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英
有这样一个故事:许多国家的孩子们在一起玩沙土,其中有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他的母亲只是微笑着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自个儿尝试动手实践,并时常鼓励着:“你真会想办法,妈妈相信你!”而中国母亲看见孩子笨手笨脚的模样,就迫不及待地说:“来,让妈妈教你,别瞎忙!请你把漏斗对准瓶子口,再把沙子灌下去。”而后一板一眼地指导着自己的孩子如何操作。从这一次活动中,我们就能发现他们在教育孩子上的差异,外国家长喜欢陪伴孩子,而中国家长乐于替孩子包办代替。
叩问中国的家庭教育会发现,大部分的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太多的爱,在不断给予这密不透气的爱的过程中,无意间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权利。由此,我们要反省,不妨向后退一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自由发展;多藏起一些爱,相信孩子一定能行,相信“别人的孩子能做到,自己的孩子同样能做好”。家长要学会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成长中的孩子必须独立承擔他生命里的责任。过度保护就是对孩子创造力无情的扼杀。试想,假如一个孩子别的事都不做,只是好好学习,那么他是绝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的。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他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很难把一件重要的事情做好。
我们应学会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教育体现在每一件琐事上,每一个举动上,每一次眼色中,每一句话语里。我们要学会把这些话挂在嘴上,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面对困难,要勇于说:“我能行!”与人相处,要主动地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非常简短平易的话语,却犹如拨开云雾见天日,能激励无数孩子走出黯淡迷茫,也重新点燃众多父母的希望。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要大胆放手,不要管得太多、太细,要给孩子更多的信任,让孩子自我成长。还要多注意沟通技巧,不要采用教条式的教育。孩子的年龄不一样,沟通的方式方法也要注意调整,应以欣赏鼓励为主,如果要批评孩子,就要针对具体事件帮他分析错在哪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引导他们。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等待,学会发掘,学会分享,给孩子的心灵安顿一个栖息处,用爱点燃孩子的心灵,灌溉孩子的生命。要牢记,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孩子感到自卑。相信孩子,让孩子多正视自己的长处,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樾园小学,衢州,3244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