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探究与文化扶贫

2019-09-30 13:34叶贝李子菁
北方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SWOT分析乡村旅游

叶贝 李子菁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旅游业成为目前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乡村旅游扶贫计划更是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以分析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旅游开发条件为出发点,经过实地考察、问卷采访和文献研究等手段综合评价当地旅游发展潜力,对灵璧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城镇合作以促进招商引资;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扶贫;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7-0154-02

一、引言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其地处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圈内,发展前景广阔。该地拥有奇石文化园、虞姬墓、农业博览园、钟馗文化园、磬云山等旅游景点,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鐘馗的故乡,中国四大观赏石之首灵璧石的主产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钟馗画之乡”。近年来,灵璧县将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摘帽”重要抓手,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途径,致力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带动部分民众脱贫,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运行体系。灵璧县政府从“政策带动”“景区带动”“重点区带动”“乡村旅游带动”四方面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计划到2020年,高标准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据统计,2017年灵璧县旅游业帮助本地区贫困人口1 841人,但是景区知名度不高且发展缓慢。灵璧县景区能够稳步发展,是否能真正发挥带动脱贫的价值,能否让贫困户满意,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从而更好地发挥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文化扶贫。

二、理论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振兴计划一直是近年国家和各界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王琼2018年在浅析宿州市旅游资源开发时,就目前宿州市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宿州市文化挖掘、资金支持、旅游宣传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政府、企业等的大力支持。朱琼琳2017年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应该以贫苦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王庭、张寅等人结合安徽省自身优势,阐述了其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不过大多数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鉴于此,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2019年1月12日到14日在宿州市灵璧县的乡村旅游景区进行调研,切实考察当地的发展情况,希望为灵璧县的魅力乡村建设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三、发展现状实地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此次调查以灵璧县的当地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各大景区的了解程度和游玩频率。根据问卷结果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出灵璧县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促进该地乡村旅游发展,

(二)实施过程

此次调查实施过程从2018年1月12日至1月31日,前期通过纸质版问卷调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当地民众进行随机发放,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跟他们进行交谈,记录下游客或民众对于景区的看法和建议。最终总共收集了278份问卷,删去填写时间过短的无效问卷(20份),总共回收了258份有效问卷数据。

四、综合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民众了解当地文化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4.29%的民众表示一般了解,有38.57%的受调查者表示较为了解或十分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众的配合度高对于当地旅游发展是十分有利,可以直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通过对当地景区建设是否完善进行调查,数据显示27.14%的受调查者表示景区建设并不完善,62.86%的民众觉得基本完善,只有10%的人认为景区建设十分完善。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民众对景区基础设施评价较好的比例较低,大部分还是持中立态度,景区建设还有待提高。

通过对本地最值得开发的资源和文化进行调查,数据显示47.45%的人认为奇石文化是最值得开发的资源,其次是楚汉文化和钟馗文化。如何将资金配比发挥最大效益,合理开发这三大主要文化模块,是灵璧县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

通过对旅游开发是否会带动脱贫进行调查,数据显示40%的民众认为旅游资源开发绝对会带动脱贫,45.71%的人认为可能会带动脱贫,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人觉得灵璧县的资源开发必定会给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福利。

(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灵璧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28种,现已开发利用的有11种。其产地所发现的奇石更是十分罕见,价值极高。作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灵璧县拥有两个4A级景区,三个3A级景区,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并以奇石文化、汉文化与民间文化为三个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

民众配合度高,政策大力支持。2016年11月,灵璧县被国家批准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灵璧县委、县政府积极把握机遇,聚力于乡村旅游资源振兴计划,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创新商业模式,推进旅游产业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切实将乡村旅游打造成能脱贫、可致富的优质产业。

2.劣势分析

营销渠道窄,宣传程度不够。由于灵璧县乡村旅游产业处于发展成长期,并未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合、政企联手的联合宣传促销机制。未能完全建立旅游品牌市场营销体系,尚未采取专业化、市场化营销手段,旅游品牌精准营销的目标尚未达成。对于公共场所、会展节庆、电视报刊、网站论坛和微信等平台利用不够充分。

资金投入不够,项目难以实施。灵璧县大部分景区虽然已初步完成一期工程,但由于资金的匮乏和相关人员不到位,二期甚至是三期工程难以开展,许多项目已被搁置许久,以致造成景区的空窗期期限较长,不能吸引游客,也难以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景区周边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过团队在各个景区实地考察,可以发现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各景区服务人员较少,娱乐设施损坏现象严重。此外,灵璧县的往来交通十分不便捷,县城交通不准点、线路不明确,给游客造成不便。同时,灵璧县的大部分地方环境治理也相对薄弱,周边路面环境较差。

3.机遇分析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前的发展机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向高层次需求转变。而乡村旅游由于原生态、性价比高等特点,会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入门产品,这些需求将带动中国乡村旅游业稳步快速增长,也必定会给灵璧县乡村旅游业带来机遇。

4.威胁分析

目前,灵璧县的乡村旅游虽然蓬勃发展,却并没有具备核心优势,各大自然景区纷纷投资开发,以图在这市场中分一杯羹,这导致国内乡村旅游行业一大明显特征即为产品同质化严重,各乡村旅游景点项目大同小异,代替性强,无法采取差异化营销。因此,灵璧县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靈璧县旅游宣传应维持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新闻宣传可信度高,费用低廉,景区需要和各客源市场的主要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向他们发出邀请,如有电视专题、报纸文章播出或者发表的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好不同媒体的不同特点,针对不同人群,让游客对景区有更清晰的了解,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加强城镇合作以促进招商引资

灵璧县政府可以加强城镇合作,积极引进外资,助力当地旅游文化建设。通过颁布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和加大投资合作。政府可以采取税收、土地、资金补助等综合优惠政策,给企业创造较为优良的环境,提供相关便利。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奇石资源等,顺应资源市场配置招商,吸引相关奇石加工、工艺品加工企业。

(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景区应尽快完善相关景区内旅游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休息场所、超市等建设,为游客游览参观提供方便,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景区还应经常组织景区设施维护保养,延缓各种设施的老化损坏速度。同时,景区应适当提高服务水平,补充服务项目,为游客打造一个全方位服务的旅游环境,从而树立良好的景区口碑,增加游客回头率。

参考文献:

[1] 王 琼.浅谈宿州市旅游资源开发[J].知识-力量,2018(10).

[2] 蔡雪洁,章吴丹.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 张 寅,潘 晶.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0(23).

[4] 朱琼琳.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宿州市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7).

[责任编辑:王功巧]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SWOT分析乡村旅游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