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新泰市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大胆创新,初步构建起了符合基层实际,权责统一、行为规范、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创新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管理体制
一是统筹切块。优化乡镇党政工作机构设置,将管理和服务职能切为十二块,分别纳入“七办五中心”。对设有功能区的楼德镇、泉沟镇,实行“镇区合一、机构套合”设置,厘清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分类设岗。明确要求各乡镇在对“七办五中心”统一设立35个固定岗位的基础上,再按照乡镇的A、B、C分类,分别设置4、3、2个工作岗位,自行确定岗位名称和职能,服务保障工作开展。三是优化编制。统筹编制资源,2016年以来,在严控市直机关从乡镇借调人员的基础上,共为乡镇补充259名工作人员,目前乡镇机关干部平均年龄降到44岁。这次改革中,又针对乡镇行政编制不足的实际,核增了事业编制,为乡镇工作开展增添了力量。
二、推行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一是试行全员竞聘。在小协、石莱2个鄉镇,试点推行中层岗位全员竞聘制,在保证基本薪酬落实的基础上,用好实绩考核奖励,打破了基层“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体制。鼓励干部下沉到基层“网格”,优先从“网格”书记中提拔乡镇领导干部岗位,树立了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二是实行“双向挂职”。建立市直与乡镇机关新招录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除外)“双向学习锻炼”制度,目前,共有67名新考入的市直机关人员,到乡镇和审批服务局、项目指挥部等一线单位挂职,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锻炼。建立干部轮岗制度,对在一个岗位工作10年以上的乡镇中层干部,进行交流任职,促进了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三是拓宽发展空间。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各项待遇政策,加强政治、经济、人文关怀,改革后,20个乡镇(街道)副科级以上干部职数增加240个,达到508 个,为干部提供了充足晋升空间,营造了拴心留人环境。
三、加强党建工作,大力简政放权
一是强化党建工作。乡镇建立党群工作办公室,村(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统筹开展党建工作。强化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经营项目、工程项目、服务窗口和网格等各领域、区域建立党组织,保证了工作方向,提升了服务效能。二是推动事权下放。凡由乡镇初审、实质性审查,市直部门形式性审批,且办事对象为群众个人的事项,原则上一律下放到乡镇办理。市里对下放乡镇的事权,给予相应财力支持。比如,市民政局通过刻制“2号公章”的方式,向乡镇下放低保救助审批权,群众领取救助款由改革前的3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是优化服务方式。深化“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授权统一行使行政审批权,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村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实现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今年1-4月份,市乡村三级共接受群众委托代办事项17.6万件,97%的代办事项集中在乡村两级。
四、理顺职责任务,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理顺市乡层级关系。结合我市承担的“科学界定属地管理职责”联合攻关任务,制定乡镇“三定”规定和主体责任清单、配合责任清单。借鉴“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经验,厘清了县乡职权边界。对各类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书面征求所在乡镇党委意见,工作考核以乡镇为主,比重占60%,增强了乡镇统筹协调能力。二是推行城乡网格管理。整合市乡相关机构,构建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4大功能性平台,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整合市直以上机关、部门设置在基层的各种网格,做到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目前,全市共建立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20个,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866个,共划分网格1966个。各部门的网格经费通过市财政统一拨付到乡镇,由乡镇负责考核管理网格员队伍,目前共拨付网格管理员补贴和城市社区工作经费918万元。三是融合网络信息服务。市乡村分别建立社会治理信息指挥平台,为网格管理员安装了综治信息系统手机APP,实现了三级联动,构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的治理格局。□E:CSQ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体制 治理体系