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平 张永生 谢新接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在社区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985例具有阿司匹林应用指征的患者,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结果 共发放985份问卷, 最终回收905份, 有851份问卷符合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标准。以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占比为74.15%, 明显高于女性的25.85%;一级预防占比为5.88%, 低于二级预防的94.12%;年龄分布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41~50岁、31~40岁和51~60岁, 占比分别为37.72%、26.44%、23.03%;合并危险因素≥3项的患者占比为18.57%;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占比为22.33%。结论 社区应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以男性和二级预防为主, 且呈年轻化趋势, 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 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应加强对阿司匹林的规范化使用。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预防;阿司匹林;调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65
心血管疾病泛指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及高血压等原因所致的心脏血管疾病和脑部血管疾病的统称, 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1, 2]。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性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而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 是《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推荐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用药[3-5]。本研究中主要对社区内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并分析影响阿司匹林应用的因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985例具有阿司匹林应用指征的患者, 纳入患者在社区居住时间>6个月, 对于本次调查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加入;排除伴有精神疾病及智能障碍等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 排除行动不便无法参与社区调查及体检者。
1. 2 方法 参照《心血管风险评估项目》制定调查问卷, 调查开始前对全科医师进行培训, 经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医生进行调查并填写问卷和表格,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既往病史、慢性病患病情况、存在的心血管高危因素、目前诊疗措施及用药、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等。若同一患者存在多种高危险因素, 则分别计入各风险因素内。
心血管病一、二级预防标准:按照《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应用阿司匹林(75~100 mg/d)一级预防标准为:①≥40岁的糖尿病患者, 或≥30岁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早发心血管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白蛋白尿等)。②高血压且血压控制<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 同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a.年龄≥50岁;b.具有靶器官损害;c.糖尿病。③合并以下项目中≥3项危险因素:a.血脂异常;b.吸烟;c.肥胖;d.年龄>50岁;e.早发心血管家族史。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人群:有稳定型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缺血性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及周围动脉硬化疾病患者。
2 结果
共发放985份问卷, 最终回收905份, 有851份问卷符合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标准。以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占比为74.15%, 明显高于女性的25.85%;一级预防占比为5.88%, 低于二级预防的94.12%;年龄分布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41~50岁、31~40岁和51~60岁, 占比分别为37.72%、26.44%、23.03%;合并危险因素≥3项的患者占比为18.57%;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占比为22.33%。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基础是血液成分改变、粘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进一步形成血栓, 影响脑及心脏的供血, 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有所完善, 但心血管事件发生后引起的相关功能障碍仍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6-8]。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处理的主要原则是预防大于治疗, 因此, 通过规范化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形成, 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 提示本社区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女性, 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 男性的生活压力较大, 且男性人群中存在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较多, 因此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女性。本研究中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使用率为5.88%, 远低于二级预防的94.12%, 在郑颖[9]的研究中, 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使用率为26.80%, 说明本社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率较低, 未达到广泛应用, 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较多, 而本社区医生对阿司匹林的使用重视度不够。本研究中以阿司品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分布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41~50岁、31~40岁、51~60岁, 占比分别为37.72%、26.44%、23.03%, 说明心血管发病率逐渐呈年轻化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体的代谢缓慢, 血液循环功能逐渐下降, 血管脆性增加, 因此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而本研究中以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最高的为41~50岁年轻人群, 其次为31~40岁人群, 第3位是51~60岁人群, 说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 分析原因是由于31~50岁年龄段是社会的主要经济体和劳动体, 其承受的生活压力较大, 加班、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较多, 因此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更高。合并≥3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占比为18.57%, 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占比为22.33%, 说明本社区符合一级预防的人数较多, 而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用药率低, 增大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在今后的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中, 应做好社区医生的培训工作, 全面掌握并落实《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的防治内容及指征, 提高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使用率[10-12]。另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做好本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 做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档案记录, 定时开展社区心血管疾病健康宣教活动, 强化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管理,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化使用阿司匹林。另外将31~60岁年龄段人群作为健康宣教的重点对象, 做好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 增强此年龄段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 改善其健康认知和行为, 以降低社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3-15]。
综上所述, 社区心血管疾病预防管理中男性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率较高, 且以二级预防为主, 且呈年轻化趋势, 社区患者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在今后的健康管理中应普及对阿司匹林的规范化使用, 改善阿司匹林的用药现状。
参考文献
[1] 应萍. 西部某市城乡高血压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现状及干预措施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 34(2):142-14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5(14):263-279.
[3] 王振海.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4, 20(16):145.
[4]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阿司匹林在動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6(1):106-108.
[5] 刘佳敏, 白雪珂, 高岩, 等. 2001至2011年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阿司匹林使用趋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8, 26(1):85-90.
[6] 左惠娟, 邓利群.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 37(11):8-13, 34.
[7] 马志毅, 杜雪平, 孙宁玲, 等. 北京社区全科医生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 16(9):676-680.
[8] 郭炳锋. 阿司匹林在社区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5):152-153.
[9] 郑颖, 刘玉红, 张海川, 等. 北京某社区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应用调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 16(7):557-559.
[10] 林鸿波, 沈鹏, 李小勇, 等. 阿司匹林在社区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的用药现状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12):927-929.
[11] 张晨光. 本院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33):188-189.
[12] 袁霞. 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24(6):321.
[13] 汪芳.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与指南规范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9):3519-3523.
[14] 郭剑津, 杨涛.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4(8):506-508.
[15] 许超蕊, 安丽萍. 探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26(3):370.
[收稿日期: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