施的课程体系,在促进幼儿社会情绪发展上十分有效,而且是一个真正能在学校环境中实施的情绪学习项目。课程根据儿童的年龄,分为学前期(Pre-k)和幼儿园到2年级(K-2)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课程各有10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课程实施时间为45分钟,并额外有选修课程。具体的课程主题与目标呈现在表1中[3]。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强健开端”课程的四大特点。
(一)易操作的课程方案
“强健开端”是专业性与易操作性结合的课程,实践证明它不仅对儿童情绪发展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对儿童的学业、自我表达等方面也有促进作用。课程的专业性并不妨碍教学实施的易操作性,首先,在课程时间设置上,课程有10个主题,每个主题的呈现时间为45分钟。如果一周开展一次“强健开端”课程,只需要持续10周,幼儿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接受有效的情绪课程指导;其次,在配套设施上,课程配套有教材、使用手册、图画、音乐等,每一主题都会提供案例和样本,教材的使用手册中详细介绍了每一课的目标和实施流程,甚至给出了每一流程的时间安排建议;最后,在教师培养上,“强健开端”课程的教师会在开始授课前得到专业的课程培训,在短期高效的培训后,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强健开端”课程的教学[4]。
(二)系统的课程设置
“强健开端”课程由专业的教育者和专门的组织机构编制,聚焦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几种关键性情绪,借此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情绪教学。这体现在,课程主题依据课程目标层层递进,具有高度内在系统性;课程内容安排遵循由易到难、由基础概念到实践操作的逻辑,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社会情绪学习中提升情绪能力;每一课具有相似的格式,注重课程内容组织的反复性和连续性,不断巩固儿童所学的知识。课程配套的教材、使用手册、视频等硬件设施以及为教师提供的课前培训和课后问答服务也是课程系统性的体现。由此可见,“强健开端”课程在目标、内容设置、组织形式、配套设施上都具有系统性。
(三)儿童的自主建构
“强健开端”课程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起点,立足于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学习的关键情绪情感,以生活化的实例引导孩子,让他们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主建构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会直接告诉孩子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解决问题,而是采用情境体验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主动思考。课程利用图画书这一教育资源,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引入与幼儿生活相关的真实案例,结合故事中具体的人物形象,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舞台表演等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儿童体验到不同情境下的快乐、悲伤、愤怒、厌恶等情绪,学习应對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与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有效的课程评估
为了让使用者能科学、便捷地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开发者们还研制出了专门的评价量表——社会情绪优势和心理弹性量表(The Social-Emotional Assets and Resilience Scales,简称SEARS)。与以往的评价量表不同,该量表是基于优势的评价,关注的是儿童积极情绪的获得,即从以往的“我还缺少什么”转变为“我已经学会了什么”。评价不是为了检测儿童的情绪能力缺陷再以治疗的方式来减轻儿童心理的症状,更多的是要提升儿童的情绪能力,预防和减少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5]。SEARS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量表,涉及的内容包括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应对困难等多方面的能力,运用范围不仅限于儿童个体的情绪能力评价,还可以扩展到全体儿童社会情绪能力问题的筛查与检测。
然而,机械模仿并不可行,在幼儿中推广社会情绪教育刻不容缓。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有问题行为的患病率在1984年为8.3%,1993年为10.9%,1998年为13.4%,2002年为18.2%,2012年则达到26%,其中以焦虑、抑郁等神经症为主[6]。严峻的现实状况下,以全面预防为导向的情绪课程构建刻不容缓,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就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便会拥有一个有生命的植物。”[7]学习和引进“强健开端”课程,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课程模式,而是要充分吸取他国的长处,转而发展我国本土的情绪课程。
(一)中美社会背景与教育理念的差异
美国作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超级大国,社会文化中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自由民主,在情绪表达上具有直接性和激烈性。中华文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熏染,讲求中庸和内敛。在经济发展瞬息变化的今天,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表现为重视集体主义、讲求情绪的内敛。这种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中美双方对幼儿应学习的关键情绪及情绪表达方式存在认知差异。并且,我国的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主智主义的影响,幼儿教育中更加关注语言、数学等智慧技能的提升,对于情绪这一内隐性能力的关注程度不高。即使在目前幼儿园开展的社会领域的学习中,也更多地关注合作、交流等社会交往技能的提升,很少把幼儿的情绪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我国情绪课程的本土化建构进程一直进展缓慢。
(二)中美教育制度及师资水平的差异
“强健开端”课程的开发与推行受益于美国教育制度,他们关注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建立了最早进行社会情绪学习研究的学术、社会与情感学习协作组织(CASEL);他们的师幼比远高于我国,教师能给予每位幼儿更多的关注,对情绪学习的指导更加个性化;幼儿教育设有专门的财政资金,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情绪课程的推行阻力小。相比之下,我国专门的情绪学习研究机构还在孵化之中;师幼比较低,平均每个教师对应十几个幼儿,难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情绪学习差异;在资金投入上虽有改观,但总体投入量不大,区域不均衡严重,难以保证情绪课程的开发与推行。另外,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幼儿教师的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整体素质低于美国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情绪学习上仍有不足。
(三)家长及政策制定者重视程度的差异
