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模式创新研究

2019-09-28 02:33李雪丽夏奕聪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盘锦市旅游艺术

陈 艳,李雪丽,夏奕聪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模式创新研究

陈 艳1,李雪丽2,夏奕聪1

(1. 鲁迅美术学院 大连校区,辽宁 大连 116650; 2. 大连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公共艺术是指可以依托任何媒介进行创作,放置于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将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能够丰富文化旅游元素,提升文化旅游项目独特性和质量,体现了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模式的创新。以盘锦市为例,探讨将公共艺术融入当地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创新过程、创作产品和效果评价。“盘锦模式”为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指导,同时提供了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公共艺术;文化旅游;模式创新

1 公共艺术与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

1.1 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公共艺术是指可以依托任何媒介进行创作、放置于公共空间并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1]。公共艺术的类型十分广泛,雕塑、景观、街区等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城市中合理运用公共艺术,能为城市注入活力,满足人们的审美与人文追求[2]。随着公共艺术研究的深化,公共艺术从内涵到外延不断拓展,新的艺术形式不断被创造出来,最终发展为具有当代性意义的公共艺术[3]。

1.2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2.1 文化旅游项目特点使公共艺术融入具有可行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为突出旅游的独特性,各地越来越注重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项目开发。文化具有无形性,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文化如何表达为游客可理解的旅游内容以及如何转换成可观可感、可体验的旅游产品,已成为巨大的挑战和成功的关键。如何用文化诠释旅游,又如何用旅游更好地传播文化,值得研究[4]。公共艺术注重用艺术形式将文化内容进行表现,从而能够很好地嵌入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实现从无形文化到具体文化符号的转化,使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开发具有先天优势。

1.2.2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使得公共艺术融入具有深刻意义

当前文化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对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现今许多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对文化的美学开发不够专业,没有利用好文化资源,体验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公共艺术的创作一旦脱离了艺术精神,成为文化的快餐和应景之作,就脱离了它真正的使命和意义[5]。许多景区过分追求现代化,粗制滥造人为景观,没有达到文化旅游应有的品位。

(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单一。我国旅游业现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旅游产品需求上呈现出个性、特色、品质等要求[6]。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很多地区蜂拥而上,缺少规划,没有根据地方特色进行设计,产品类型千篇一律。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跟风问题,导致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够。

(3)宣传的方式、力度有限。很多文化旅游产品受资金、市场运营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宣传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

(4)缺少专业人才。文化旅游开发涉及文化元素向旅游产品的转换,需要旅游业界、文化领域、美学领域和艺术领域等多学科人才的共同参与。而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中,复合型人才或开发团队的专项人才短板,使得文化旅游项目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出现失真、少美、缺体验等各种问题。

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的融入就具有了更多意义。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不成熟,且缺少在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方面的理论总结。本文基于课题组近几年的实际工作,对盘锦市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进行总结,以期对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的实践提供借鉴,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1.2.3 公共艺术范畴的不断扩大使二者融合具有更多的切入点

现代公共艺术范围不断扩大,更具参与性、互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能为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公共艺术不再仅仅是“美化”城市空间的装饰品[7]。全民都可参与,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这一特征与文化旅游融合,增强了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现今文化旅游不再是仅仅依靠有限的资源,而是依靠创新创意驱动,“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文化旅游的主要特征。这些为公共艺术融入其中提供了空间。

1.2.4 地域文化底蕴使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坚实基础

文化对于公共艺术和旅游发展在功能上的共性使得公共艺术天生具有融入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厚的、可挖掘的地域文化底蕴是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结合的基础。对于一个城市,最具有吸引力且取之不尽的“资源”正是它的文化价值;文化也为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结合城市规划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使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建设,使其传承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协同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8]。依托地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并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

