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岚
(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儿科,吉林吉林 132000)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随着年龄问题的增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甚至会危害生命。据我国国家心血管研究会统计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阶段发病率占89.7%,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术后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包括静脉血栓、肢体静脉栓塞、末梢坏疽“蓝趾综合征”等,虽然当前我国医疗水平较为先进,但是对于并发症的护理也应该重视起来,该文意在探究老年心血管疾病下肢动脉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以期为相关医疗机构在护理方面提供借鉴。该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段,现报道如下。
该院共接收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458例,有449人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其中下肢动脉并发症的患者有419例。在419例患者中,男性259例,女性160例,左下肢者患者158例,右下肢患者176例,双肢患者85例。
对419例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划分,分为三组:≤70岁、>70岁≤80岁、≥80岁,对这419例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并发症做详细的记录,并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辅导。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表1 一般资料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在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身体体征检查,明确患者是否有什么隐形疾病,为患者手术打下基础和前提。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大概的讲解以及手术的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术前需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检查,这是手术的第一步也是以要步骤,通过术前检查可以减少手术进行中的未知风险,对患者自身负责也是对医生负责。体征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x线、心电图、彩超等。由于患者年龄较高,对于患有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调整血糖指数,对于老年病人还应做好呼吸道管理,训练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卧位咳嗽、咳痰的方法。
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重要的一个环节。术后护理的好坏与患者康复的时间、回复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进行术后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手术患者本身而言,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术后需要积极地与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沟通手术的过程、手术的效果、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患者在手术后有提前的预防措施。对于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者要定时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是否出现疼痛部位、是否有头痛腹胀等情况发生、是否排气等。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情况,如术后的躺姿、卧姿、行动、进食、饮水等,严格观察术后伤口部位是否有肿胀或者颜色变化的情况,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减少对盐的摄入,忌辣、忌烟、忌酒对于患者提出的自身发生的问题要足够重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小良刺激的影响。注意安排休息时间,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心里,放松心情。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的生理机能、代谢都处于下降的状态,因此手术难度较高,手术时间也会增加,医生在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更多。无论是术中还是术后都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因此,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尿量、四肢肌力、患肢的血运,肿胀程度及疼痛缓解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当发现问题是及时询问或告知医生。当患者的血压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遵医嘱运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血压过高或过低引起脑出血和脑梗塞,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补液的总量及速度,量出为入,记24 h出入量,根据尿量和心率调节输液速度。同时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术后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每1~3 h翻身拍背一次,对于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内吸痰。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术后仍然应该密切加强血糖监测,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尽量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同时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讲明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应急方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指导,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进食以低脂低胆固醇及富含优质蛋白和丰富纤维素、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保持大便通畅。指导其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并定期复查,适当活动、锻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疗已经达到先进的水平,甚至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我国已经达到领先的水平。但是对于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是由于自身不重视或者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告知注意事项,因此就会导致患者恢复周期长,或者需要二次手术的情况发生。老年人心血管下肢动脉病发症手术简单,但由于患者大多年龄较高因此在手术时需要考虑的事情也非常多,且会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因此,对心血管下肢动脉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要做到:术前、术后的沟通、叮嘱、安抚等,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分为,使患者可以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更快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