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红 汤玲俐 黎群娣
【摘要】 目的 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40例高热惊厥患儿,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0.0%, 远低于观察组的9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3.3±1.0)d、高热消失时间(25.4±1.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1.4)d、(43.2±1.7)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并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99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 同时也是一种危急重症, 3个月~2岁儿童为其主要发病群体, 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发病初期。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的呼吸道受到感染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疾病所导致的。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抽搐、双眼发直、眼球斜视等[1],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等情况, 患儿处于高热状态下, 其心理、生理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 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对该疾病患儿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深入探究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患儿中, 男12例, 女8例;年龄1~8岁, 平均年龄(5.1±1.5)岁。观察组患儿中, 男11例, 女9例;年龄2~9岁, 平均年龄(5.4±1.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行常规急救护理, 具体如下。以常规急救诊治流程为依据, 在病床上平放患儿, 将其衣领解开, 为了避免呼吸道阻塞, 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以此来降温;静脉推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 以此来抗惊厥;给予患儿面罩式吸氧, 在其紧闭牙关或者反复抽搐的情况下, 及时采用开口器开口, 防止将舌头、口唇咬伤。同时还可给予患儿穴位按压、注射镇静剂、迅速给氧以及降温等措施。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①急救措施:患儿取去枕平卧位, 将其衣领松开, 头部偏向一侧, 将口腔中各种分泌物清除干净, 舌头向外轻拉, 防止出现舌根后坠现象[2];确保急救物品准备充足, 留置针穿刺过程中, 合理选择具有较高弹性的血管, 确保输液处于通畅状态, 若患儿症状反复发作, 则给予其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及时帮助患儿降温, 可采取退热贴贴额头、头枕冷水袋或带冰帽、温水擦拭等多种方式, 如果通过以上处理后, 患儿体温并没有明显降低, 则可遵医嘱给予其口服降温剂;若口喉部分持续产生泌物则采用吸痰器吸出, 以确保其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及时对患儿行吸氧治疗, 以此来促使脑缺氧状态得到有效缓解。②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患儿瞳孔、脉搏、心率、体温以及血压等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3], 仔细观察其惊厥发作之后的精神状态, 了解其是否有腹泻、黄疸以及呕吐等现象出现。③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等情况, 因此, 护理人员应对其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 以此来获得患儿家长的配合与信任, 病情较为平稳后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惊厥出现的具体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同时, 还可通过轻抚患儿背部等方式给予患儿安全感。并通过播放音乐、动画片等方式, 吸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以此提升患儿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④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病房整洁、安静, 最大程度上将各种噪声刺激减少, 对室内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控制, 最大程度上避免易引发惊厥的各种因素;若患儿处于昏迷状态, 未清醒, 则可以对其行胃管鼻饲;因为患儿年龄较小, 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 避免碰伤、坠床等不良事件出现[4]。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护理后, 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且高热症状与惊厥症状消失;有效:护理后, 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且高热症状与惊厥症状逐渐得到好转;无效:护理后, 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 且高热症状与惊厥症状未消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指标包括惊厥消失时间与高热消失时间。
1. 4 统计學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0.0%, 远低于观察组的9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3.3±1.0)d、高热消失时间(25.4±1.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1.4)d、(43.2±1.7)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大脑皮层抑制能力较差, 兴奋性冲动容易泛化, 促使神经元群放电过度, 骨骼肌群也会随之出现短暂性收缩运动, 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失禁、眼球斜视、面色青紫、紧闭牙关、意识突然丧失等[5]。目前, 临床针对小儿高热惊厥主要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且通常情况下都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在急诊护理中, 由于患儿会受到心理以及生理等因素的影响[6], 致使治疗质量大打折扣, 进而影响患儿的康复。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至关重要。当前,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能够很好地促进患儿恢复健康[7, 8]。针对性护理是在全面结合患儿情况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个体化护理, 同时指导家属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 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0.0%, 远低于观察组的9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3.3±1.0)d、高热消失时间(25.4±1.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1.4)d、(43.2±1.7)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同时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柳雪霞. 针对性急救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36):109-110.
[2] 韩美玲.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7):96-97.
[3] 郭亚. 探析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工作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25(18):162-163.
[4] 周晓丽. 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26(6):141.
[5] 肖云珍, 罗玉星, 苏燕青, 等.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9):137-139.
[6] 陈燕丹, 谢泽漫, 黄楚芝. 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5):287-288.
[7] 劉培. 探究针刺治疗患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15):117, 119.
[8] 孙岩.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6):109,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