家长及幼教政策制定者的参与和重视,是美国“强健开端”课程顺利开发和普遍推行的重要因素。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帮助各种情绪学习研究组织和机构展开情绪课程研究设计,专家学者在这种支持性氛围下能够专心研究,全力开发符合社会需要的情绪课程。情绪课程的实施也得到了家长、园长、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他们全力配合教师开展情绪教学,提供各种资源,与教师的教育形成合力。然而迫于现实压力,中国的家长在工作上的时间投入较多,难以分身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些家长甚至不能理解情绪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那是“不学无术”。同时,我国的幼教管理机构与一线教师、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较少,政策制定与实际教学之间有脱节,专家学者不能在幼教实践中进行反思和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也存在断层,这些阻碍了情绪课程的本土化建构。
“强健开端”课程在美国学前情绪教育中的成功开展,是基于美国的教育制度。我国对“强健开端”课程的学习,要站在中西融汇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本土化建构,打造具备中国文化底蕴的本土化情绪课程。
(一)紧扣关键情绪,促进情绪课程经验化
情绪在本质上是抽象内隐的个人感受,但我们可以通过人们的外部表情、身体姿态等来推测情绪,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经验行为具备高度的情绪化。在情绪课程本土化的实践中,我们要立足中国儿童的核心情绪和核心经验,发掘儿童实际生活与情绪学习之间的联系,关注经验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首先,相对美国追求个性鲜明的情绪教育而言,我国更加追求平稳、温和的情绪表现,更加强调对情绪的自我控制。所以在情绪学习中,除了开心、难过、愤怒等情绪的学习,还可以发展儿童平和、安静的情绪体验,从理解自己的情绪开始,逐渐产生移情,并以交谈、协商等温和的方式解决人际冲突,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其次,情绪的成分复杂,具有內隐性和弥散性,情绪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极易走向空泛肤浅,因此我们要把握“经验”这一主线,在幼儿自身完整经验的引领下组织情绪教学。如从小班入园开始,幼儿就面临与父母分离带来的焦虑情绪,接着便是认识新老师和结交新朋友的快乐,在结交新朋友时遇到困难则会产生伤心、害怕等情绪,幼儿入园后所经历的事件都可以作为社会情绪学习的素材来源。选取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被欺负、被忽视、被拒绝等,依靠这些“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情绪”来支撑幼儿园情绪课程的推进。如果有一些幼儿没有此类生活经验,可以直接让其他有经验的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大家在同伴的经验情境下展开讨论,分享自己想到的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的小方法。
(二)创新课程教研,推动情绪课程园本化
国家的教育制度与课程的适配度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学前教育体制在师幼比、资金投入、教师质量上都有优势,但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幼儿园课程,加强园内情绪课程教研活动,以幼儿的发展阶段特点为基础,以“强健开端”课程优点为指导,推动情绪课程园本化。
建构园本情绪课程,要抓住关键情绪主题,主题可以从幼儿的生活实践中捕获,如受欺负了、入园焦虑、宠物生病了等情绪事件。要注重情绪目标设立的连贯性,涵盖从情绪体验、情绪认知到情绪调节,如先让孩子体验宠物生病了的难过,这个体验可以来自亲身经历,也可以是教师的创设情境,接着明白自己为何会感觉难过,最后进行情绪调节。情绪具有个体性,面对同一事件,每个幼儿的情绪体验不同,鉴于我国班额较大的现状,情绪课程应该分小组进行,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小组教学的基础上,固定情绪课程实施的时间,到了固定时间,就出示情绪学习的标志,在安全且幼儿有准备的环境中展开教学。情绪教学包含事件(情境)讨论、原因分析、实践回顾三个环节,首先以实际的经验或情境的创设引起幼儿情绪的唤起,接着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最后以角色扮演、绘画、游戏、分享等实践活动去回顾整个课程。在进行幼儿情绪教学时,我们的教师也要树立弹性教学的观念,以儿童为本,根据班级规模、孩子个体差异灵活地使用教材。在课程实施中,要关注孩子的表现,判断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当前的教学方式,当孩子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三)开展持续研究,支撑情绪课程本土化
專家学者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研究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原始动力,还能产生持续的动能,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设置及配套设施。“强健开端”课程引入我国,也迫切地需要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支持,结合我国实际,从课程设计、案例解读、评价工具、课程成果、外部环境支持、师资培训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本土化建构。
首先,在设计幼儿情绪教学课程时,我们要转变以往注重对有情绪问题的儿童进行个别干预的理念,树立全面预防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情绪课程的学习,预防儿童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我们还应将情绪课程融入幼儿园的常规教学中,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次,通过案例解读,使幼儿教师更清楚地理解情绪课程的实施流程。案例要根据我国幼儿实际稍加调整。再次,在课程评估上,可以在“强健开端”课程SEARS评价量表的基础上改编,研发专门针对我国幼儿的情绪评估量表。情绪课程的实施效果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鉴别,使用情绪评估量表对接受情绪课程教育的幼儿进行测量,以此来确认情绪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最佳的实践方式。另外,在课程成果得到强有力证明后,应去争取外部的环境支持,尤其是幼儿家长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形成教师主导、家长参与、社区帮扶、政策支持的全方位立体支持环境。最后,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幼儿情绪教师培训模式。要认清我国目前幼教资金不够充裕、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总量大的现状,创新使用互联网培训、案例解读、园所教研等方式进行培训。要做好培训配套设施如教材、案例、教具等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铭珊.主题教学中的幼儿情绪教育之探究[D].台东:台东大学,2009.
[2]江筱一. 青少年社会情绪学习国外课程比较及课程开发[D].南京:东南大学,2016.
[3]陈琴. 从个别干预到全民预防:美国“强健开端”课程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6(1):57-65.
[4]Merrell,K.,Parisi,D. M.,Whitcomb,S. A.. Strong Start grades K-2:A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urriculum[M]. Baltimore,MD: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2007.
[5]Beaver,B. R.. A positive approach to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problems[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2008,39(2):129-139.
[6]闫温乐. 英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0):32-37.
[7]Sadler,M.. How far can we learn anything of practical value from the study of foreign systems of education[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964(7):307-31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