1.2.5 旅游者艺术审美素质的提高使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9],其审美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艺术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审美、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旅游项目千篇一律且没有特色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审美的需要,整个社会对高端、新颖的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不断提高的旅游品味使文化和旅游的常规化、单一化结合难以发展,在将来,文化旅游与艺术的融合会越来越多,使得文化旅游产品的展示方式越来越丰富。

2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的创新领域及创新意义

2.1 创新领域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的创新领域主要包括:

(1)产品创新。公共艺术产品有各种类型,如雕塑、装置、景观等,这些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将文化符号进行有趣的表达,并能够以相对朴实的姿态贴近大众,这些产品类型经过旅游化加工,可以很好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因此,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大大拓展了旅游产品创新的思路和来源,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更加多样化和独特性的发展。

(2)创作主体创新。在公共艺术创作领域有很多的创作主体,不仅是专业的艺术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成为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他们知识背景多样,文化表达方式和产品类型也具有差异性,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后,可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创作思路,最终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创作主体的扩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速度和质量,促进文化旅游项目推陈出新。

(3)生产方式创新。传统的旅游项目是由专家出创意,自上而下的创作路径;公共艺术融入后,艺术家等的参与体现了跨领域的横向创新;互动性的社会大众的参与,也是自下而上创新路径的体现,形成共享式的创新方式。公共艺术的创作生产需要根据实际空间环境构思、创意,选取适合的材料与表现方式,进行艺术性创作。在公共艺术创作生产中,“既要坚持个人的探索、怀疑和批判意识,也要顾及社会赖以融合、包容的多元、制衡和复杂性”[10]。公共艺术的生产方式融入旅游中可以用更适合的方式展示当地特色,作品可以成为地域的象征。

(4)宣传营销手段创新。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营销涉及文化的符号化设计、旅游形象的表达以及视觉形象等一系列设计,公共艺术的融入,有助于转化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可视化;将文化符号进行合理化编排和组合,形成既独特又符合大众消费特征的营销手段,能够有效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形象的构建和知名度的提升。

2.2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的创新价值

(1)地域文化内涵有了更灵活、更多元的呈现和表达途径。公共艺术从各个角度引导了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11]。当今人们大多对于好玩、好看、个性的展示方式更有兴趣。将文化传统用公共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丰富了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吸引力。

(2)溢出价值。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提升旅游项目的艺术、经济价值,更可以发挥城市形象的代言作用,或者发展为城市地标,对于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后也对生态保护、传统继承等方面创造出很大的溢出价值。

(3)跨学科的参与,全员参与和共享,丰富创新内容,提升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相符合,与全域旅游概念相符合。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不仅是专家、旅游景区的参与,更需要公共艺术、品牌营销等各领域专家的参与才能完成。随着创新领域的扩展,创作主体的扩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都可以成为旅游产品的创作者,同时也提升了创新速度。这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帮助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各类项目的融合发展,符合全域旅游的发展概念。对用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

3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盘锦市利用地方特色策划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公共艺术的因素融入其中,进行了一系列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积累了大量的创新经验。

3.1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创作过程

盘锦市在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呈现给公众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在团队构建上,盘锦市组织了跨学科、跨专业的专家队伍,其中有专业美术学院的教授、海内外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策展人、地方主管领导、文物专家、民俗专家和旅游学界业界人士。在创作过程中,盘锦市与鲁迅美术学院合作,推动艺术因素与旅游产品的融合。

(2)在市场调研上,团队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市场分析,调查了国内外类似旅游项目的经验与教训,制定了“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的策划方案。团队成员深入分析了盘锦市的地方文化元素,最后以传统民俗文化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进行了一系列设计。

(3)在文化可视化表达和符号设计方面,鲁迅美术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的美术类院校,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民俗专家合作,运用当代设计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雕塑、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在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创作过程中,参与的专家、艺术家不断提升创新工艺、理念,最后呈现出旅游文化演出、旅游文化主题公园、创意产业、旅游文化节庆等旅游产品。

