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明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台矿,山西 大同 037052)
裂隙的发育影响着煤柱的强度,对煤柱支撑力影响较大,通过选用科学可行的相应措施减小或者降低裂隙存在区域的面积,煤柱相应支护的稳定性和煤柱的有效支护面积将增加,但保留煤柱宽度过大将影响煤炭资源回收率,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对四台矿8715综采工作面段安全煤柱宽度过大,造成资源浪费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煤柱进行现场监测和分析,以优化当前区段煤柱宽度数值的选取。
8715综采工作面设计有辅助运输巷、胶带运输巷和回风顺槽巷。在完成工作面的开采之后,保留辅助运输槽作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顺槽。目前,开采的是14号煤层,倾向长度为200m,走向长度为1200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方法,工作面从盘区边界向14号煤层盘区巷道方向掘进。8715综采工作面14号煤层相对稳定,平均埋深130m,倾角1°~4°,平均厚度4.1m。
8715综采面布置三个监测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对综采面开采时候煤柱内部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14号煤层8715综采工作面煤柱中设置监测试验点,沿8715综采工作面在胶运顺槽内设置两个监测区,分别为监测区域一和监测区域二,8715综采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设有一个监测区域,记录为监测区域三。监测区域从距切眼180m处开始布置,如图1所示。
在监测区域一,采动支承压力监测站安装在胶运顺槽超前综采工作面40m位置。8715综采工作面煤柱中,此测站距离8715综采面切眼180m。在煤柱内打钻孔,钻孔深度在5~10m的范围内,相邻的钻孔深度按顺次减小1m,相邻的钻孔之间距离是4m;钻孔深度在1~5m的范围内,相邻钻孔深度按顺次减小0.5m,一直到距离钻孔口位置1m结束,相邻钻孔之间的距离为2m,总共有14个钻孔应变计。在监测区域二,采动支承压力监测站安装在胶运顺槽超前综采工作面40m位置。8715综采工作面煤柱中,此测站距离8715综采面切眼180m,钻孔布置方式同监测区域一。监测区域对应的钻孔应力计的监测区域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监测区域三,采动支承压力监测站安装在8715综采工作面的煤柱中,辅助运输槽超前综采工作面40m位置,与8715综采工作面切眼的距离为260m,钻孔布置与监测区域一相同。
图1 8715综采面煤柱留设监测区域布置图
图2 8715综采面监测区域钻孔应力计平面布置
8715综采工作面的监测区域一对应胶运煤体,监测区域二对应胶运煤柱,监测区域三对应辅运煤柱,分别对应布置的3个监测区域。
8715综采面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与胶运煤体相对应的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塑性区的分析。当每个监测点距离采矿工作面约60m时,由于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煤柱的压力开始迅速增加。随着工作面接近,压力逐渐增加并且压力值呈指数增加。每个测量点的累计压力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这符合采场的前方支承压力分布情况。
(2)胶运煤柱对应的支承压力变化规律以及塑性区分析。8715综采面煤柱4.5m、5m、9m监测点的峰值均在距采空区-48m附近出现,这意味着当煤柱距工作面-48m时,相应的压力将达到最大值。因此,当测点在距工作面的距离48m以前达到峰值,说明测点处的煤体在塑性区范围。因此,判定8715综采面煤柱塑性区为4.5m。同时,回采工作面前方的主要支承压力分布范围约为48m。
(3)辅运煤柱对应的单钻孔应力数据的处理以及塑性区分析。当监测点距离工作面约45m时,测量点处的压力开始迅速增加。随着工作面接近,压力逐渐增加,压力值呈指数增长。在监测点进入采空区后,测量点处的压力继续上升。当测量点距工作面煤壁-60~-40m时,测量点达到峰值。随着回采工作面的开采,测量点离工作面的煤壁越来越远,煤柱的压力值逐渐降低。
8715综采面煤柱对应支承压力变化率分析如下:
(1)分析胶运煤体对应的支承压力变化率。随着工作面的前进,测量点变得越来越近,并且煤体支承压力的变化率逐渐增加。当顶板来压时,煤体压力增加的变化加速。分析表明,该工作面顶板来压对前方煤体影响范围约为22m,塑性区宽度大于或等于3m。
(2)分析胶运煤柱对应的支承压力变化率。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临近,煤柱压力受采煤工作面影响越来越大,压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当测点距工作面50m开外时,每个测量点的日增压值较小,增量约为0.1MPa。随着工作面的前进,距测点的距离越来越近,煤柱的压力增量每天都在逐渐增大。分析表明,工作面顶板来压影响范围约为21m。
(3)分析辅运煤柱对应的支承压力变化率。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临近,煤柱压力受采煤工作面影响越来越大,压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当测点距工作面50m开外的时候,每个测点的日增压值较小,增量约为0.05MPa。随着工作面的前进,距测点的距离越来越近,煤柱的压力增量逐渐增大。当工作面推进到450m、470m时,由顶板监测的4m、7m测点监测到顶板来压,压力步距约为20m,煤柱压力增量曲线突然增大,这与确定的工支架作阻力结果基本一致。
在围岩表面打孔进行钻孔电视监测,分析围岩裂隙的发育等情况,分析得出松动圈的范围。
在8715胶运煤柱监测区域进行了多次应力计安装孔窥视监测试验,针对9m、8m、7m、6m、5m、4.5、4m、3.5m、3m、2m、1.5m、1m 中(1m窥视钻孔正上方0.6m处)、1m下(1m窥视钻孔正下方1.8m处)进行了窥视,各钻孔距工作面的位置在90~115m、12~38m范围内。在窥视试验下监测每个应力计安装孔探测情况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8715综采面监测区域钻孔窥视情况示意图
根据分析,在开采影响之前,辅运煤柱2m安装孔的围岩相对完整,未见裂缝。工作面通过2m安装孔28m时候,围岩仍完好,无裂隙。表明采动对2m安装孔附近的围岩稳定性影响很小,无明显松动区;辅助煤柱受到采空区开采和顶板压力的影响,因此确定辅运煤柱的松动圈范围为距煤壁0.9m至1.3m。
(1)采用钻孔应力计监测煤柱支承压力,得出超前支承压力在三个监测区域的分布范围,胶运煤体的影响范围60m,胶运煤柱的影响范围48m,辅运煤体的影响范围45m。当煤柱监测点距离工作面煤壁-60~-40m时,每个测量点达到峰值。
(2)在工作面通过监测站之前,周围岩石裂缝较少,松动环的范围较小。工作面通过监测站后,受工作面开采压力和顶板压力的影响。松动圈的范围扩大了2倍左右。
(3)14号煤层区段煤柱的应力增大系数为1.10~1.53,煤柱的侧向应力呈现出马鞍形状分布,煤柱中应力峰值点距离煤柱是4m,顺槽两侧松动圈范围为1.5m。也就是说,该煤层的区段煤柱松动区域为1.5m,塑性区域的宽度为2.5m,弹性区域的宽度是11.2m。
(4)根据实测数据,14号煤层的区段煤柱塑性区宽度为4.0m。结果表明,14号煤层综采面区段安全煤柱的合理尺寸为16.5m,优化宽度为2.7m;考虑受上煤层的采动影响等情况,14号煤层在原来区段煤柱宽度20m的基础上优化2.0m,可留设18m区段安全煤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