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不说话,默默生长

2019-09-27 02:17赵鹤飞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散文文学文章

赵鹤飞

我读书总是先读序言和后记,以了解书的梗概和基本思想。在《给孩子上文学课》这本书的后记里,最后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八年成一书,我走得很慢,也因此看了一路风景。”这句话里的一个“慢”字深深地触动了我。“板凳甘坐十年冷”,作者用八年的时间慢慢实践,慢慢累积,终成一书,其执着与稳健令人钦佩,也给我们带来无穷启示。作者不仅自己有一颗沉静的心,更深谙儿童成长的“慢”规律。她说:“成人往往急于将儿童拉到一种高度,急于把庞大的知识体系教给他们……这种做法的背后有一种可怕的逻辑:孩子的时间分分秒秒都不可以浪费,都要用在长大成才的路上。”是啊,成长的过程是慢的、迂回的,教育是慢的、等待的艺术,文学素养的形成更是来自润物无声的浸润。

2009年那年,我用一年时间践行了绘本课程,之后又跟了一年“在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赏析之旅,或许是缺乏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又或者是“看不到”孩子们立竿见影的进步,这些都没有坚持做下去。后来又做过这样那样的一些探索、嘗试,但最后也都不了了之。我想,之所以无法坚持下去,大约就是因为太“急”,急于想见到自己做的这些探索、尝试在学生身上产生收效。可教育又哪里是一蹴而就的事?

拿到张学青老师的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起来。书的第一辑是“中国散文中国风”,开篇引用朱光潜在《谈文学》中的言论:“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作者认为,这段话正指出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进行文学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而将散文作为中小学生“玩索名家作品”的切入口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张学青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应当从结构、语言两个角度去研读。虽然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对层次逻辑的理解,多多少少已经淡化甚至忽略,但一篇好文章必然有好思路,好思路才能形成好结构。她以《三棵银杏树》为例,先从“语言”出发,让学生体会“似乎”一词的准确;从把“渐渐长大的小粒”比作“牛、羊的奶头”体会作者比喻的新颖、语言的妥帖。在结构方面,她先让学生思考文章究竟写了几个季节的银杏树,带着争议回到课文,得到四个季节的共识后,追问学生作者为何采用“冬——春——夏——秋”的顺序来写,最后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张学青对这个教学环节总结得多好:“每篇文章都是有写作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个好的作者绝对不会乱走。你看他怎么开头、怎么写下去,要跟着作者走,再想想他为什么这么走,你就会有收获。”这一段课堂记录让我想起著名作家严歌苓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她在美国写作班接受训练的方法:系主任发明了一套训练方法,这套方法的第一步就是临摹,临摹全世界各种类型的小说,模仿大师的作品,就好像是拄着拐杖走路,让你熟悉全世界所有的写作手法和技艺;当你把技艺掌握了,就开始走向自己的创作,写你自己选定的形式和题材。小学阶段孩子们的阅读、写作都正处在“临摹”的前奏期,张学青这样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玩索”“品味”名家作品,相信孩子们在这样有效的浸润和熏染中,很快就能步入“临摹”环节。像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遵循了文学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散文名篇在张学青的课堂上散发出了散文应有的味道;小说呢,则注重了故事的主题、情节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勾连……在她眼里,每种文学体裁都承载了唤醒和点燃人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以及“澡雪精神”,能唤起人对这个世界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向着美好生长的力量。而在每一个独特的文本里,她又善于捕捉其特质,善于抓住孩子的目光,“像一个很有素养、很有见识的导游,带领这帮叽叽喳喳的孩子去欣赏文学文本的风景”(曹文轩语)。诚如张学青自己所言,“那段时间,我觉得我和学生、整个教室乃至于静默的桌椅、橱柜,都浸润在文学的光泽里。”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这种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

这本书的课堂实录部分,我还未能逐一细细品读。不急,我是把它当作工具书放在案头的。那些著名的篇目,不自己在课堂上欣赏、实践过,哪儿能体会到它的卓越?那些永恒的经典,不和孩子们一起穿越徘徊过,光读“交流手记”也只会是浮光掠影,难有收获。所以我的成长,也不急,在日后一课一课的时光里,且让我同孩子们一起默默生长吧。

猜你喜欢
散文文学文章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文学小说
文学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