3.2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产品呈现

3.2.1 旅游文化演出——原创节目

在盘锦市,稻艺文化由来已久,但如何将其有效地呈现,却是策划时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将其搬离土地,则离开了文化的原生土壤,导致失真,也失去了文化的体验性。而如果不进行加工创作,文化符号无法进行集中地呈现,就不能满足旅游者在特定一段时间内集中领略当地文化的需求。随着文旅融合,越来越多人看表演不是走进剧院、演艺厅,而是在旅游景区[12]。中国旅游业处于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时期,旅游活动越来越突出文化性和体验性,实景演艺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13]。

2017年5月,在盘锦市辽河口稻艺文化园内上演了情景演艺《印象辽河口》。14个原创节目新奇、独特,通过艺术化情景再现表演和稻艺制作的表演道具等方式,向游客再现了盘锦市的稻作文化(见图1)。使这次活动成为一次公共艺术作品结合传统农业文化的展示。

用节目展现传统农耕文化打破了传统图片、文字展示的枯燥无味,而且将表演上升到了公共艺术的高度。这样的方式既扎根原生环境,又符合旅游产品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两难困境,加快了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

3.2.2 旅游文化主题公园——稻艺文化园

稻艺文化园作为盘锦市重要的旅游品牌之一,为提高稻艺作品的艺术创新,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稻艺文化园中的景观特邀鲁迅美术学院旅游景区公共艺术研究方向盘锦创作研发基地团队的师生设计制作。他们从艺术的高度设计了很多稻草雕塑作品,如稻草生肖“鸡”、各色稻草人、稻草方砖金字塔、稻草“爱心”迷宫等(见图2)。稻艺文化园在加强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方面体现出表现形式的创新,以辽河口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结合稻文化主题,通过特色鲜明的稻草艺术雕塑诠释稻草节的主旨。

图1 传统农业文化活动

图2 稻艺文化园稻草雕塑作品

3.2.3 创意产业——盘锦苇海湿地体验宾馆

作为文化旅游项目,不仅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创意性开发,旅游产业6大要素的策划缺一不可,而其中“住”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红海滩为保护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不允许有永久建筑。在盘锦辽河口红海滩,废弃的水泥管经艺术家之手,改造成设施齐全、布置温馨的宾馆。水泥管内设计合理,巧妙地利用空间。利用水泥管改造这样的设计方式,一方面非常具有现代感和创意性,使其成为“可变现”的“地标性”公共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还环保、可移动。这也使得苇海湿地体验宾馆成为了一处可移动可拆卸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见图3)。

3.2.4 旅游文化节庆——辽河口冰凌穿越挑战赛

在“2017年中国辽河口冰凌穿越挑战赛”中,为提高趣味性和艺术性,也为提高盘锦传统的知名度,活动的主要舞台以及赛道两侧设计了稻草创意雕塑与就地取材制作的雪雕等公共艺术作品。这些雕塑作品既指明了赛道的范围和方向,也提高了活动的艺术氛围(见图4)。

奇异的稻艺文化园,精致的原创节目,变废为宝的艺术旅馆,美丽的穿越赛体验,让盘锦市旅游充满艺术气息,也创造了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盘锦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拿出一张张“艺术范”的城市名片。

(a) 盘锦苇海湿地体验宾馆全景(b) 盘锦苇海湿地体验宾馆正门(c) 盘锦苇海湿地体验宾馆走廊

(a) 辽河口冰凌穿越挑战赛雪雕(b) 辽河口冰凌穿越挑战赛舞台(c) 辽河口冰凌穿越挑战赛赛道

3.3 盘锦市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效果评价

(1)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由于盘锦市独特文化内容以及文化内容的有效展示,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的目光。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全程现场直播。稻草艺术节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印度等13个国家的游客,传统融合艺术的创意令他们印象深刻。稻艺文化成为盘锦市城市形象的一个独特的名片。

