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同时也是社会中最脆弱、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居住区是儿童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居住区户外空间营造的科学合理性,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重视。 传统居住区户外空间的布局形式主要以“器材-铺地-围栏”式的儿童活动场地为主,此形式功能单一,缺少趣味性及互动性;植物种植无特点,无主题,游戏设施简单化,因此早已无法满足儿童活动需求。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生活空间结构及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以发展最快的一线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线城市高层住宅儿童户外活动方式改变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居住区空间布局及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为未来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一线城市;高层住宅;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1、目前一线城市儿童活动空间所面临的问题
1.1从建设规范层面上研究分析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建设规范不具体,没有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建设比例及具体设施内容的要求,没有对儿童活动场地的面积、布局形式、功能提供、场地安全等具体内容设定标准,导致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建设执行不同标准,实际建设中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建设参差不齐。且一线城市地价较高,高层住宅建设时更多倾向建筑容积率高,建筑密度最大化,从而开发商利润率达到最大化,因此在满足基本配套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儿童活动场地建设多为千篇一律,缺少创造力和独特性。
1.2从一线城市高层现状层面研究分析
(1)城市高层住宅儿童活动空间数量少、面积小、设施普遍不足,难以满足儿童户外活动需求。
(2)城市高层住宅户外活动空间布局不合理,未考虑儿童活动方式的改变、对儿童游戏特点及行为特点缺乏了解、设计理念陈旧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主要因素。
(3)现有居住区规划设计政策、法规不能满足改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贯穿全园,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场地。
2、通过案例分析找到未来的设计思路及解决方法
发达国家更早的意识到儿童空间在高层住宅中的艰难处境,因此在不断的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新型公共空间,促进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和可持续性。以下通过两个案例来了解新型高层住宅儿童活动空间的塑造,提炼发展中国一线城市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案例一:英国卡纳莱托公寓大厦—城市的垂直社区(儿童活动空间与建筑空间相互独立)
卡纳莱托公寓大厦是一栋以“垂直社区”为概念的居住空间,该栋31层公寓大厦包括工作空间,一卧和双卧公寓,各种各样的三居室以及享受城市全景的屋顶套房。此类型公寓大厦是未来发展较为受欢迎的社区模式,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且配套完善,为居住者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并通过这些共享空间,营造更舒适健康的社区生活方式。但儿童活动空间主要设置在相邻的景观花园,通过绿色走廊相连接,儿童活动与居住建筑相互独立,此种设计形式是目前高层社区住宅儿童活动空间最为常见的设计形式,依据高层社区中儿童的数量比例、不同年龄聚集性、时间性、季节性和自我中心性的特点进行活动的设置。与传统社区不同的是高层社区的儿童比例更高,年龄结构更复杂,儿童长期处于虚拟世界丰富的游戏空间,对室外的游戏设施及种类要求更高,因此要全面研究分析高層住宅儿童的心理需求,挖掘儿童的亲自然属性,创造与室内儿童游乐场所不冲突且充满趣味性及教育性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案例二:新加坡的天空之城—从地面到顶层自由穿梭的舒适性高密度公寓(儿童活动空间与建筑空间半融合)
此项目位于公共私人混合的高层住宅区内,作为新加坡最高的第一栋公共住宅,旨在展示高居住密度的公寓也可以十分舒适。此设计的革新点在于打破原有设计中对公共空间的忽略,将外部区域和共享空间与居住环境有机的融合交织,促进居民的互动交流。每个居民都可以从电梯到家门口的这段路上穿过或俯瞰花园以问候自己的邻居,或是和邻居在这里闲聊,小孩子们也可以把这里当作玩耍的游乐场。儿童活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有局部存在的场地,同时也有打碎的多个分散型活动区域,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儿童活动空间的灵活性,将儿童对不同空间形式(包括区域性空间、线性空间等)的需求考虑的更为全面,并与建筑空间部分融合,填充了灵活多变的布局形式,减少空间浪费。
以上两个案例目前代表了高层住宅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最新形式,鉴于建筑的安全性要求及标准和儿童活动空间的自然需求等条件,将儿童活动空间与高层住宅的建筑空间完全融合的设计方式目前还未得到实践,个人认为此方式可以进行进一步探讨和挖掘,因为随着高层住宅的普及性以及现代儿童课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对自然活动空间有更多的需求,如何让儿童既保持活动安全性,以及出行便利,同时亲近自然,拥有更多跟其他儿童接触互动的机会,在高层建筑的错层屋顶处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将成为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思路,当然此设计方法也会产生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如何解决屋顶种植问题,如何提高高层活动空间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设计手法吸引儿童对此类型空间的使用等等。因此将儿童活动空间与高层住宅的建筑空间融合的设计方式还需不断地探索,在这里只进行思路上的延展。
通过以上案例研究及调研资料的总结,可以得出针对高层住宅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较为可行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1)通过对居住区整体环境,包括地形、日照、风向、建筑布局、道路系统等考量来确定儿童活动场地的选址和规模,从而保证场地可达性和活动舒适性。
(2)通过色彩设计、尺度设计更好的迎合儿童活动的需要,锻炼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重点关注高层住宅儿童对户外环境及设施的心理需求,挖掘儿童的亲自然性,培养快速发展阶段儿童对户外环境的兴趣及依赖性。
(4)利用高层住宅的特殊结构,充分发挥竖向空间,利用高差产生的活动场地,提高趣味性及层次感。
结语:
挖掘高层住宅空间的更多可能性,应从建筑本身考虑,不仅要满足室内的空间使用,同时探索通过建筑形式调整,增加室外公共空间的丰富度和使用率,满足现在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金涛,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造[M].中国城市出版社
[2]刘冰颖.城市儿童游戏和游戏活动空间的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简介:
林奕彤,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