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敏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部分孩子会害怕阅读,或仅限于完成阅读任务。这与教师过于注重达成阅读目标,常常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悦读”欲望
疑问是产生兴趣的出发点,探究是产生兴趣后的自发行为。培养学生享受阅读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长期阅读习惯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读下去。例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小书虫”PK赛,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内容来自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学生们参与比赛后热情高涨,阅读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创造“悦读”条件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环境、书源和时间三方面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首先,要让学生在最适宜的环境中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促,在安静的空间里读书。其次,合理安排好学生的阅读时间。例如,中午课前安排20分钟阅读课等。最后,保证足够数量、较高质量的书源,为学生的阅读打好基础。运用教室中的图书柜,倡导学生借阅或订阅报刊书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他们往往缺乏是非判断能力。而市面上的图书良莠不齐,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航者,及时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书籍选择。
三、享受“悦读”过程
如何让学生读出效果,怎样体会书中乐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是“读”。大声朗读亦可无声阅读,或是轻声吟诵。阅读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精读文章。第一遍阅读,大致了解书的内容,学会正确使用字典。第二遍再读,重点读吸引自己的部分,加深理解。反复阅读后,鼓励学生感悟文本内容,并作出批注。教师指导好学生重复阅读的过程,让每次的“悦读”都成为一种享受。
其次是“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精读书本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低年級学生可摘抄一些简单的词语和短句,中高年级学生可用指定笔记本摘抄段落。班级定期召开观摩会,朗诵优美词句,大家互看互学,学生就能够主动读,乐意写。
最后是“感”。引导学生讨论对文章的感受和见解,布置学生仿写文章,进行阅读延伸。有了高质量的阅读,再加上仿写的学习过渡,学生对于写作就不那么惧怕了。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创造阅读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享受阅读的过程能让学生受益终生。让阅读成为“悦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