(2)旅游收入的提高。从稻草艺术节到辽河口冰凌穿越赛,浓浓的辽河口气息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吸引了18 000多人前来观光体验,综合收入达60余万元。盘锦市各类传统文化融入公共艺术的旅游项目以其艺术的气质、趣味的设计、厚重的文化不断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3)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模式的创新。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合,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也符合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原则,同时又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模式[14]。

(4)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推动。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强、创造性高的专业,艺术院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吸引企业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15]。盘锦市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为艺术院校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是最优秀的社会实验室,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

4 公共艺术融入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及展望

(1)发展形式更加多元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和产品类型的多元化。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文化旅游的形式与产品类型将越来越丰富。像盘锦这种以传统文化习俗为基础、结合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形式将越来越多,呈现出发展形式、产品类型多元化的趋势。

(2)产品开发强调个性化和审美性,体现地方特色。随着文化旅游不断发展,传统产品设计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状态将被打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审美个性的产品将更受青睐。盘锦市推出的稻草雕塑、原创节目等创意结合公共艺术的形式,既突出盘锦农业传统,又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将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方向。

(3)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元素加强融合。在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中,把自然、农业、历史、文化、艺术等各元素融合,是使文化旅游特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4)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各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更新,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利用好微信、微博、大数据等各种新传播方式,对文化旅游的宣传及文化旅游融合公共艺术的普及有很大推动作用。

5 结语

在文化旅游飞速发展的时代,盘锦市通过公共艺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实现了文化旅游的创新和公共艺术的普及,打造出独特的“盘锦模式”,为国内文化旅游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创新提供了经验。期待在以后盘锦市乃至国内的文化旅游项目中看到更多公共艺术的身影。

[1] 百度.什么是公共艺术[DB/OL]. (2017-09-24). https://zhidao. baidu.com/question/2201947772135784868.

[2] 药婷婷. 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2): 75–76.

[3] 江哲丰,张淞.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价值及其数据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4] 天歌.为旅游注入文化灵魂[N].兵团日报(汉),2019-04- 02(06).

[5] 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文艺评论,2006(6): 92–94.

[6] 陈烨.旅游需求发展与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研究:以明信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 133–135.

[7] 编辑部.“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探讨(下)[J].当代美术家,2019(1): 6–7.

[8] 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9] 曲星雨.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潜力[N].山西日报,2019-04-02(10).

[10] 翁剑青.超越本体的价值含义:公共艺术的广义生态学管窥[J].文艺研究,2009(9): 19.

[11] 汪大伟.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永恒主题[J].装饰,2013(9): 16–21.

[12] 梅帅元. 旅游演艺:融合创新在路上[N]. 中国文化报,2019-02-16(01).

[13] 余玲,刘家明,姚鲁烽,等.中国实景演艺旅游资源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9, 39(3): 394–404.

[14] 戚旸.浅析南京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的结合[J]. 大众文艺,2018(24): 208.

[15] 孙明,陈艳,薛婧婧.加强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推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3(4): 106– 109.

Research on model innovation of public art integration into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CHEN Yan1, LI Xueli2, XIA Yicong1

(1.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at Dalian Campus, Dalian 116650,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Minzu University, Dalian 116650, China)

Public art refers to works of art that can be created on any medium, placed in public space, and open to the public. Integrating public ar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can enrich cultural tourism elements and enhance the uniqueness and quality of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which reflects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 development models. By taking Panji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up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creation of products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integrating public ar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que cultural tourism. This Panjin model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art and cultural tourism, and also offers the new trend of cultural touris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ublic art; cultural tourism; model innovation

G642.0;J0-05

A

1002-4956(2019)09-0022-06

2019-02-23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ZH125)

陈艳(1976—),女,江西赣州,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

E-mail: June023@163.com

10.16791/j.cnki.sjg.2019.09.007

猜你喜欢
盘锦市旅游艺术
书香不怕巷子深
Theshiningblackpearl
纸的艺术
旅游
创业直达京津冀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